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上世纪60年代,苏庚主动请缨来到包头,破解了这样一个难题!填补内蒙古空白!

2017-03-14 包头日报


 开栏的话 


1947年5月,曙光照亮草原。

光阴荏苒,70个春秋在革命与建设的行进曲中铿锵而过。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辛勤创业、团结奋进,如今已收获丰硕的果实。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时代将呈现新的风貌。《包头日报》从3月7日起开辟“包头记忆”专栏,回忆过去建设包头的重大事件,缅怀那些为建设包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激励鹿城人民共同挺钢铁脊梁、振包头雄风!


苏庚——殚精竭虑夯实包头农业根基 

苏庚,出生在湖南省一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是村里著名的“女秀才”。大学毕业后,她却在千里之外的边疆之地扎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研究了一辈子农业,为包头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庚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上世纪60年代初,包头地区的小麦以“小红皮”、“小白皮”等品种为主,这些品种产量低、爱倒伏,不抗锈病、不耐水肥。所以包头地区的小麦生产总是处于徘徊停滞的状态。


此时,刚刚大学毕业的苏庚放弃舒服的机关工作,主动请缨来到包头,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始为包头破解小麦丰产难题。1967年,她引回“欧柔”小麦品种,进行了多点试验,于1968年开始在包头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推广面积达20多万亩,占了包头当时30万亩水浇地的三分之二,最高亩产量可达上千斤。随后她又引进了“白欧柔”小麦品种,取代了另外一些低产、适应性差的品种,在包头地区完成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品种更新,大大促进了包头地区小麦生产的发展。


一个小麦品种,种植时间长了,会混杂退化,因此必须经常更新。1972年,苏庚开始试验新品种。1974年,她从中国农科院引回12个新品种,经过三年时间,选出三个高产、高水肥的品种,在包头地区完成了第二次小麦品种更新,使亩产量提高了20%—30%,对包头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苏庚开始了艰苦的杂交育种工作。为了加快小麦育种速度,她利用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创新使用多点试验代替多年试验的方法,在5年中完成了11代的试验,缩短了整整一半的时间。她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内麦二号”、“包麦二号”,在包头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当时伊盟、呼市等地也纷纷引种,效果很好。


1985年,一项新的科研课题——关于籽粒苋的栽培试验下达了。这是当时包头市委书记张灿公根据包头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实际和土地性质等情况,提出的研究课题。钟情科研的苏庚立即辞去包头农研所副所长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籽粒苋的丰产栽培试验工作中。


一切从零开始,毫无经验可循。苏庚独自一人,仅用22天时间,就先后到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山西、河南等七个省市区的13个单位进行了考察,收集了大量有关籽粒苋的资料和种子。1987年,她获悉湖南一个偏僻乡村的一个农民靠种植籽粒苋脱贫致富。她立刻乘火车、汽车,最后倒三轮车,千里迢迢地来到了这个偏僻的乡村,找到那个专业户当面请教。第二天,她又不顾疲劳返程包头,一回来就开始试种、示范。在掌握了大量试验数据后,在土右旗、固阳、市郊等7个试验点,试种成功,填补了内蒙古地区籽粒苋科研的空白。


籽粒苋是一种粮、饲、菜、花兼用作物。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为包头市和内蒙古地区提供了大量高营养的廉价高蛋白植物资源,既缓解了内蒙古发展畜牧业高蛋白饲草料紧缺的矛盾,又能防病治病和作食品的营养添加剂,对提高包头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 | 包头日报记者 张燕青

责任编辑 | 卉儿 星侃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青山东路、西脑包立交…这些路桥竟都是他设计的!
 他,开创包头工业基地的领头人!今天开始,转发涨知识! 身份证是1970-1989年的包头人注意了,再忙也要看看🌻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