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财政工作怎么干?今天定下四个原则八大要点!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四个原则
□ 一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 二是以收定支、量力而行。
□ 三是加强管理、严肃纪律。
□ 四是上下联动、齐心协力。
八大重点
□ 一是着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 三是着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是着力提升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
□ 六是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
□ 七是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八是着力深化国际财经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0年财政工作都有哪些重点?看点在哪里?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会议研究部署了2020年财政工作,包括减税降费、优化财政支出、用好地方专项债券等是值得关注的看点。
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
会议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
“今年1至10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19688.94亿元,其中减税16473.26亿元,降低社会保险费3215.68亿元。”12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减税降费工作情况时表示,全年减税降费数额将超过2万亿元。
刘昆介绍,下一步将在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的基础上,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挥效应。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江苏、黑龙江、新疆等地实地调研减税降费情况。预算工委在12月25日对外披露的报告显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力度大、受益面广、成效明显。纳税人、缴费人普遍反映,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税费负担。此外,报告也建议,简并增值税、印花税税率。
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
会议指出,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切实做到有保有压。
刘昆表示,在肯定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政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中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压力较大,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面临困难。此外,一些省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也在增大,当期收支出现赤字。
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由于减税降费力度超出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仅增长0.4%。
如何有保有压?从刘昆此前的报告可窥一二: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落实省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抓好基层“三保”工作,重点帮扶“三保”困难和减税降费影响大的地区。落实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确保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落实到位,切实减轻部分地区特别是基层财政压力。
用好地方专项债券
会议明确,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据悉,2019年度的发行额度基本使用完毕;2020年的提前批额度已下达1万亿元,且山西、四川等多地已敲定2020年首批地方债发行计划。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在债务置换和稳增长目标之下,明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可能达到3.3-3.35万亿元,结构上或呈现出棚改、土储占比降,基建占比升的特点。如果明年专项债的四分之一流向基建,全口径基建增速或将升至5.5-6%左右,这一比例究竟如何将对明年基建增速产生显著影响。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仍然是财政部工作重点。
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王克冰12月17日在地方债市场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上就表示,专项债目前已有一些风险苗头,但总体风险还算可控,目前财政部正在探索建立专项债风险项目控制机制,试图把具体项目的偿债风险控制住,以此来控制整体的风险,逐步完善专项债的偿债保障机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会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同时,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财税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
国务院今年10月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从增值税分享比例、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消费税征收环节等三个方面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原则,以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进一步健全地方税体系,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其中,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与企业密切相关,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
在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看来,财税体制改革内涵丰富,意味着明年增值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消费税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所得税改革方面力求取得突破。
会议确定,财政部202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着力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重点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强化监督问责,从严整治举债乱象,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二是着力推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建立与支持创新相适应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成本管理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
三是着力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继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四是着力提升地区间财力均等化水平,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增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的协同性,支持推进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落地,做好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北地区振兴、西部大开发等财税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地工作。
五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福祉。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突出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支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国家队备战财力保障工作。
六是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主要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债管理市场化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改革,调整优化关税政策体系,大力推进税收立法工作。同时,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七是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能力,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监督,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
八是着力深化国际财经合作,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进口税收政策体系,持续优化我国营商环境,积极主动开展多双边交流合作,推动多双边财经合作深入发展。
编辑:林坚
往期回顾 |
新三板投资者门槛全面下调!精选层降至100万元,投资者三步开通交易权限,七大要点看这里!
红包来咯!百户科技型国企迎政策利好,“国字头”科创板后备军团有望从这里诞生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