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包头,这个“中华老字号”耳熟能详!一起探寻“大福林”鲜为人知的事儿!

2017-02-20 包头日报

编者按


从三三照相馆的第一张底片,到包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老字号、老企业。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企业,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和形象,已传名中外,深深铭刻在包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人民的工作生活里,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更不应该忘记。

从1月5日起,《包头日报》推出“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系列专栏,以期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对老字号保护和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和企业咬牙苦干、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品质,为包头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今天,推出第十八期——《大福林: “中华老字号”的创新与传承》


大福林

提到中华老字号,老包头人,尤其是青山区的居民十有八九会想到大福林。在国家“一五”时期,为支援包钢建设,大福林从天津西迁到包头,将大城市的美味带到了这里。但要问大福林的由来,我们还得从1934年的天津说起。




诞生


当年的老职工全体合影。

20世纪30年代的天津南市,车水马龙,商铺林立。1934年-1939年之间,天津武清人李德明受大股东陈某的委托,出面担任大掌柜,与合股者(天津杨柳青人)周敬武等四人,以每人500元大洋为股金,在天津南市开办饭馆。据说给饭店起名时,股东们都尊重李德明的意见,命名饭庄叫“大福林”。而这个名字,又与李德明的学徒经历有关。


原来,李德明在一家叫“福林祥”的糕点铺当过学徒,干了几年之后小有积蓄才有能力出来自己开小饭店。所以饭店取名就去尾加头叫了“大福林”。大福林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福气满满,十分吉利,既尊重和纪念这个造就他的糕点铺,也暗寓着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定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雄宏大志。


大福林开业时仅有员工二十多人,除了卖酱菜、家常饼、锅贴、白水排骨等,还经销米面杂货什么的。因为省时省事,价廉物美,口味适中,很快店里就人流如织、座无虚席。名特产品“清水煮排骨”更被人夸赞:清水煮排骨,汤醇骨香乎,汤是汤来骨是骨,一回不吃就想哭。


西迁


从1934年到1955年,大福林在天津南市生意兴隆。一半靠大厨的手艺,一半靠诚信经营。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大福林响应国务院的号召,为了支援包钢建设,大福林在李德明的带领下,38名员工全部离乡西迁,在当时的“新市区”,即现在的青山区文化路“安家”。


1956年11月青山区正式成立,仅有一条不宽的水泥马路连着市三区,楼房不多,平房连片,大街或商店外满眼黄沙,四处荒芜,至于饭店也少得可怜。


从天津来的大福林让包头人兴奋不已,光听名儿就觉得颇有气派,令人刮目相看。但大福林从经理、厨师、堂倌儿及其他人员没想到的是,这地界儿与天津相比,一个繁华靓丽,一个荒凉凋敝。


但员工们还是打起精神,在简陋的工棚里,支起灶火,开门迎客。


现任大福林总经理甄玉宝回忆:自开业以来,天天顾客盈门,天天挤挤插插,天天供不应求。还没开门营业,就有人排起长龙,盼望着买二斤天津包子孝敬老人,或是妻儿老小改善伙食。那些一机厂、二机厂、华建、棉纺厂等单位的职工,只要能从店里买到好吃的,蹲在地上吃也可以。


68岁的李生光回想当年,还觉得滋味无穷:“那时候大福林是青山区最好的饭店了,饭菜非常的可口。我们单位组织打球或者什么活动之后发了补助,我们就一定要来这儿撮一顿。”


今年72岁的王文斌也很怀念那些在大福林吃早点的岁月:一分钱的豆浆,一毛三的油条。他感叹:那时候,大福林是最好的地方!


计划经济时代,大福林不愁没有客人,只愁饭做不出来,尤其是从经营早点小吃,拓展到经营饭菜正餐后,来解馋的客人更是络绎不绝。掌柜李德明深思熟虑之后,从天津请来盘灶师傅,把单眼灶改为五眼灶,3个灶眼儿炒菜,两个灶眼儿用来调汤或者接水。


这也成为包头饮食史上炊具改革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为此,包头饮食业多家大小饭店有关人员纷纷到大福林参观学习,对百年不变的传统炉灶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造。


一直到老店的平房盖起来,并用上了天津带来的五眼灶,大福林在包头的经营正式走上了正轨。


成长


上世纪60年代,熬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大福林,和全国各地的餐馆一样,开始由单一的饮食种类向多品种、多风味、多特色推进。但由于仍受粮油肉食等供应限制,只能从菜肴和主食上寻找点子、找缺口,肉菜创新,粗粮细做。大福林加工了发糕、酥饼、摊画儿、烙合子、凉粉,还能制作十几种以玉米面为原料的食品,再搭配可口廉价的汤和菜,照样吸引着一个个顾客。


1980年,市政府财政拨款,将原有砖木结构的平房,改造扩建成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同时餐饮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缴志祥,1946年进天津大福林学徒,专做酱制品。1956年随大福林举家西迁包头,直至古稀之年才退休。为大福林第一代名厨。


缴志祥的儿子缴秀民子承父业,1979年进包头大福林学徒,今年58岁的他依然坚守在大福林的后厨。


谈起上一辈,缴秀民依然心怀敬意:他们把“大福林”这个牌子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种殊荣来守护,凡有利于大福林的事,大家都认真去做,人人争先恐后,个个任劳任怨。凡有损于大福林的事不做,竭力尽职,把维护大福林的声誉当作天职。


老一辈的严谨和尽职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大福林的第二代厨师们。


缴秀民记得,有一次,有位客人点了一道炒海螺。他下意识地就在摆盘时放了一点姜末。他说海螺性寒,吃点姜可以互补。结果他意外地收到客人的小费。客人说:在西部地区吃到海味,不仅味道没的说,还能想得如此细致入微,这不是一般的饭店能做到的。小费缴秀民没有收,但他收下了客人的赞赏,这赞赏让他也切身体会到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得到顾客的认同。


新店开业,队伍壮大后,上世纪80年代,大福林迎来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大福林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契机,根据当时顾客的餐饮需求和怀旧心理,在调研市场的同时,多次研讨了品牌菜和传统菜在本土的影响和吸引力。不断创新菜品,葱烧梅花参、一品肉、扒牛肉、河鳗大烤、烧南北、爆双脆、水晶河虾仁、宫爆肉丁……都成为大福林的招牌菜。


传承


如今的大福林饭店。

2000年,大福林改组为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同年6月26日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


但老字号却开始面临新问题,由于体制、市场、资金等多种因素,大福林在2000年前后生意萧条,经济效益低落,老店仅靠出租店面维持经营。


董事长钤保刚走马上任,大刀阔斧地对大福林进行了改革。并于2003年投巨资新建了包头市最大的餐饮海鲜超市,突破了旧的经营模式,给包头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给大福林带来可观的收入。


2005年5月,大福林拆除原建筑,将其改建为一座集餐饮、商务、公寓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又一个十年过去,大福林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变化,在市区增加了网点分店,方便市民就近就餐。如今老店也改为烤涮自助,每餐都有近300个品种。


现任总经理甄玉宝说,老字号的优势就在一个“老”字,劣势也在这个“老”字。老字号的老在于它的老味道、老传统、老文化,还有老店、老地址。所以,老店在创新经营自助餐的同时,还设有“老菜馆”,保留传统菜品,希望顾客能吃出老记忆,吃出老感情。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老字号大福林也被推上了互联网的新道路,美团、外卖的销售量都还不错。甄玉宝说,下一步大福林还将建中央厨房,开展食品加工,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点,将五福酱卤制品(酱熏鸡、凤爪、猪手、排骨、猪尾)传统招牌菜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送上市民的餐桌。


立足餐饮本业,大福林还成立了黄河风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小白河景区正式涉足旅游文化项目。


甄玉宝说,百年老店,重在创新与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传承。2017年,大福林再次将如何让老店焕发新生机作为工作的重点,有意重新打造“老字号”,目前正在做选址工作。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姬卉春

责任编辑 | 贾星慧 姜卉  林一凡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包头人离不开记忆中的味道,就是“呱呱叫”!
 66年风雨同行,关于金鹿油脂你不得不知道的秘密……☑ 让几代包头人幸福的草原糖,华资实业的那份甜蜜你感受过吗?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