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月,走近最美身边人

山河动摇
初心筑好

        

党员责任无畏千难万险 

                           最美逆行我们赶赴灾区

2018

题记


    有这样一支队伍,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他”的名字就多次出现在各大媒体、报刊、杂志上。当所有人还在对地震望而生畏之时,这支队伍已经马不停蹄地奔赴灾区了。哪里有灾情,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他”的使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排查房屋险情,让灾区群众在最短时间内重返安全家园,保障人民群众及国家生命财产是“他”的终极目标。这支队伍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充分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险,抗震救灾,得到了业界同仁及各级政府的一致认可。

 

人物

“他”就是由中建西勘院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的党员干部们组成的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由中建西勘院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的技术骨干组成,院技术专家负责技术指导。


荣誉


       

2008年8月被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08年8月被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授予“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系统‘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7月被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授予“2010年度‘创先争优’四强党支部”荣誉称号。


2013年7月被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授予“2012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2018年7月被中建集团党组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他们经历过什么

“5·12”汶川大地震

最美逆行跨千险

2008年5月12日,突入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为响应成都市建设委员会的号召,确保广大青少年儿童及市民的人身安全,及时发现和消除地震灾害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社会事业的稳定运作,中建西勘院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成立了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由主任邓正宇任队长,逐一对成都市五城区、高新区及其它区县的公共建筑物进行地震后的房屋安全性鉴定工作,共完成100余家单位,90万平方米房屋总面积的鉴定工作


初遇特大地震,人心恍惚,他们时刻担心一波又一波的余震会带来更大的伤害,灾情就是命令,即使心中忐忑,也要毫不犹豫的奔赴受灾现场。突击队队员一行6人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每天在鉴定工作现场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他们除了要对受损建筑物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设计图纸对其进行复核,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受灾群众心中的疑问,给人民充当“心灵慰藉师”。

他们的无畏付出,使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成都范围内房屋险情排查鉴定工作顺利完成。至此,突击队员们向广大群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8·13”特大泥石流

争分夺秒抗险情

2010年8月13日,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龙池镇、虹口镇、绵竹县清平乡等“5.12”重灾区先后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建西勘院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在接到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命令后,在第一时间对汶川县映秀镇、都江堰龙池镇、虹口镇三个镇约150万平方房屋进行安全性鉴定评估工作。


他们兵分三组,为确保既不遗漏任何安全隐患,又能提高鉴定工作效率。其中一组队员负责查阅资料,确定房屋在修建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和检测。第二组负责房屋外观质量检查,从整体结构形式入手,用精密的全站仪对房屋进行测量,据此分析判断房屋是否有不均匀沉降或倾斜。第三组队员则负责调查房屋结构构件的受损情况,使用经过检定的专业仪器设备,如混凝土回弹仪、非金属超声波检测分析仪、楼板测厚仪以及钢筋位置扫描仪等,对结构构件受损程度予以确认,以保障其安全性能。



“4·20”芦山大地震、草坡乡泥石流

奔赴灾区抢救援,灾难面前不言弃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级强震,中建西勘院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再次出发,在队长邓正宇的带领下,分三批次进入灾区。面对震中重灾区余震不断、随时会塌方的危险情况,突击队员不畏艰险,不言苦累,评估了震后公共设施建筑包括医院、学校、办公楼等361栋以及民房358户共计410499.88平米,桥梁934米为灾区的灾民安置和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013年7月,四川盆地普降暴雨,省内多地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损失惨重,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灾害发生后,党员突击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奔赴灾区开展四川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民用建筑物鉴定工作。

7月22日,在鉴定过程中,汶川县草坡乡足湾村刘家河坝发生高位山体滑坡,突击队员遇险,在紧急避险过程中,他们放弃财物,不顾伤痛奋力保护鉴定数据材料,强忍伤痛用顽强的意志支撑着走出危险区域,并把现场一手资料完整无缺地交到当地政府手中,为救援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同时,他们的视频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采用。



康定6.3级地震

不畏艰险为人民

2014年11月22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发生了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8公里。中建西勘院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响应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号召,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突击队员们在短短两天内,走遍了半个康定城区,完成了37栋Ⅰ类建筑,9栋Ⅱ类建筑,1栋Ⅲ类建筑,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鉴定工作。

一同前往救援的兄弟单位的专家,因高原反应无法完成指派的任务,突击队员们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接替他们完成后续工作,只为保证应急鉴定任务能顺利完成。虽然他们当中也有人有高原反应,但他们强迫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负重背着氧气瓶继续完成工作。每天摸黑起床,跟着乡镇干部深入最偏远的乡村,共完成近300栋藏民民房的应急鉴定,为民族大团结贡献了力量。


“8·8”九寨沟地震

砥砺前行迎难上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数秒之间,地动山摇,几十万人受灾,7万余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大山深处,百姓无家可归……

灾情就是命令,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中建西勘院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突击队。他们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组织带领下奔赴九寨沟县,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展开受灾房屋应急评估和鉴定工作。

在应急评估过程中,突击队在余震中艰难前行,徒步进入村寨展开工作。历时7天,日行三万步以上,走遍30多个村落,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白天进行受灾房屋现场评估,晚上对评估数据进行评价。他们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另外由于生活物资紧缺,他们顿顿都是泡面充饥,即使有人病倒了,也克服重重困难,带病工作,如期完成灾区房屋应急评估工作,经统计,他们共鉴定房屋800余栋,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

在房屋鉴定过程中,突击队员兵分4组,先后对漳扎镇、永乐镇的8个村总计1400余栋房屋进行了全覆盖、地毯式的检查。当时余震不断,有的房屋在鉴定过程中就垮塌了,看着忙碌工作的突击队员不顾生命安全的工作,老百姓心疼了,他们都竭力劝阻说:“你们不能进去了,里面很危险!鉴定工作不忙这一时”。但为了尽快让受灾群众了解房屋的受损情况,突击队员们义无反顾,本着对群众负责,尊重事实的态度,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做好了每栋房屋的破坏情况的检测鉴定,并及时统计上报,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准确的数据。

为了充分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安抚民心,在现场鉴定工作结束后,突击队还主动派出经验丰富的突击队队员在群众答疑站用专业的技术知识为群众答疑。

在群众答疑解惑站设立当天,他们便服务受灾群众约200余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受灾群众诉求,队员们耐心地为来访群众做好解释服务工作。其余队员则被部分群众邀请,满足他们再一次对其房屋进行调查的要求,并与受灾群众充分沟通和交流。直到前来办公点的所有群众都安心散去,突击队队员们才放心回到驻地休息。

在“8·8”九寨沟地震的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抗震救灾突击队在灾区奋战一个多月,走遍40多个村庄,共评估和鉴定房屋2000余栋,面积约130多万平方米,如期完成了对灾区房屋的应急评估、房屋鉴定。他们根据鉴定评估情况,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安全居住问题。



“履行党员职责,我们一直在行动”



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十年已经过去,中建西勘院抗震救灾党员突击队队员在面临重大自然灾害来临之时,身先士卒,切实服务灾区群众,不怕苦累、不畏艰险,危机时刻坚决和受灾群众站在一起,坚守岗位,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中建西勘院赢得了社会美誉。


在大灾大难面前,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的党员同志们不负天职、不辱使命,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情感,在见证灾难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建西勘人的团结与奋进,他们当之无愧为新时代的最美建设者




文字来源: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 

图片来源:检测鉴定与加固中心

文字编辑:刘婕

设计制作:刘婕

审定:范红接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快来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