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星路二段157号地块商业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157号,场地西侧为红星路二段,南侧为武成大街,场地西南为地铁3号线和地铁4号线交汇站—“市二医院站”。项目设四层地下室,建成高度为147.3米,位于成都传统商业核心区域,社会关注度极高。中建西勘院凭借亮眼的行业品牌优势、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从众多强有力的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承接了其商业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深基坑工程。高标准、高难度红星路157号基坑采用支护桩(含地铁通道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三层)结构进行支护,辅助以钢立柱和钢筋混凝土围檩、超前支护微型钢管桩等项目。施工过程面临四大难题:施工周期长。该基坑施工工期为420天,将近跨越两个自然年,作为基坑支护工程来说,算是“年龄”偏大的工程;基坑深度大。该基坑设四层地下室,最大开挖深度可达22.2米;变形要求高,社会影响大。基坑地处市中心,紧邻地铁3、4号线及市二医院地铁站、成都传媒大厦以及红星国际大厦,变形要求高,社会影响大;场地狭小,出土难度高。该项目场地总面积仅8231.21平方米,场地狭小,无法按正常工序设置一坡到底的马道,需采用多级转运、塔吊搬运等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另外,场地位于成都市中心,人员密集,环保要求极高。自主创新、攻坚克难面对复杂的项目周边环境,项目组结合场地地层特性及基坑支护结构特点,创新提出了网格化施工的新型施工工艺,将施工现场划分为四个工区,各工区形成独立作业面,以便在狭窄的场地内实现各道工序的交叉进行。由于该项目招标时确定为吊装出土,实施工程中发现,地处市中心,受文明施工、社会影响以及交通运输等多方条件限制,在三层环形内撑的支护体系下进行土方吊装施工,出土效率极低。为了提高出土效率,保障履约诚信,项目组组织多次专家论证,最后提出了采用马道出土和吊装出土相结合的联合出土方案,有效解决出土难这一问题。即在Ⅲ区第一层内支撑上部设置马道,采用车辆直接下至基坑底部,运土的方式将Ⅰ区、Ⅱ区区域内的土方挖至-20.0米,通过马道运输土方;在运土车无法进入的范围内,采用吊放小型挖机到坑内作业,再由吊车直接从基坑内提升土斗至运土车的方式出土,如此有机联动配合施工,完成基坑土方的开挖以及调运工作。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基坑内支撑体系的结构受力特点以及基坑的地形特征,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程造价,同时也提升了我院的履约诚信,为城市内部狭窄深基坑的开挖支护及土方外运提供了丰富的施工经验。精准测算、保质保量针对项目对变形要求高的特点,项目组采用全方位的信息化监测手段,在地铁3号线和4号线及其影响区、在基坑周围、支撑体系、周边构筑物及基坑周边地表、道路、市政管道等关键部位设置了183个监测断面,共计161个监测点,实行每天一次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支护结构受力以及隧道道床位移等十几项监测。监测数据通过人工采集、电子自动化收集等多种方式进行获取,每日数据实时上传,确保基坑变形可控,为项目安全保驾护航。监测结果显示,截止基坑施工完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最大竖向位移6.4毫米,最大水平位移仅1.51毫米,地铁三、四号线最大沉降差仅0.84毫米,基坑支护结构各项变形以及结构受力均未超过预警值。出色的施工控制与基坑支护设计相辅相成,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参考。一气呵成、闪耀蓉城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而红星路157号项目届时正处于关键施工节点,基坑部分已经开挖至基底标高,支撑体系的闭合容不得丝毫耽误,为保障工程质量,控制基坑变形,保证如期履约,项目成员毅然决然奔赴施工现场。通过项目的齐心协力,历时一年有余的红星路157号基坑顺利触底。项目依据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扎实创新的工艺工法完美履约,成为红星路上又一闪亮名片,西勘精品再次闪耀蓉城。深基坑支护作为我院传统技术优势之一完美融合创新科技持续筑牢行业领军地位尚志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