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明星到谷底,这家公司疯狂融资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盛波 上海证券报 2018-07-01

权威资讯,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大额到期债务未偿还、涉及重大诉讼、公司银行账户及其他资产被冻结,实控人全部股份被司法冻结及司法轮候冻结、因2017年报未披露被暂停转让、财务负责人及董秘接连辞职、员工发不出薪水……这几天,蓝天环保接二连三的“爆炸性”消息震惊了整个新三板圈。

 

就在去年,蓝天环保因行业发展前景好、公司业绩稳定,受到了多家机构追捧,并成为了新三板双创债可转债的“急先锋”,一度风光无限。短短半年多时间,这家曾经的明星公司却从“天堂”跌落“谷底”。

 

短短半年时间,一家总资产10个多亿的公司,疯狂融资5个亿,究竟为了什么?蓝天环保的资金之谜亟待解开。

 

不该紧张的流动资金

 

先来看公司目前的危机。根据主办券商的风险提示,蓝天环保最近“欠了一屁股债”。

 

公告指出,根据蓝天环保《业绩快报》所依据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截至2017年12月31日,蓝天环保总资产11.13亿元,总负债6.02亿元,流动负债3.24亿元,非流动负债2.78亿元。

 

主办券商根据公司已经获得的债务融资,截至2018年4月30日合计约5亿元:公司及其子公司待偿还银行贷款、融资租赁款累计19笔,待偿还本金余额3.11亿元;待偿还其他公司或个人融资性借款3笔,涉及融资本金4000万元;国泰元鑫对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纠纷诉讼请求1.50亿元。

 

从蓝天环保2017年的公告中看,公司大额度的支出只有两笔。一笔是东文浩达100%的股权,作价1500万元,公司已全额付款并取得工商局下发的新营业执照,完成工商变更手续;

 

另外一笔是盐山县泓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85%的股权,转让对价2040万,公司支付了40%的款项即816万元后,转让方宝路源矿业即同意办理85%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手续,剩余股权对价待宝路源矿业履行完股权转让协议约定义务,公司再行支付。两笔收购,公司实际在2017年仅支付2316万元。

 

而公司在公司2017年一整年里通过定增、股权质押、向个人或银行借款等多种不同的方式,融资不断。

 

2016年12月13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6年第一次股票发行方案的议案》,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1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5元,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750万元。

 

2017年3月8日,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该笔募资的验资报告。除了定增,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潘忠、及其配偶李方还通过5次股权质押向银行、企业及个人筹措资金,质押公司股份近20%,获得银行贷款及个人借款9000万。两项相加,公司手头可支配的流动资金超过了一亿元。

 

另外,记者注意到去年5月2日,蓝天环保发布了2017年度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称投资额度在5000万元总额内资金可以循环使用。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公司2016年净利润为4526万元,与公司意在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自有闲置资金出入不大。

 

这样看来,2017年蓝天环保手头的流动资金不该紧张。

 

不相匹配的营收和净利

 

一般明星公司被集体声讨,基本都是业务出问题之后业绩跟着下滑。撇开一大堆的诉讼、债务和冻结资产,再来看看蓝天环保的业务和业绩究竟怎么样。

 

由于蓝天环保的财务负责人和董秘接连辞职,估计没人做年报了,2017年业绩真相如何,没了依据。还好,记者发现公司发了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虽然未经审计,但至少可以窥探公司业绩的“冰山一角”。

 

在业绩快报,公司称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31亿元,同比增长41.44%;实现净利润1492.44万元,同比下滑-67.02%。截至2017年12月30日,公司总资产11.13亿元,同比增长40.23%。

 

从数据可以看出,蓝天环保的营收与总资产的增长还是相匹配的,也符合往年的惯例,增长的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河北、天津地区的地热供热项目,新收购的河北润达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东文浩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泓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纳入了合并范围”。

 

但是利润却在营收和总资产双双增长中,出现了惊人的下滑。

 

对此,公司在业绩快报中分析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系子公司整体净利润亏损数额较大:河北润达处于建设期,前期投入较大;子公司蓝天瑞德(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区域管理平台,管理费用支出较大;子公司天津凯祥供热有限公司设备管网维护及财务费用支出较大;东文浩达二期项目拓展费用支出较大。

 

另一方面系报告期内母公司建安类业务比重有所上升,建安类业务比供热类业务毛利较低。”

 

这份财报告诉大家,虽然2017年收了很多公司,但是这些公司都处于建设期,所以前期投入很大,而另外一块建安类业务的毛利又比较低,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撇开新收购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长,而参照往年年报的惯例,蓝天环保的毛利率一般在30%-35%左右,营业成本占比则为65%-70%左右。而2017年的利润率却跌落至4.5%,真是惊掉了分析师和投资者的下巴。

 

手里握着大把流动资金,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欠下了五、六个亿高额债务,蓝天环保还从2018年1月起开始停发员工工资。且公司2017年底“急吼吼”地发布股票发行方案,拟募资2亿元,目的是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和融资租赁款。

 

疑问来了,处在行业风口且被多家机构看好的明星公司,怎么会掉进了资金链断裂的“坑”呢?

 

在新三板,曾经的明星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跌落“神坛”,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究其原因,很多公司并未将资金真正用到业务发展上,而是被转移到了大股东的口袋里。新三板亟须用更加完善的市场规则,更加严厉的监管手段,来规范挂牌公司和大股东的行为,形成更加健康的投融资环境。


相关链接


科力远,一把辛酸泪!员工持股计划清盘,三年亏光全部本金


这两百家公司员工走了一半人,甚至出现“夫妻老婆店”,咋回事?


编辑:王晓峰


严正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

http://www.cnstock.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