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买保险时怎么绕过“带坑”产品?银保监会手把手教你四招

韩宋辉 上海证券报 2019-11-08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每一个想要买保险的人,可能都会问:怎么才能绕过“带坑”产品呢?

 

银保监会近日的通报,手把手教你四招,让你挥手告别问题产品,不带走一片云彩!

 

避坑第一条

从产品定义判断给付条件是否合理

 

普通老百姓往往只知道自己要买哪类保险,但却很少去了解这类保险的定义。

 

但实际上,“产品定义”从源头上规定了保险产品的责任范围,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前必须做的基础功课,以便从源头识别产品给付要求是否合理。

 

比如,太保安联健康某疾病保险,以急性病发生且身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但疾病保险的定义是,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也就是说,太保安联健康将“身故“作为该款保险的给付条件是不合规的,变相提高了产品的给付门槛。

 

避坑第二条

通过保额识别产品保障功能

 

为了满足消费者保障与理财的双重需求,不少保险公司将保障型产品设计为万能型,让消费者在享有保障的同时分享投资收益。

 

但个别保险产品仅有保障之名,实际上提供的保障功能却很低,根本达不到相关风险的覆盖。

 

比如,和谐健康某万能型护理保险,该产品护理责任风险保费占保费整体比例较低,导致护理责任发生时,相应保障金额很低,不符合护理保险产品本意。

 

避坑第三条

警惕不合理投资收益率

 

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既跟大环境的市场利率相关,也因险企的投资能力而不同。

 

为了吸引消费者目光,个别保险公司刻意调高投资收益率假设,让该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更有竞争力。

 

以中融人寿为例,该公司某两全保险利润测试投资收益率假设高于公司过去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显然,该产品实际兑付时很难达到预期收益率,同时还有可能出现产品定价偏高的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两全保险、万能保险等理财型产品时,应查查公司产品历史收益率、公司近几年的平均收益率以及目前市场大致利率水平等,综合考虑产品是否能达到预期利率。

 

避坑第四条

识别不合理理赔约定

 

对于保险产品消费而言,真正服务落地是在理赔的时候。因此,理赔资料、理赔方式等直接决定了该产品的服务体验。

 

有个别保险公司,对理赔材料的要求过分苛刻,不利于消费者实现理赔。

 

比如,太平养老某意外伤害保险,理赔材料中要求除交管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外,还需提供当次交通工具客票(存根)。此举纯属多余,有为难消费者的嫌疑。

 

消费者在投保时,应把同类保险产品所需理赔材料进行横向比较,如果有个别特殊材料出现,应当格外警惕,请教专业人士判断是否合理。

 

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大家只要记住这些小妙招,就再也不用担心掉进坑里。当然,如果你还是不小心中招了,也不用慌,可以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银保监会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严格追究相关公司或人员的责任。


编辑:陈羽

往期回顾


员工?20多!前台?没有的!实地探访最悲催保险公司……


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去年一共亏了28亿元,钱烧哪儿了?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