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金融扶贫“贷”老乡奔小康

2017-05-29 包头日报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报从5月18日起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全景展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内蒙古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族群众生活的新变化和获得感,深入挖掘我区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生动展现全区干部群众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实际行动和热切期盼。

金融扶贫三方合作助力海岱村脱贫 


“沙尔沁的辣椒,海岱的蒜”,这句在包头流传已久的谚语,现在正在成为东河区沙尔沁镇海岱村脱贫致富的得力武器。

海岱村现有贫困户9户。这9户全部被村里的龙头企业——包头市利丰合作社“包了”。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安排就业、贴息资金分红、生产资料收购、免费提供种苗、节日慰问等各种方式,与他们建立长效的帮扶联结机制。

“主要是想带动这些贫困户通过种蒜脱贫致富。先让他们来合作社打工,日结工钱,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让他们来学种蒜的技术。” 东河区沙尔沁镇海岱村村委会主任、包头市利丰合作社副社长尚全明告诉记者。

尚全明是个热心肠,也是个急性子,他心急地说,现在种大田属玉米最不挣钱,但是村民们为了省事不算经济账,还是习惯种玉米,种来种去一年下来收入不了多少。而种一亩蒜要顶十亩的玉米,所以尚全明希望通过海岱村已经成熟的蒜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

64岁的秦秀英是合作社帮扶的9名贫困户之一。老伴儿因为脑梗瘫痪在床,家里除了4亩地的收入外,全靠她在合作社打工维持生活。“扒蒜一小时挣8块,种蒜一天是80块,锄蒜130块,都是当天给,一年下来打工能收入6000多元。”秦秀英说。通过这两年在合作社打工,秦秀英心里对种蒜也有了底,准备明年改种大蒜。

因为种蒜成本大,需要的劳力多,所以很多贫困户都对种蒜犹犹豫豫。考虑到这一点,合作社提出先期给贫困户提供籽种,提供技术,然后统一收购加工,这对合作社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今年扶贫办给解决了贷款,帮助我建新厂子,扩大规模,在扶贫办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和贫困户一道,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尚全明说。

为解决东河区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担保难、贷款难问题,加快其脱贫致富步伐,东河区扶贫办探索精准对接需求、精准规避风险、精准利益联结的“企业、合作社+金融+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新模式,积极对接10家企业、合作社,与30户贫困户签约金融扶贫贷款155万元。

“海岱村利丰种养殖合作社是目前为止参与金融扶贫合作模式贷款数额最大、带动贫困户最多的合作社。现在30万贷款资金已经到位。”东河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琼说。

这笔简化了担保抵押程序的扶贫贷款为利丰合作社解了购买大蒜制作加工设备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以扶贫贷款为联结点,扶贫办、合作社和贫困户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攻坚,海岱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文 | 记者 张燕青

转载注明:来源包头日报微信平台(BaotouDaily)

本期编辑 | 姜卉

大家都在看☑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打开贫困生求学通道
☑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草原上“绿头蒜”开启的扶贫事业☑ 【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党建+集体经济”让脱贫更有底气


请点击此处 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