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年巨变】包头将“007科幻”带入现实!超炫科技将点亮智慧城市!

2016-09-13 包头日报 包头日报


编者按  

包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砥砺奋进,行稳致远,改革发展驶入新航程,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日益富足。

发展令人欣喜,成就值得回顾。为盘点我市五年来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包头日报从9月11日起开设《五年发展看变化》栏目,“聚集全媒体”全面展示我市五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为迎接包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

● 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R&D)投入总额达到53.61亿元,占自治区R&D总量的39.4%,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



● 近五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8427件,年均增长28%,授权量累计达到5048件,授权量居自治区第一位



● 连续八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包头为什么这样厉害呢




A

boutBaotou

关于包头

在创新驱动引领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是核心,是发动机。只有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包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优质资源,发挥高地优势,统筹谋划、前瞻布局,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为包头发展插上了智慧“引擎”。


高瞻远瞩“谋定”科技创新


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活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作出部署;

 十一届六次全委会将“坚持创新驱动”纳入实现“三个阶段”战略目标和“5421”总体定位需要坚持的五项原则之一;

● 十一届七次全委会对新常态下包头发展阶段特征作出了“创新驱动作用越来越大,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的判断,并对强科技促创新进行了再部署;

 十一届八次全委会面向“十三五”,将“建设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纳入“五个中心”的区域定位,形成“6521”,上升到战略层面,使科技创新的导向和方向更加明确。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创新包头的意见》、《包头市培育科技“小巨人”发展实施意见(2015—2020)》等20多项政策措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发展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一般预算支出1%以上。近日,自治区统计部门发布的2015年科技相关数据显示,我市201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经费(R&D)投入总额达到53.61亿元,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



改革点燃创新驱动引擎


我市改革科学技术引进方式,对企业急需的科技成果,由政府购买技术,企业实施转化,提升创新活动效率。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对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团队建设等13类科技项目进行资金后补助支持,鼓励企业先行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五年来,市本级累计投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2亿元,安排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10项,其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5项,占80%以上。今年以来,共推进研发、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近百项,研发投入预算总额约60亿元。其中3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签约,58个项目正在与相关产业基金对接,23个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实施。同时,我市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已组织一机集团、稀土院等单位申报5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正在准备评审答辩;组织申报自治区科技项目94项,立项45项,争取资金2673万元。

五年来,全市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60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包括军工)科学技术奖289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03项。



协同创新聚合资源和力量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聚焦我市发展战略目标,集中资源、形成合力。

以我市确定的“稀土新材料、新型冶金、清洁能源输出、现代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基地定位为引导,加速导入优质科技资源,加快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30多所国内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中科院在京的11个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6个重点实验室面向我市开放;

● 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浙大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和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4家新型研发机构落户我市,共设立研发中心34个、技术服务平台5个;

 建成中国农大玉米技术院士工作站和中科院绿色农业包头中心,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0余项。



人才驱动引领科技发展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万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358名,国家和自治区级中青年专家127名,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9.3万人,工程技术人员8万人、占全区60%。

深入实施“草原英才”、“鹿城英才”工程等,通过支持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共建院士工作站等多种方式,引进培养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骨干。目前建立院士工作站15家,占自治区总数五分之一;柔性引进院士20多人,千人计划人才10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梯次科学、功能全面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快速增长,近五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8427件,年均增长28%,授权量累计达到5048件,授权量为自治区第一位。



科技创新支撑转型升级



新一代稀土钢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我市成为国内唯一为高速铁路提供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轨的地区;

“3.6万吨垂直挤压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半导体用新型纳米级稀土抛光液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球形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组件成功应用于第四代核电站示范工程。

此外,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石墨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应用正蓬勃兴起。

我市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的创新需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火炬计划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这些项目75%以上集中在企业,覆盖了我市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等优势产业。

目前,我市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24家;经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80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部共建4家,自治区级95家;一机集团“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实验室”和包头稀土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晋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自治区零的突破。

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1050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8%。



A

boutBaotou

关于包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随着科技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市科技创新正迸发出更强劲的能量,为实现“6521”战略目标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猜你喜欢

这组数据告诉你包头过去5年变化,震惊280万包头人


包头!一个现代工业城市的嬗变


古街好热闹!土右旗这个地方火了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余健

责任编辑 | 林一凡  贾星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