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朗读者”火遍全国,你可知道《包头日报》新开了“阅读者”?首期推荐了什么?

2017-04-05 包头日报 包头日报

小编说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古今中外的解释已经很多。

我比较赞同的一句是——知识未必是力量,但阅读必叫人得自由。还有一句是——阅读之美,在于喧嚣时代,给灵魂一个栖息之地。

阅读也许做不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但,一定是落寞中慰藉之微火,苦痛时相伴之荧光;让人在塞外的风沙中鼻端仍有江南氤氲的水汽,在雾霾中仍能触摸三万英尺之上的蓝天。

这世间有太多的热闹,幸好还有写作与阅读这两个清静之地或曰孤独之所。写作者笔下纵有千军万马,也只能倾听自己的心跳;阅读者耳畔纵然山呼海啸,也能“千山我独行”。

如果说,阅读是对写作者的致敬;那么,分享阅读则是在千万人中寻觅那些可以同行的灵魂。在一书一世界,一页一重天中,分享——才听得到思考的回声。

分享你的阅读,我们才不会孤独前行。

希望,下一个阅读者,就是你!


阅读者

本期推介人:范思慧

推介书目:《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

本书作者:王文正,记者,山东五莲人。现居杭州,供职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另著有《大商人——人文浙商的10张面孔》等。

印刷时间:2015年05月01日

所属分类:图书>传记>历史人物

馆 藏:包头图书馆



内容简介

苏东坡,是生活在北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词文章、传奇人生都对后世的华人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浪漫而深情,诙谐又有趣。他的一生多才多艺,载歌载舞,虽然忧患不断,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他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又有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被法国《世界报》评选为上一个千年的“千年英雄”。

作者王文正倾心五年,沿着东坡的足迹,行程数万公里,深入他的灵魂深处,体验他的悲欢离合,叙述他的爱恨情愁,通过人文地理的传记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活泼的苏东坡。


东坡先生玩砚图 齐白石 绘


推介理由

写苏东坡传记最著名的是林语堂。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完成这部传记《The Gay Genius》。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后来这部书被张振玉翻译成中文。

写苏东坡传记的还有王水照、李一冰等,包括近些年的很多网络写手。毕竟苏东坡的一生无论是为官为人为诗为文填词作画甚至制墨下厨都是一页页故事一篇篇传奇。

王文正著的这本《不合时宜:东坡人文地图》是我前不久很偶然在包头图书馆发现的。书的装帧设计很是别具一格,月色的封面大片留白,仅在右上角竖写书名,并配以一帧齐白石绘的“东坡先生玩砚图”的小像,16开本铜版纸印刷,沉重,捧在手中颇有质感。

本书共十七章,另有外三篇。书中收集了大量与苏东坡相关的图片,从眉山的三苏祠等古迹到历代画家的苏东坡画像,从三苏的书法碑帖真迹拓本到后世文人根据苏东坡的诗词所做画作,及众多与苏东坡相关历史人物如张方平、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先、秦观等人的画像、作品等也相应穿插于书中,非常有助于阅读者阅读过程的感性认识。十七章的标题也全部用苏东坡的作品中的某一句,十分点题。

书既名“人文地图”,翻开即是一幅手绘的“东坡行迹图”,以北宋首都开封为中心,几道墨笔描绘了东坡先生眉州出发、开封赶考、凤翔为官,历经密州、徐州、颍州、扬州、湖州、常州、杭州、黄州、雷州、儋州等地或为官或贬谪的人生地理位置。

作者踏着苏东坡的足迹,从公元1037年1月8日跟随着他出生、长大、学文、赶考、任官、外贬,跟随他的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也跟随他的岁月老去命如浮萍;跟随他的恣意洒脱也跟随他的失意落寞;跟随他的官场也跟随他的文坛;跟随他的亲情友情也跟随他的政敌对手;跟随他凤翔求雨杭州筑堤密州行猎黄州种地儋州治学;跟随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跟随他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蹁跹三万里,生前身后名。

苏东坡生前,宋仁宗曾高兴地说“我为子孙得两宰相”;苏东坡死后,宋徽宗禁毁东坡诗文达十年之久。

苏东坡说自己的一生不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秦观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南宋时,朝鲜学生写诗“苏子文章海外闻,宋朝天子火其文;文章可使为灰烬,落落雄名安可焚。”

《不合时宜 东坡人文地图》以苏东坡的诗词文图写尽其人政治上的三起三落,艺术才情的高山仰止,为人的欢谑通达。


书摘 1

寂寞愁苦,是失意人对这个世界本能的反应。在古代中国,正直的士大夫遭受贬谪,官场失意算不得什么稀奇事。然而,同样是失意,有的人或者以声色自遣,故意地戕害着自己的身体,或者意志消沉,在郁闷中伤害着自己的精神。他们或许身负才华,却缺乏自我救赎的能力,无法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在官场将其放逐之后,又自暴自弃地放逐了自我,最终怀揣着一种单调、僵硬的价值观而死去。苏东坡显然是另外一种:

吾兄弟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

在给堂兄苏不疑的信中,苏东坡透露了快乐人生的奥秘:只有把万端世事都不要看得太重,才可能在天壤之内随时获取“吾家乐事”。

苏东坡天性好动、爱热闹,按照长期以来的习惯,闲暇日子总得有三五好友谈笑戏谑,方才开心。黄州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度过了最初一段极端愁苦的日子后,苏东坡开始想方设法自寻其乐。他“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田间的农夫、水滨的渔父、山野的樵夫、市井的商贩随意地聊天说笑,无拘无束。偶尔碰上个把不善言辞的人,无话可说,他便求他们讲个鬼故事。如果对方推辞,苏东坡还会坚持:瞎编一个也行。

五月底,苏东坡一家住进了临皋亭。临皋亭属官府的水上驿站,离长江只有几十步。有时他无事可做,就会独自跑到江边,捡上一堆小石片,击水取乐。这是水乡儿童常玩的一种游戏,名为“打漂漂”,有的地方称为“打水漂”。这种游戏很需要技巧,玩得好的可以让石片在水面上连续跳跃十几次,水花起落,溅起的涟漪连成一线,煞是好看。这种玩法,要义一在于石子,最好成片状,与水面接触的部分要平坦,以减少阻力;其次是击水时与水面的角度要恰当,便于石子在水面上的起跳。掌握不了要领的,石子落水便沉,就会索然无味。

旷达天真的普通人生活,缓解了苏东坡紧张的心情。在他充满诗意和爱的眼光里,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寓居去江干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上,此幸未始有也。”这是他眼中的黄州山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他眼中的世人。

(摘自 第九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书摘 2

东坡身上巨大的魅力之一,就是凡为他的朋友,都愿为他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在东坡的生命中,这样的知己,真不止一个两个。

还记得那个在黄州的陈慥陈季常吧?他与东陂的友爱相知,恐怕仅次于苏辙。他们青年时一起使酒弄剑,指点江山;中年时患难与共,以道互律;如今到了晚年,东坡突然远谪岭海,陈慥得知消息后,忧心如焚,立即寄信来说要步行去惠州探望。东坡连忙回信劝阻:

到惠将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咫尺,此未易遽言也。所以云云者,欲季常安心家居,勿轻出入,老劣不烦过虑,决须幅巾草履想从于林下也。亦莫遣人来,彼此须髯入戟,莫做儿女态也。

想来看苏东坡的,还有他杭州的僧人朋友参寥子。东坡在惠州时,参寥子就曾派人到惠州问候过。后来东坡来到海南,参寥子放心不下,想带着徒弟颖沙弥从杭州湾坐船,从海上赴儋州。东坡回信劝阻说,虽然转海相访,是一段浪漫的奇事,但实在太过危险,劝他千万不可萌生此意。而就在这封信发出之前,发生了变故,参寥子因受东坡的牵连,被迫还俗,编管到兖州去了。

还有一个叫杜舆的,是东坡的旧友,临淮人。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准备带着妻子儿女前往海南岛,与东坡共同生活。然而,正当他准备出发时,传来了东坡已经北归的消息,因而未能成行。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东坡没有阻止住,就是他的同乡老友巢谷。这一个人,是江湖奇侠,年轻时中过进士,但他不要功名田产,专好行侠仗义。当别人发达时,他会主动消失;当别人穷困时,他又会自动出现。18年前,东坡贬居黄州时,他就曾帮助东坡耕地建屋,优游林下。后来,东坡位居高位,他却又回到故乡眉山,隐居乡村,没见东坡一面。这一次,当他得知东坡兄弟又远谪岭海时,竟然不顾自己73岁的高龄,依然从四川步行奔赴岭外。见过苏辙后,又继续向海南进发。后来,当船行到新会时,当地的盗贼偷走了他的行装。后来听说这盗贼在新州被抓获,巢谷又赶到新州,想追回仅有的一点盘缠。结果由于旅途劳顿,终于一病不起,客死他乡。东坡后来在北归的途中听到这一消息,悲伤不已,写信告知老家的杨济甫,让其资助巢谷的儿子巢蒙远来迎丧,并委托地方长官代为安排护送灵柩。

还有王箴,是苏东坡夫人王闰之的弟弟。他说,东坡得意时,世人如众星捧月,如今落难,别人可以不闻不问,自己则不可不前去探望。于是只身泛长江而下,经洞庭,过桂岭,最后途中染病,不幸身亡。

千年之前,在那种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飞机轮船,交通落后的时代,一个人,为了看望一个朋友,一个倒霉的谪官,一个算不上至亲的亲人,就愿意从富足安定的天府之国,不辞万里征途,不辞年迈体衰,去往那地老天荒的海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啊,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啊!

(摘自 第十六章 莫作天涯万里意)



赏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在19岁时与温柔内向的王弗结为夫妻,“敏而静”的王弗处处关心体贴着才华横溢又锋芒毕露的苏东坡,成为他仕途与生活中的贤内助。1065年,年仅27岁的王弗因病去世,留下不满七岁的儿子苏迈。东坡与王弗的婚姻生活,只有十年。这十年,东坡多数时间在外面求取功名,难顾家庭。作为长媳,王弗在家侍奉翁姑,勤俭持家,所受的委屈和劳苦,非常人所能。这些,东坡都了然于胸。王弗之死,令东坡痛彻心扉。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他写到:“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

对王弗的思念,在此后的许多年中,也常常深入东坡的梦魂。十年后的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到密州不到两个月,一次在梦中,他见到了已经去世10年的前妻王弗。10年生死,夫妻重会,相顾无言,泪如雨下。醒来后,他含泪写下了千古名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调属婉约,却被苏东坡改造成一首“悼亡词”。在苏东坡之前,文学史上只有用诗悼念亡妻的,如西晋潘岳、唐代元稹的《悼亡诗》都是名篇,而用词来悼念亡妻的,却是苏东坡的首创,也是词史上前无古人的第一次。它突破了以往婉约词局限于男女艳情和吟风弄月的格调,注入了真挚、深厚的情感,同时融入了自身的坎坷际遇和人生酸楚,从而大大扩展了婉约词的审美价值。

《江城子》此后无数次被人吟诵,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过十六年后在绝情谷候小龙女不至,一夜白头,也想起了这首《江城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霎时之间,心中想起几句词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东坡悼亡之词。杨过一生潜心武学,读书不多,数日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壁上偶尔见到题着这首词,但觉情深意真,随口念了几遍,这时忆及,已不记得是谁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和龙儿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有个孤坟,知道爱妻埋骨之所,而我却连妻子葬身何处也自不知。”接着又想到这词的下半阙,那是作者一晚梦到亡妻的情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不由得心中大恸:“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眼,竟连梦也做不到一个!”

责任编辑 | 凡仔 星侃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大家都在看☑ 包头又被国家看上了!入选全国首批城市设计试点,究竟怎么回事?
☑ 包头科技馆临时闭馆 | 包头赏花最佳地点大全,速收藏 紧急停水  | 包头又一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有你认识的吗?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