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司调研│A股“中药老字号”还有多大潜力?

张雪 上海证券报 2018-08-23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今年以来,A股市场受到资金追捧的除了“创新药”,还有“中药老字号”。


不过,随着近期多家“中药老字号”公司股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市场对这些公司的基本面产生了一定的疑虑。


日前,上证报采访了部分上市公司和机构,并结合近期机构调研纪要及券商研报,给这些“中药老字号”公司把把脉———它们到底还有多大潜力。

 

品牌认知度高企

 

与一般消费品不同的是,中药品牌构建要素更为复杂,“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药材珍贵”不可或缺。如,片仔癀原为明朝太医的秘方,后流落民间;阿胶传承近3000年,《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均有记载;同仁堂、广誉远、云南白药等,也有着非常高的品牌认知度。

 

中国中药副总经理兰青山认为,目前各企业品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疗效的定位上,如东阿阿胶的滋补、云南白药的止血、同仁堂的传统经典、片仔癀的肝病治疗等。


同时,品牌中药公司如今非常注重科研,通过现代科学手段验证产品的疗效。上证报统计发现,如片仔癀与东阿阿胶在近年的文献数量上均明显提升。

 

老字号药企普遍严格把控药材质量和来源。


如,广誉远建立了人参、鹿茸、枸杞等九大养殖基地,并在云南、广东等地建立了犀牛养殖基地、穿山甲养殖驯化基地等,以保证原材料供给;


云南白药以产业扶贫形式建立了金铁锁、当归等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


同仁堂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多家药材种植基地,每年为公司提供近15%的原材料;


片仔癀在四川和山西分别建设了麝香药材基地,并向国家林业局积极争取了天然麝香年度使用配额的增加。

 

永续增长能力强

 

接受采访的多家机构研究人员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品牌中药永续增长能力不输创新药。


考虑到创新药专利保护期结束后的专利悬崖,“中药老字号”的永续增长能力更强。即使在处方药领域,中成药明星品种不受专利保护期的影响,甚至可以和一些化药大品种分庭抗礼。

 

对于传统中药制造企业,底蕴深厚及其药品稀缺性最为市场所看重。


如,中新药业拥有5个“中华老字号”品牌,旗下有1个国家机密品种、3个国家秘密品种、5个中药保护品种、94个独家品种。


同仁堂拥有1个绝密品种、近200个独家品种;白云山拥有12个“中华老字号”品牌、3个中药保护品种、54个独家品种;片仔癀工艺和处方被列入国家“双绝密”,受到永久期的保密;广誉远拥有的龟龄集、定坤丹处方及制作工艺为国家级秘密技术,且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局终端+多元发展

 

一直以来,中医药在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自我诊疗范围扩大,所谓“治未病”。基于此,在终端渠道的布局上,各大老字号除了瞄准零售连锁药店,还盯上了中医诊所(国医馆)、中医医院等机构。


此举不仅有效扩张了品牌中药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发展了中医药行业。

 

目前,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广誉远等在这方面均已经开始布局。其中,广誉远布局药店管理近3万家,覆盖终端10万家,医院管理终端4000家,2017年终端数量增速超过50%;片仔癀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了片仔癀国药堂VIP和片仔癀体验馆;同仁堂截至2017年底已设立药店700家。

 

同时,“中药老字号”纷纷稳中求新。云南白药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将围绕“新白药,大健康”战略,基于既有的资金、品牌、渠道优势和完全市场化的体制优势,巩固和提升现有业务板块,构建完整产业生态圈。


中医药是核心和支柱,但随着产业边界不断被打破和重新定义,公司不再局限于传统中医药范畴,将顺应医药产业发展潮流,聚焦产业未来战略重点,通过战略合作、开发引进、投资并购、创新服务等举措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编辑:邱江


往期回顾


深度挖掘│“接盘侠”急甩25套房防平仓,14亿入主上市公司出现巨亏


又有上市公司股东曝平仓风险!避免“踩雷”其实并不难


本期责任编辑:史文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每一个赞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