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事长专访│雅运股份谢兵:变出“色”为出彩的“魔法师”

赵一蕙 上海证券报 2019-04-12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了解雅运股份的过程就像是在剥一颗洋葱。如果仅看招股书,它似乎是一家传统生产染料和助剂的公司。如果有机会与公司董事长谢兵聊上一阵,你会觉得它其实是一家提供印染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但如果了解了谢兵的创业历程和他的奇思妙想,你会发现,雅运股份在他执掌下更像是一位拥有着超强大脑的配色“魔法师”——区别在于,十几年前印染靠的是老法师的技艺,而雅运股份则致力于将配色标准化,它的大脑就是强大配方数据库,这可能才是雅运股份的真实“内核”。

 

未来雅运股份将成为什么样子?这得问问公司的灵魂人物谢兵。这个把传统印染行业变得好玩有趣的人,最擅长的就是直接从客户需求和应用技术着手另辟蹊径。如今站在资本市场的起点,谢兵还有哪些Idea等着去实现?“很多东西还在设想,但上市带给了我们更多机会与选择。”他说。

 

创业:大公司学习后放弃10倍高薪

 

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衣着风格,谢兵都透着一股海派气息,尽管他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应该同他早年的求学与工作经历有关。他曾经是1990年代初令人羡慕的“联谊大厦上班一族”,这里曾是上海滩第一批外企白领的办公地点。

 

30年前的1988年,来自贵州的谢兵考取了中国纺织大学染整专业,来到申城求学。选择这行是因为家学渊源,同样干了一辈子纺织的父亲对他说,染整(染色和后整理)这个行业“很有前途”。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让纺织品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而当时国内的染整水平普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须知20年前,全球的染料行业是欧洲六大公司“长期统治”的天下,它们100多年来占据了全球80%市场份额。

 

但是,谢兵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彼时,全球的纺织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环保等要素而逐步由西向东转移,他毕业之际就开始感受到行业蓬勃发展的机会。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更是外企眼中的热土,一大批跨国公司纷纷落地。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谢兵,毕业留校工作两年后,进入当时国际上最大的染料龙头企业瑞士汽巴公司上班。在此之前,他对这家公司的认知全都来自于教科书。

 

谢兵在汽巴感受到了种种不同。当时令他奇怪的是,为什么外国同事懂得比他们多?为什么有些东西他们没有学?后来才搞明白,国内在教育体制中,印染行业正好被一分为二。“染料属于化工产品,是化工类大学的强项,师生们侧重于研究或学习染料的合成,琢磨的是化学结构。纺织类大学的染整专业则是从应用出发,研究与学习的是怎么把染料、助剂等更好地使用在纺织品上,而不研究化学结构的合成,以及对于应用性能的影响。”谢兵认为,这种教育体制上的设置无形中把这个行业割裂开了。

 

然而,像汽巴这样的国际领头羊却做到了化学结构与应用技术的完美结合,这给学应用技术出身的谢兵很深的影响。谢兵说,如果不深入了解相应工艺技术,就无法解答终端客户的问题;如果不了解化学结构带来应用技术上的不同,就无法研究出新的产品。

 

于是,在汽巴全面的培训以及对其运用模式的学习感悟,让谢兵把国际大公司那一套整明白了。他声称:“汽巴的经历让我至少搞懂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从应用端出发解决问题。”

 

1994年,谢兵在汽巴的工资是上一份工作的10倍有余。说起薪资,还闹出一个小插曲。他回忆道:“我刚刚入汽巴,对方问及薪资要求,由于上一份工资是400块,我便说那就1000元吧,谁知对方说我们没有这个价位,最低就是4000,我当时就懵了。”

 

显然,20多年前在外企就职的谢兵,拿着高薪,有着光鲜的外企白领身份,出入外滩的地区高楼大厦,意气风发可想而知。然而,站在一个风云激荡大时代的起点,这个雄心与活力兼备的年轻人又岂会甘于现状。他有了更大的想法——创业。

 

1998年底,雅运公司创立。公司的英文名“ARGUS”这个名字涵括了谢兵在内三位创始人的姓名。

 

染色也要有“菜谱”

 

谢兵的求学、工作经历,给雅运股份打上了鲜明印记:应用技术为魂,贴近市场需求。

 

一创业,谢兵就感受到了纺织产业转移的东风:1998年底公司刚刚创立,一两年后,欧洲对纺织业投入减少,大量纺织品采购订单进入中国。“市场好”是谢兵创业之后的最直观感受。但光有市场不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雅运股份也在摸索中。

 

染料行业在教育体制上带来的先天割裂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模式。一种是从生产出发,力求以最低成本做出最好产品,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以江浙一带染料企业为典型,现已经打拼出行业老大的江湖地位。

 

另一条路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为下游提供全面染整问题解决方案。这也是国际大公司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也是雅运股份多年来不断学习并改良的经营模式。于是,公司逐渐成为行业内极少数染料和助剂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企业,为下游印染及服装面料企业提供各种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各种颜色和工艺的配方。

 

十几年前国内的印染工艺,解决技术难题靠的是老法师们的独门“秘籍”,有时候讲究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信手拈来之经验感,换个技师的最终效果如何则完全不可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纺织品不仅只是颜色的要求,还会考虑到牢度、健康指数,以及各种纤维上的同色性、手感和功能性要求。雅运股份要做的,就是将这一切变得可知又可控。这个过程,在谢兵看来就像是为每一道馔肴定下标准菜谱。

 

“比如客户需要染成某个色号的颜色,但其实不同面料相同染料呈现的颜色效果不同,甚至在不同光源下都会不同,更不用提如今混纺面料普及,不是原来全棉、纯涤纶或纯羊毛的单一纤维那么简单,所以最终呈现的效果就会不确定。”谢兵指出,“我们就是要提前告诉企业,什么样的面料用什么样的工艺,什么染料和助剂,会达到什么效果,把一切标准化。”

 

纺织大学的学习与外企打拼的履历,让谢兵一直对应用领域保持着高度关注和契合,也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这种优势在如今纺织面料多样化、设计风格多元化的趋势下显得尤为突出。

 

“需求来源于客户。因为企业发现,经过产品设计、工厂接单等流程,最终不同工厂呈现的面料色彩不一样,参差不齐。但雅运就能帮助不同工厂定下标准的工艺流程和配方,达到一样的生产效果。”谢兵说,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产品需求被打开,带动公司染料和助剂产品的销售。

 

不同于那种要么专注于染料、要么专注于助剂的同业上市公司,雅运股份是境内少见的染料和助剂一体化发展的企业,目前拥有400多个染料品种和近300个助剂品种。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系列产品,公司才能为下游提供好全面的染整问题解决方案。

 

好口碑就这么积累起来,关键又在于牢牢把握住了下游特定需求。譬如,有一次宜家中国公司主动找到雅运,希望解决窗帘布日晒掉色的问题,就是这次的“慕名而来”开启了公司为各大面料企业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道路。

 

如今,雅运股份不仅为国内外许多服装面料品牌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也开始为李宁、361°、安踏、马克华菲度等知名品牌制定流行色标准。而在以前,这些企业都找国际企业订制流行色,但是价格贵、流程慢,且服务少,现在雅运股份都能把这一切做得妥妥的。

 

未来:建立更专业的纺织色彩体系

 

为传统的纺织行业注入新鲜元素,拟定“菜谱”这件事,在谢兵眼中充满商机与趣味,但雅运股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上市能赋予公司更大的施展空间。

 

一个关于色彩配方的数据库是第一步,而确立标准化配方需要试错和强大的研发支持,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上市后就为公司打开了融资渠道。此次公司IPO募投项目之一,即互联网客户色彩一体化项目,主要在公司现有色彩网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建设相关平台,进一步提供色彩一体化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大数据平台。设计师们往往敏感于色彩和服装的呈现,但对颜色效果的把脉与预测等并不成体系。不过,一旦有了数据库,色彩的形成、确认、品质控制能够自成体系,这就好比为设计师带来了更为直观而系统的3D眼镜。数据库未来还可以实现与面料商、品牌商和印染企业之间的连接,节省中间环节,这是未来我们发展的趋势。

 

但这并不是雅运股份的“终极设想”。在谢兵看来,制定了国际通用标准色卡的潘通(PANTONE)是垄断全球的色彩标准提供者,收费高昂且地位超然,但其实在服装设计师眼里潘通的色号未必理想。“眼下,纺织行业很多颜色在潘通色里找不到,也不成系统,只能说接近某个色号再去调整。如果我们能够做成一套全球纺织业通用的色彩体系,那将打开巨大的成长空间。”谢兵称,“虽然公司前期做了不少工作,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但上市之后,我们将有更多机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广大消费者对纺织品与颜色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们这个行业始终充满着挑战和意趣,后续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可做。”谢兵认为。

 

站在上市后的新起跑线上,雅运股份未来产业与资本融合一体的精彩之旅即将徐徐展开。


编辑全泽源


往期回顾


董事长专访│把输送带做到极致的“沪漂”台商


董事长专访│鹏翎股份张洪起: 三十年“韧性”人生 用小管路构建起大世界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每一个赞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