查看原文
其他

习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最新算法:“加减乘除”|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漂在后海与前海之间 方家评说 2022-09-09

 

“5月30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5月28日,习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今日,静心细读总书记讲话,深感其中蕴藏着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新时代的“加减乘除“算法:

 


1 加的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总书记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两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并于2020年9月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这充分表明总书记对科技创新重视有加、关爱有加。

 

“两个十分重要“凸显科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程度一直在加强。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总书记强调“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的新突破、新创造、新飞跃。2016年,习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三个面向”。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次大会再次重申“四个面向”,毫无疑问,已经成熟与定型的“四个面向”必将成为新时代引领科技事业发展最新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四个加“深刻分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

 

“四个表率“”四个服务“是对院士和科协的勉励和加压。总书记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总书记要求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2 减的决心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5月28日的大会上,总书记有一段话尤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在每次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总书记几乎都要谈到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的问题。

 

在2014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在2016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他当时谈到,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可谓切中肯綮。

 

在2018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当时也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3 乘的效应


 

总书记在讲话中,从五个方面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从“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创新“”创新生态“”各类人才“等用词可以看见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系统思考,也可以听见总书记创新驱动发展”乘数效应“的急切之情。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并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

 

——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

 


4 除的勇气


总书记在讲话中,坦承当前我国科技事业的问题: 


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这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更需要解决问题的勇气。党的十八以来,科技体制改革涉深水,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动真格。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2015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143项政策措施,为科技体制改革画出“施工图”。

 

2016年5月,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一系列重磅文件出台,科技体制改革“施工图”不断落地,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走向成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在院士评选中要打破论资排辈,杜绝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加强社会监督,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科协按照“强三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自身改革。

 

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对下一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再部署。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要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要真研究问题,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要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

 

——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

 

科技创新浪潮,一路奔涌向前,中国科技必将奋发有为!


总书记站在秦岭之巅的凝思


最震撼的画面:总书记的仰望


人民的“力”场︱习总书记的“力”学概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