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品牌大动作!65年呵护包头人的红卫皂正在蝶变!为包头品牌转起!

2017-02-24 包头日报

编者按


从三三照相馆的第一张底片,到包钢一号高炉的第一炉铁水,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老字号、老企业。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企业,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名片和形象,已传名中外,深深铭刻在包头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人民的工作生活里,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更不应该忘记。

从1月5日起,《包头日报》推出“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系列专栏,以期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对老字号保护和振兴发展的重视程度,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和企业咬牙苦干、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精神品质,为包头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今天,推出第十九期——《红卫日化:65年专注一块皂》


红卫日化

在包头,红卫皂绝对是暴露年龄的商品。

老一辈人就认这个皂,洗得干净,还不伤手。

年轻一代对这个皂不买单,在各种广告和冠名狂轰滥炸下,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明星”单品。

在经历了辉煌、衰落、起死回生以及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传奇后,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就在我们身边的这家老店。




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包头市红卫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生产皂类产品的企业。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统购统销,红卫日化担负着整个内蒙古地区的肥皂供应,可谓红极一时。


“24小时加班加点生产也供不上货。每天上学路过厂区,都能看到院里停满了来拉货的车,外面排队的也能排个100多米。”从小生活在厂子旁的奇德喜回忆道。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河人,奇德喜关于红卫的记忆很多、很神奇。“小时候大院儿里家家户户用红卫皂洗衣服,老奶奶们都说这肥皂洗完手不起皮,不变裂子。”奇德喜说。更传奇的是,50年后,奇德喜竟然成了企业的掌门人。


“那时都知道红卫是个好企业,红卫的工人找对象都吃香。”红卫日化的老工人李智深告诉记者。1980年,李智深高中毕业,正赶上包头轻纺工业局招人,通过考试他进入了红卫日化,成了人人羡慕的“国营工”。


“一开始去车间当壮工,4年后成了小组长,再后来车间主任、副厂长,一年一年的干出来。”在90年代的全国技术比赛中,李智深拿到了华北地区一等奖、全国优秀奖。


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下,纵然技术再好,也抵不过理念落后带来的全面衰败,老牌的红卫皂差点儿被时代抛弃。


在为红卫日化做了10年经销商后,2005年,奇德喜接手了当时已经停产的红卫日化,并对这个51年的老国企进行了彻底改制,成为集洗涤日用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为了企业轻装上阵,当时对老职工进行全部买断,技术好的返聘回来,打破大锅饭思想,实行多劳多得。”回忆起当时的破釜沉舟,奇德喜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让这个承载了一代人记忆和辉煌的老厂子重新焕发生机。


从此,红卫日化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


置之死地后焕发新生


当年的成型车间一角

2005年公司进行改制后,李智深被返聘回来,继续担任车间主任。


“当时厂里更换了设备,更新了配方,我们虽已人到中年,但心里憋了一股劲儿,多学、多琢磨,多上手操作,感觉自己也跟厂子变年轻了。”李智深说。


2010年公司投入研发经费500多万元,主要用于开发新型高效环保洗涤制皂(粒)工艺及生产线设计,并采用国际一流的生产工艺,成功研发以纯天然油脂作为原料、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皂粒、透明皂、香皂、天然皂等52个系列产品。


“企业改制后,我们急切地走出去寻找落后的原因。通过考察大企业,发现其实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原料。内蒙古地区具有丰富的草原牛羊油脂以及天然湖碱、无机盐等制皂的基本原料优势,我们提出‘制作一块可以吃的皂’的理念,价格提高了,销量反而好了。”奇德喜说。


基于消费者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公司成功研发的绿色高端皂一经投入市场,即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市场,更走出国门,进入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市场。


“皮肤中的毛孔是人体第二呼吸器官,所以我们产品要以食品的标准,车间以厨房的标准,设备以炊具的标准进行生产,并将生产流程用水环节全部改为纯净水。”这是奇德喜对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的承诺。


2007年,公司产品被包钢、包铝等大公司指定为劳保专用产品。年产量30000吨的流水线设备保证了市场的供应,2013年公司累计销售8700万元,油脂公司销售640万元,其中创新产品占60%以上。2013年与上海制皂厂、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


通过技术革新,红卫业务经营及效益逐年增加,企业知名度也逐年提高,先后被包头市技术监督局评为“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企业获得“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荣誉称号。2008年又被授予“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2年被包头市人民政府评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商标局评为“自治区著名商标”。



励精图治换美好未来


当年的成型车间外景

红卫日化现有员工13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0人。公司建立专门班子挖掘优秀人才,逐步构成以公司主要领导为首的敢于攻关、勇于创新、持之以恒的专业技术团队。


32岁的邬丽是精明强干的人力资源经理,两年前从鄂尔多斯一家上市企业跳槽到红卫日化。“这里是我所有面试企业中条件最差的。当时红卫极力邀请我参观企业。当看到破旧的厂房里先进的机器设备高速运转,无论是工人还是师傅都热烈地讨论着工艺配方,感觉这里很有前途。”邬丽说。


就这样,80后的邬丽留在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企业。每天和60后董事长奇德喜商讨公司的人力规划,组织员工培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我希望公司在2017年成功上市。这样公司内部结构更完善,升职的空间也会更大,我的收入将随之增加。还有一个小目标是两年内进入高管层。我对公司和自己都有信心。”邬丽满怀期待地说。


在重视创新研发的浓厚氛围下,红卫日化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厨卫洗护等液洗类产品,洗衣及个人洗护等皂类产品,全系单品多达100余种,并开发完成了未来3年的配方储备。为全自动洗衣机量身设计的最新产品——皂米,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去年的全国美容美发博览会上,被6家大型日化直销企业和50多家大型微商团队选中进行销售。


面对成绩和荣誉,奇德喜感慨地对记者说,作为土生土长在东河的老企业,每一次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东河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市区两级政府支持下,红卫日化即将搬迁入驻包头市东河区国家生态(铝业)示范园区,项目总用地100.1653亩。一期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办公、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文化活动室等3700平方米,库房2500平方米,生产车间5500平方米。通过技术改造建设一条浓缩洗涤皂(粒)生产线以及设施齐全、厂容厂貌全新的现代化新型化工企业。


奇德喜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年产量可达30000吨,年平均利润总额可完成2500万元,年上交税金可达346万元,实现年税后净利200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包头市洗涤剂日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张燕青

责任编辑 | 姜卉 贾星慧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不得了!包头这一地方将被“国家命名”,快看是不是你家乡!
 威武!包头铲雪居然出动坦克!还有这些雪景美图够惊艳…(速来抢红包)☑ 降雪!降温!包头人的朋友圈被雪“覆盖”了!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