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客乐享】·第一期:从黔南大山到布鲁塞尔 余英讲述晟世锦绣的故事

2015-10-14 乐居贵阳站


导读

 贵阳万科中心独家冠名新浪乐居贵阳站全新栏目——“创客乐享”,描绘贵阳创业大潮中的人物百态,讲述贵阳创业弄潮儿们的酸甜苦辣,记录“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对贵阳潜移默化的改变。


贵阳万科中心是万科第10座万科中心,也是区域内最先成熟的写字楼。在万科中心规划了“新媒体中心”“创客中心”“名企中心”三大中心。其中,“创客中心”在规划中有6层,是近一万平方米的大型创业基地,配套设施非常完备,包括食堂、健身中心,提供了优越的创业环境。



“创客乐享”首期为大家带来贵州晟世锦绣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余英和她的村寨绣娘们的故事。


【创客乐享】·第一期:


从黔南大山到布鲁塞尔 余英讲述晟世锦绣的故事


文/新浪乐居 徐成


(本栏目由贵阳万科中心独家冠名)

2015 年对于余英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她走出国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欧盟会议社会企业论坛上第一次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又接到了2015年达沃斯青年领袖论坛的邀请函;这一年对于余英来说又是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就像创业6年以来的任何一年一样,她驱车穿梭在黔东南的各个村寨之间,将设计团队研发出来的新图案和刺绣手法教给绣娘们。

邂逅贵州民族刺绣

采访人物:余英




余英,42岁,贵阳人,贵州晟世锦绣民族投资文化有限公司CEO,创业6年。

她曾经做过家电、化妆品,2009年余英终于遇到了晟世锦绣。


“我那个时候正准备做茶艺,在采购茶室用品的时候看到了这些刺绣,”余英回忆道“我以前也疯狂地追求过苏绣,但是贵州的苗族刺绣呈现出的那种野性的力量一下子击中了我的心,‘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我对自己说。”余英投入了晟世锦绣的初创团队,成为了团队的第三个人。

余英发现,在市场上贵州民族刺绣、蜡染的商业化尝试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这些尝试往往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出现能够走出贵州省的知名品牌,甚至连完善的市场机制都还未被探索出来。


在经过了一年多反复试错终于将设计得问题解决之后,对于如何把设计好的图样转化成能够适应市场的产品这个核心问题,晟世锦绣团队曾经出现过分歧,余英坚持要拥有自己的刺绣品生产团队。


大山走出绣娘团


余英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黔东南西江的一个村寨,在这里,她们向村寨里世代务农的苗家妇女提供刺绣培训。余英特别喜欢谈到产品的“标准化”,她认为这些劳动妇女都有一双巧手和独特的带有深刻苗家烙印的艺术细胞,缺乏的只是标准化的刺绣手法和集中化的生产方式。


慢慢地,余英们的耐心和热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妇进入了培训班,有一次村子里闹流感,余英和同事们熬了一锅姜汤给身患感冒却不知道如何治疗的绣娘们服用,很快绣娘们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余英也被这些淳朴的绣娘当成了亲人。“有一个绣娘住的地方离培训班的驻地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有一天她扛了一口袋红薯来交给我,她说‘老师你喜欢吃这个,我给你拿点过来。’我要拿钱给她,她不肯要。”余英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眼睛红红的。



绣娘团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没有走出过大山的苗族妇女开始为晟世锦绣制作刺绣产品,这些刺绣产品走出大山,被用在了晟世锦绣的箱包、服饰、家居用品上,凭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精巧的做工,被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的顾客们抢购。而绣娘们则获得了远高于过去的收入,命运也开始慢慢改变。



闭塞山村一朝变


绣娘吴如群不认识字,曾经在建筑工地上卖苦力的农民工,加入了余英的绣娘团之后,她的才华慢慢地崭露出来,现在已经是一位对晟世锦绣功勋卓著的绣娘老师,教出的绣娘达到了三位数,3000~5000元的月收入也让她不用再去工地搬砖。令余英惊喜的是,吴如群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收入上,在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乡村社会中,这些拥有了在现代社会里足以立足的一技之长的妇女们慢慢地在男人们面前争得了尊严,“以前我们去她家做客,她家的所有家务都是她来做,她老公对她很凶,她也没有抱怨。前几天我们再去她家,杀鸡、下厨的变成她老公了,吴如群还埋怨她老公做事不麻利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余英反复强调。当地政府在了解了晟世锦绣的培训和生产模式之后对她们提供了支持,因为正是余英们的努力让多年来不见成效的贵州乡村扶贫工作看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晟世锦绣逐渐成为国内民族文化领域的知名品牌,而作为这个光芒四射的品牌的基石,3000多人的绣娘团队已经遍布黔东南、黔南的山寨。


长路漫漫保初心


目前,晟世锦绣品牌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形象体验店,余英甚至把店开到了英国。旗下拥有箱包、服饰、茶室用品、生活用品等四个大类,价格覆盖50元到40000元的区间。除了个人消费之外,晟世锦绣还向中金、联想等大企业供应定制产品。“我们不会把晟世锦绣的产品做成奢侈品或者艺术品。”余英说“我们要做的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生活用品’。”


对于未来,余英认为晟世锦绣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这个品牌是不是能够在不可阻挡的商业大潮中保持自我,她认为化解问题的关键在于背后的团队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初心”。2014年,晟世锦绣推出“村寨故事”计划,发掘各个村寨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故事,将这些素材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化加工,正是为了保持这个品牌的生命力。


采访结束之后,余英告诉笔者,自己明天又要赶到雷山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她的绣娘们还等着她呢。





贵州地产圈最鲜活的媒体

新浪乐居贵州站

微信订阅号:guizhouhouse
微信服务号:leju-guiyangmaifang
新浪微博:@乐居贵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专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