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超六成城市房价还在涨,啥情况?

梁敏 上海证券报 2020-08-30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近期多地开始微调楼市政策以缓解疫情的影响。但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有超过六成的城市新房环比价格仍在上涨。啥情况?



全国房价总体涨势收窄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有47个,较去年12月减少3个;房价持平的城市由4个增至8个。


从价格看,据测算,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3%,同比涨幅为6.5%。两个数据都出现了涨幅收窄的现象。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解读数据时表示,1月份,各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全面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房地产市场保持总体平稳态势。



“1月份房价指数的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对小,主要与今年春节较早相关。此外,当前房价本身有降温态势,和市场交易以及房企积极降价促销等有关。”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预计,2月份受疫情影响,这两个指标会呈现涨幅进一步收窄的态势。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因为疫情从1月下旬开始影响市场,整体看,房价依然未反映出疫情影响。2月份肯定会出现全国性的大面积降价现象。



一线城市房价全线上涨


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一线城市价格涨幅均呈现扩大势头。


据统计局初步测算,1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持平,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5%、0.3%和0.5%。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涨0.4%,上海上涨0.2%,广州上涨0.3%,深圳上涨0.7%。


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稳中有落。数据显示,1月份,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上月为上涨0.1%。


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相同。


严跃进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本身就处于低估状态,房价反弹可以理解。而三线城市的楼盘销售更为关注返乡置业需求,但1月下旬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相对稳定。



二手房价格连续8个月

超过20个城市下调


相比新房市场的价格失真,二手房价格更能反映市场真实状况。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1月份,70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下调的城市有32个,比上月增加了6个。并且,这是连续8个月超过20个城市下调。


“二手房价格数据连续8个月超过20个城市下调,体现了市场走势逐渐从之前的高位开始回落。”张大伟强调。


严跃进分析称,受二手房交易市场、一手房交易市场等影响,房东主动降价或减少了涨价的做法。若是考虑到2月份疫情等带来的冲击,预计类似降价城市数量会明显增加。


数据还显示,1月份,武汉二手房环比下调0.4%,新建住宅上涨0.4%。



坚持“房住不炒”前提

政策可边际放松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房地产政策可边际放松。


“目前全国各地售楼处基本关闭,而工地也都停工,这种情况下,现有的房地产政策肯定已不合时宜。对全国市场来说,应该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放开刚需和改善购房。”张大伟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在宏观杠杆率较为可控的条件下,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对一些人口流入较为集中的地区,适当改变此前一些对刚需有明显抑制的政策,同时适当缓解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压力,鼓励他们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旧城改造,也是政策托底经济的可行之举。


从近期各地释放的一些政策信号看,房地产政策也存在边际放松的可能。



2月份以来,已经有河北、天津、重庆、浙江、上海、西安、福州等10多个省市密集出台了涉房支持政策,意在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另外,全国有30多个城市针对公积金政策在疫情下出台了不同的宽松政策。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减缓土地出让金交付,对于很多之前拿地企业有很大作用。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压力,特别是到期债务问题。一旦销售不能快速恢复,房企到3月份将面临普遍性的资金压力。


面对压力,房企积极自救。近期恒大、碧桂园、富力、花样年、新城控股、融创等房企纷纷开启网上卖房,并大力度打折促销。


编辑:陈其珏

往期回顾


大利好!再融资新规将激活市场,一批公司火速改方案


3个月翻倍,节后接待135家机构调研!这只股票为何这么牛?


谁能拿到“便宜”的战“疫”专项再贷款?小米否认已获得,但正准备申请工作;央行回应如符合规定一定支持


本期责任编辑:陈梦娜 赵唯佳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联系我们:021-38967805。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