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山西黑帮故事,2001-2018

点击右边置顶 一条 2019-01-02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他高考落榜,23岁才上大学,

27岁时处女长片一鸣惊人,

被称为“亚洲电影希望之光”。

45岁,他已获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


他是贾樟柯,人称“贾科长”,

他的镜头始终对准最卑微的个体,

他拍出的现实让无数人震撼、落泪,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

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今年,他的新片《江湖儿女》上映,

是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江湖片,

被称为中国版“美国往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江湖,

我们这一代人的江湖,

有最横流的欲望,和最稀薄的情义。


《江湖儿女》中,巧巧和斌哥是恋人,斌哥是黑帮老大。一次街头斗殴中,斌哥差点被打死,幸亏巧巧鸣枪相救。为了掩护斌哥,巧巧谎称枪是自己的,因此坐了五年牢。出狱之后,江湖已经物是人非。巧巧为了找斌哥,去了千里之外的三峡,一心想要发财的斌哥却不愿意与她旧梦重圆。

巧巧独自回了山西,十二年后,穷困潦倒的斌哥也回来了。巧巧已经成了当地黑帮的大姐大,她出于道义,再次成了斌哥的庇护者。


自述   贾樟柯   编辑   石鸣

想拍江湖的故事是很早以前了,大学的时候就想拍。可能男性都有那种江湖情结。

我在山西汾阳出生,70年代末,县城里还有很多街头生活。江湖是我浪漫的想象世界,更是我真实体验过的世界。

我心中,江湖的定义可以用四个词组概括:危机四伏的环境,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四海为家的生活,保持不灭的情义。


《江湖儿女》,拍的正是江湖上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7年来,他们穿越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保持了如今已经少见的深情厚义。

我从事电影工作二十多年,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从古典小说《水浒传》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黑帮片,为什么我们一代一代的人,都在讲述这个江湖的故事?

我觉得是因为江湖,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可以透过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激烈变革的社会,主流社会发生了什么问题?

这种角度是我过去电影里从来没有过的,对我来说也蛮新鲜的。所以就决定拍一部江湖片。



廖凡饰演男主人公斌哥。他的原型,其实就是我六七岁时,在家乡小镇看到过的一位江湖大哥。他人帅、仗义,身强力壮,用拳头解决问题,那个时候是我崇拜的对象。

后来我上大学回家,路过一个中年人蹲在门口呼噜呼噜吃面条,身材发福,头发稀疏。我认出来正是当年的这位大哥,非常感慨时间的力量。

所以《江湖儿女》的时间跨度是17年。17年里,江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里面,刁亦男有句台词,说“现在我们都企业化了”。

就连江湖这样一个最重情义的地方,也变得商业化了,要遵循经济的价值观。


“人情”是我一直感兴趣的话题,拍上一部影片《山河故人》的时候,我就写了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需要我们珍惜。”我希望为中国电影留住人情。

《江湖儿女》,江湖只是一个背景,主要讲的也是人情。

2001年到2018年,17年来,人心到底是怎么改变的,江湖情义、江湖原则又是怎么变化的?

说一个故事,得从过去讲起,原本是什么样的。影片里一个一个段落,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写的。


 贾氏电影宇宙 

电影开始于2001年。这一年,山西煤价跌到了史上最低点,据说大同矿务局的工人全部都要搬迁,搬到新疆去挖石油。 

当时是非常震撼的一个消息。全城都在讨论,要不要去新疆。后来证明只是一个传说。

电影男女主人公斌哥和巧巧,其实在2002年的《任逍遥》里已经出现了。但是《任逍遥》里面,斌哥不是黑帮,他们俩也不是情侣。

他们是两个支线人物,故事并没有展开讲述。只是感觉有点像江湖人士,除此之外是大量留白。


写完《江湖儿女》的初稿之后,我开始看以前拍的那些老素材。看看2001年左右,人是什么样子,街道是什么样子。

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斌哥和巧巧可以变成《江湖儿女》的男女主角。

我就有意让他们的服装、发型、造型,都和《任逍遥》里的一样。故事发生的地点,则和《任逍遥》、《三峡好人》重合。


我每拍一部电影,都会画一个地图。这个地图,一直没有离开我喜欢的几个区域:山西、三峡,都是江湖气息非常浓厚的地方。

我觉得我的故事就应该发生在这些地方。

就好像我一直用山西话写台词一样。我不太会用普通话写对白,我写的普通话对白都比较没意思,但我的思维一变成山西话,就特别生动。所以我让我故事的主人公一直是山西人。


《小武》工作照

人物、时间、空间和之前的相同,但是《江湖儿女》的剧情是一个全新的建构。你可以理解为是发生在之前影片的平行时空里的另外一个故事。

在我的想象中,小武,《站台》里的文工团团员,还有江湖上的大哥和小妹,都在同一个城市里生活。但是生活在不同的维度上, 运动轨迹时有交叉,彼此互不知晓。

对我来说,重新去拍山西大同、三峡奉节,就是想讲同一片土地上,不同的人群,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我其实有在刻意建立我个人电影之间细微的联系。如果有一天重放我的电影,我觉得次序是《站台》、《小武》、《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我可以把它们重新剪成一部电影,片长九个小时,片名就叫《悲惨世界》。


 日常即历史 

新片里有两段挪用了当年的原始素材。

第一段是开场时,公共汽车上的众生相。那是我2001年有了第一台DV以后,在大同拍的。

这一次,我们把赵涛又放在同样一辆车里,补拍了她的反应镜头,因为十七年前拍纪录片的时候,还没有遇见赵涛。

我有意把这段纪实的DV放在开头,因为我拍的并不是港片式的传奇。虽然片子借用了江湖片的类型架构,但我还是希望拍出来的江湖和日常生活并不割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一段就是三峡,唱《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舞台上的表演是2006年拍的,舞台下的部分是去年拍的。我们想办法把两个完全不同年代的空间融合到了一起。

我自己不太喜欢完全的摄影棚搭景拍摄,特别是我喜欢拍很多公共场所,马路,广场。这些公共空间你搭景拍,总觉得没有那种质感。

一座城市,不单单是一条街道,它应该能想象到街道外面,一个宽阔的城市结构。

这也是我们这次制作上一个最大的困难。很多曾经的空间都改变了,甚至是没有了。


17年前,我去大同拍《任逍遥》的时候,大同还没有城墙。后来大同市长突然要盖城墙,现在去了大同就是崭新的城墙。

不要说大同了,你像我老家汾阳,我有段时间没回去,约了一个人,我说我们就在牌楼底下见。结果到了之后我完全迷路了,后来一问那个牌楼被拆了,旁边的参照系都改变了。

但是我确实非常需要过去的空间。最后我们决定实景改景拍,把不符合年代的东西去除,把历史重新填充进来,这个工作量非常巨大。


最困难的其实是人。我们需要大量的群演,一场戏三百个人,就要确认三百张脸。

17年前,年轻人的脸挺沧桑的,都风吹日晒的,也不怎么保养,骨骼好像也比较粗犷。现在真的变了。生活条件很优越,年轻人都长得白白胖胖的,皮肤的质感也特别娇嫩。

为了让这些脸和17年前的感觉相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开玩笑说,坚决不能让汉堡包脸混进来。


 生活需要一个超现实瞬间 

《山河故人》里面,失意的梁子走在路上,突然看见路边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老虎。

《江湖儿女》里面,赵涛到了三峡,上了岸,走江湖的艺人在露天舞台上唱歌,旁边也是一个笼子,里面关着一只狮子和一只老虎。

狮子老虎都是真的。我们从河北拉过去的。我可能有猛兽情结,喜欢拍猛兽。

赵涛独自跑那么远去找一个人,一路上经历了那么多曲折。其实流浪的、不安定的、四海为家的不止她一个,也有这些狮子老虎。


我不觉得这种情节有什么隐喻,它就是一个江湖氛围吧。

这些场景其实也是我常年在外奔波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让我心头一跳的景象。

你会发现如此庸常世俗的生活里面,也有这种奇异的景观,带来刹那间的一种情绪上的转变。对我来说,它就是现实里面不平凡的、超出现实的那个部分。


影片中,廖凡拒绝了赵涛复合的请求之后,赵涛差点跟着徐峥走了。她不远万里,跑去了新疆。

对于女主人公来说,这可能是她有过的唯一一次开始新生活的可能性。但是她最后还是却步了。

理由不一定是因为对男主人公的爱,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综合因素。

就像我自己身上,也经常会发生这种事情。有时候我不想拍电影了,想用好几年时间,去写一个长篇小说。

但是每个人成年之后,都有自己的轨道,脱离这个轨道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贾樟柯、贾科长、贾赖赖

过去我百分之八九十的生活都是围绕电影。后来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个人的生活太少了。

拍完《山河故人》,我搬回了山西老家。很多应酬减少了,就好一点了。

现在基本上每天上午九点开始工作,处理公司业务和拍摄上的事情。中午吃完饭睡一会儿,下午是写作时间,从两点半写到六点半、七点,天黑以后就是跟朋友们见面、吃饭、聊天、玩儿。

睡觉前是读书时间。我是杂七杂八,什么书都看。最近因为要筹备新片《在清朝》,历史方面的书看得比较多,正在看《晋中志》。


现在网络发达,老家生活和北京也差不多了。过去买书好难,县城里都没什么书卖,现在都网购了。开会的话,就用视频解决,或者电话会议。

我平时上网无非是看看邮件,然后微博微信,浏览一下新闻,别的我都不太会用。玩虎扑和知乎,是新的尝试。

住在老家,最主要的就是朋友多。喝上三五杯酒,他们就会唤我的小名(贾赖赖),问我什么时候要孩子,担心我的养老问题。只有在他们面前,我才显露出我也是一个弱者。他们不关心电影,他们只关心我的生活。

现实中我离电影比较远,离家乡比较近。住在老家,就是可以享受这种人情。

过几天,我就又琢磨着拍个电影了。


摄/Walter Salles

 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 

我过去拍了20年电影,只有2000年的《站台》跨度比较大,拍的是1979到1989这十年。

之后所有的影片,都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反映一个切面的人的生活情况。

到《山河故人》的时候,我不自觉地就写了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故事。从过去一直跨越到未来,长达20多年。


《山河故人》剧照

完成《山河故人》之后,我突然就想拍《江湖儿女》了。2015年开始筹备,很快写完初稿,带着初稿我就上路看景,一边看景一边改剧本。

最后行程7700公里,拍了六个月,除了男女主演之外还有12位演员,上千位群演,完成了这部影片。

所以《江湖儿女》有三个大的跨度。第一个是时间的跨度,从2001到2018年,有17年。


第二个是空间的跨度,从山西到三峡,又从三峡到新疆。

另外就是人的跨度。我过去电影里人物也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像《江湖儿女》这样,有这么多人物出场,形形色色,林林总总。

所谓闯江湖,就是遭遇不同的人嘛。所以有这么多人,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记得在拍完三峡、张一白的部分的时候,张一白开玩笑说,我明白了,廖凡和赵涛演儿女,我们所有其他的人帮你演江湖。我说你总结得非常好,确实是这样的。


我27岁开始拍第一个电影。

那时候我太年轻了,根本没有时间的意识和时间的经验,还不太了解世事。所以眼前发生了什么,来不及细想,先快速地第一反应,拍出了《小武》、《任逍遥》,还有后来的《三峡好人》。

但是到了四十多岁,确实经历了一种东西叫做命运。看多了一点人的起起伏伏,人的浮沉。确实就会多一点时间的观点,也可以说是历史的观点。


我也逐渐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作家写来写去,最后都会写一部长篇小说。

这次拍《江湖儿女》,我第一次有一种写长篇小说的感觉。

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放到了电影中。如果忠实于自己的话,这是我目前最强烈的一种现实感受。

从这个角度说,《小武》这样的影片,属于从前的贾樟柯,《江湖儿女》,属于今天的我。


摄/Walter Salles

 金钱与爱情,真实与虚幻 

电影一开始,廖凡说,他是一个江湖里的人,赵涛说她不是。

到结尾的时候, 廖凡说我不是江湖里的人,赵涛自认为是江湖里的人。

这就是这个电影的基本叙事。就是在讲两个人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逆转。

这对男女经历了街头暴力、入狱,也经历了相爱、背叛,他们分离又重逢,但始终没有走入家庭。


我写《江湖儿女》,是带着一种记忆来的。故事发生在2001到2018年,这也是对我最重要的17年。

反省一下自己的过去,有的时候觉得男人挺可怜的。你看今天男性各种各样的追求,最后概括起来,无非求财求感情。忙忙碌碌几十年,好像生活就只剩下这些内容,其实人在这里面迷失得很厉害。

廖凡就是在里面迷失的一个人。赵涛不是。

女性有她们自己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则和立场。她们的注意力也不在世俗成功上,有自己坚持和关注的东西,比如对情感的看重,对家庭的看重。


廖凡演的男主人公最后出走了。廖凡问我,他离开她干嘛去了?你也没写。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总之他恢复行动能力之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她。

片子的英文名原本叫“Money And Love”——金钱与爱情,我特别喜欢这种比较直白、比较楞的名字,其实就概括了男女主人公的主题。

女性形象在片中越来越强,男性的形象越拍越软弱。但是廖凡最后的出走,还是充满了男性的自尊心。


最后影片结束在监视器里面赵涛的一个数字影像上。这个是原来剧本没有的。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比我们之前设计的那个怀旧的结尾要好得多。

一般监控摄像头的机位都比较高,视角都是俯拍的。我们从监视器里,拍到赵涛一个人站在那儿沉思的时候,影像是非常数码化的。

也就是说,模模糊糊,面目不清。你看不出她的情绪,也不知道她的感受,而且说不好哪一天这个影像就被删除了。


我非常伤感。整个电影两个多小时,就是要记录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的生活。可是人具体的生活,跟记录下来的那些东西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反差。

我们的微博、微信、所有互联网的东西,有一天可能都打不开了,这些记忆就都没有了。人这一生也没有什么痕迹就过去了。

我很感慨,说我们就用这个来做结尾吧,一张随时可以被删除的脸。


 凡人是最洁白的灰尘 

从《天注定》开始,每个影片的剧本,我都是离开北京,到大同去写的。

大同有个著名的火山群,从我住的地方开车过去大概一个多小时。我写剧本写得累了或者闷了,就会去火山,一般都是黄昏的时候,一个人在那儿走一走。

剧本里男女主人公谈情说爱的戏,我安排在了火山,因为那是我常去的地方,我的秘密基地。


片子的英文名叫“Ash Is Purest White”,直译过来意思是“灰尘是最纯的白”,完全就是从火山这来的。

我看人总觉得,每个人,底子里都是洁白的。

《江湖儿女》里每个人物都有缺点。赵涛连坑蒙拐骗这种事都干。但总体上说,我觉得每个人都还是值得珍贵的。

当时,我突然写出了一句对白,赵涛问廖凡,火山灰是不是最干净的。

因为我们平常抽烟,有时候会开玩笑,说烟灰是最干净的。小时候淘气手划破了,也会拿烟灰抹在手上,止血消毒。

赵涛说,“经过高温、燃烧,烟灰不就是最干净的。”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也有点感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最后什么痕迹都留不下,就像烟灰一样被吹散了。

但我们的电影就是拍这些活生生的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拍每一个具体的人会面对的问题。

即使成为炮灰,可能这个灰,也仍然是洁净的。













 点这里,进一条生活馆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