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扇门

深海官察 方家评说 2023-01-16


 「全文字数:1400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小区入户楼栋有两扇门,一扇是玻璃门,另一扇也是玻璃门。


物业管理还是蛮规范的,出入楼栋均需要刷卡。


刚搬进来入住时,经常忘带门禁卡,只好在楼栋门口闲等同楼栋的人回来蹭卡而入。


有时候回来晚了,得等好长时间才等到同楼栋的人。最失望的是,左等右等有人来了,那人却也忘带门禁卡。


在等待的过程中,闲来无事,我就对楼栋的这两扇门观察起来。左边一扇门上贴着红色提示“此门封闭”,右边一扇门贴着蓝色提示“拉”。


每当有人出入时,持卡朝着墙上的门禁系统刷一下,听到“嘀嘀”一声响,再将右边的门拉一下,就开了。


这看似平常而简单的一开,常因未带门禁卡而变得憧憬、变得美妙。


紧闭的玻璃门,使得近在咫尺的蜗居变得遥远而伟大。


在门口徘徊等待之时,我时不时就会去拉一下右边的玻璃门,期待会不会有拉开的惊喜。然而,奇迹总不会出现。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楼栋门口等。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他哼着小调朝楼栋门口走来。我迎上前去跟他说:“小朋友,带卡了没有”。


小男孩说没带,三步并着两步朝着左边常闭门上去就是一拉,门开了。于是,我就跟着他进来了。


这一次,我丝毫惊喜不起来,长久以来我心中所坚持些什么、所禁止些什么似乎被这小男孩轻轻一拉所重重地瞬间击碎。


回到蜗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陷入深深的自责与反思之中:为什么我每次都是去拉右边的门,而从未尝试去拉左边的门呢?


或许是长期受传统教育的熏陶,“听话”已经固化为我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小就听家长的话,读书后听老师的话,工作了听领导的话。“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成为很多人评判像我一样很多人身上的普适优点。


我们这些从“做题者”中成长起来的人,凡是希望有个标准答案。权威给出的答案,我们似乎从未去怀疑、去质疑,只习惯于接受。长久的训练与持续的灌输,让我们变得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很容易受到导向的心理暗示。


驯从限制了我的想象、抑制了我的创新。


媒体上说的、门墙上贴的、上峰要求的,我们选择的都是相信和遵从。指示往东不会往西、往右就不会往左。左边门上贴有“此门封闭”,我就误认为一定就是封闭的,连去试一试是否关闭的半点想法都没有。


不知道这个小男孩是如何发现这个秘密的。想必他也是因为忘带门禁卡,而右拉拉、左拉拉,发现左边门其实是不用卡就可以拉开的。


如果右边的门需要刷卡才行,而左边的门长期是开的,那么这个门禁系统不是行同虚设吗?我潜意识里认为应该是左边的门禁只是偶尔失灵或未关严所致。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打开另一扇门。


随着走过的地方多了、看到的现象多了、听见的故事多了,发现世间诸事“原来是这样”。


有的门虽然是看上去是关的,但为某些人而永远敞开;有的门虽然看上去是开的,但总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前不久,老家来人了。到了小区楼下,我一摸,硬硬的不在,又忘了带门禁卡。


我边走上去拉左边门边说,右边门需要卡、左边门不需要。


拉了几下,竟拉不开这左边的门。这回我学聪明了,也试着拉了一下右边的门,呵呵,拉开了。估计是上一波人进门时,没有将门关得严实吧!


为了避免不带门禁卡而傻傻地等,如今我已将门禁卡随身携带。




往期推荐



“厅局风”穿搭:体制内的形象识别!

谈谈新闻报道中的领导职务称谓问题

下一个直辖市,花落谁家?

俞敏洪逆转、董宇辉逆袭背后......

西湖,夜半,哭声……

斜杠青年,苏东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