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的三棵榕树!

前海官察 方家评说 2022-09-09


 

深圳有三棵榕树,一棵是榕树,另一棵是榕树,还有一棵也是榕树。

 

其实,深圳的榕树很多,但这三棵承载着厚重的回忆、国家的记忆。


 



1


 

1992年的那个春天,深圳仙湖公园,邓小平铲土种下一棵榕树。当旁边有人向他介绍“发财树”时,邓小平接过话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是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上路的。“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今天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

 

而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邓小平的另一番话无疑引发了更多的共鸣:“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2


 

新世纪的2001年国庆,父亲对深圳市的“祝辞”这样写道——“今年以来,深圳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重要工作部署,把握大局,大胆开拓,科学决策,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新的起点,在把深圳建成高科技城市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在2005年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力争在2010年左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方面开了好头。我在深圳近十年,对广东,尤其是深圳有很深的感情。对深圳前进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我打心眼里感到十分欣喜。”

 

这是他老人家对南粤人民最后的祝福。234天之后,2002年5月24日,父亲安然离去。

 

2000年时,父亲在深圳兰园种了一棵榕树。



 

如今,父亲走了,榕树还在,它在兰园长大了,根深叶茂,它在父亲的第二故乡,吮吸着故乡人民给予的雨露甘霖,郁郁葱葱地生长着。

 

我一见到这棵榕树,就想起了父亲,在我心目中,这已成为他老人家扎根在南粤大地人民中的一个象征,他没有离开广东,没有离开深圳,他还和南粤大地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在一起。

 




3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在这里,总书记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撸起袖子、接过“铁锹”,翻新改革的土壤,开拓发展的前程。

 

昂扬向上的高山榕,不断茁壮成长,释放出澎湃的生命活力。

 

这就是改革之树。

 

2012年12月8日,深圳莲花山公园,游人如织。

 

总书记来到山顶,俯瞰不远处的深圳市容市貌。他说,30多年过去了,深圳、广东、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的决定是英明的、正确的。

 

在山顶广场一片开阔草地上,总书记挥锨培土、夯实、浇水,亲手植下了一棵高山榕。



 

循着先辈的足迹,总书记发出新的改革动员令:“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这棵高山榕,植根于特区土壤,寄托着总书记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殷切期待,激励着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深圳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创造辉煌。


资料选自有关媒体,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修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推荐阅读

1号榕树情节

广州的榕树、南京的梧桐。

林道平,曾任广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被处分。

广东省、广州市周日开会深入查摆、深刻反思有关问题!


近期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并不是按照时间先后来排序。

想要第一时间听到“方家评说”

可以把【方家评说】标为星标,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