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第一阶段收官 七方面119个问题自查完成

马婧妤 上海证券报 2021-05-10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去年12月,证监会正式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即自查阶段已经完成。


上市公司对照清单开展自查,是专项行动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证监会成立专门工作组,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自查清单(下称“自查清单”),清单包括七大方面119个问题,内容覆盖公司治理全链条,同时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突出问题给予着重关注。


通过自查,近年来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公司也仍然存在治理方面的问题,包括公司治理制度更新不及时、董事会监事会会议记录不完整、与集团控股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未彻底解决、个别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问题未完全解决等。


同时,在公司治理方面,央属上市公司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三会”运作、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走在市场前列,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记者获悉,下一步,证监会将着重对各公司自查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公司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和负面案例研析,为接下来制定政策奠定基础。


专项行动第一阶段顺利收官


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实施,对今后一个时期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意见》突出强调了强化上市公司主体责任的要求。


去年12月11日,证监会正式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力争通过两年努力,使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专项行动重点关注“强内生、构生态、建制度”三方面内容,分为公司自查、现场检查、督促整改三个阶段。


截至目前,专项行动的第一阶段,即自查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专项行动启动后,证监会第一时间部署各证监局、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展第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各证监局、沪深交易所成立了由局(所)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强化了专项行动的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证监会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发布了自查清单,为上市公司自查提供全程指导。自查清单内容既涵盖“三会一层”架构、“关键少数”行为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全链条,也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突出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共涉及七大方面119个问题。自查清单以合规性问题、证据性问题、调研类问题和调查类问题四种方式呈现。


上市公司全面“体检”  自查倒逼整改


公司是规范治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在专项行动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规范的基础上,证监会指导并组织派出机构现场检查,以整改促提升,增强上市公司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识,促进形成和完善规范治理的长效机制。


“专项行动第一阶段自查工作是对上市公司的一次‘全面体检’,此次专项行动自查工作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内生动力,倒逼公司及早整改规范,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北京证监局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该负责人称,专项行动启动后,北京证监局立即制定了行动方案,成立了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专班。截至4月30日,辖区352家上市公司全部完成了自查清单填报,北京证监局对自查清单的审阅和分析工作正在同步推进。


据悉,北京证监局在落实专项行动过程中,结合辖区公司特点开展了针对性的工作,包括对辖区央属及北京市属上市公司合规运作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实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国企改革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督促多地上市的公司理顺境内外监管规则要求,开拓国际视野,倡导公司治理最佳实践;对科创板公司保持监管敏感性,结合年报披露情况关注科创企业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及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


今年年初,证监会还作出分类推动上市公司召开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工作部署,引导“沪深300”“A+H”“央企控股”“两创”板块等影响力较大的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后召开业绩说明会,并督促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席,多措并举提升业绩说明会召开质量,展现公司治理基底和企业文化,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与“参与感”。


公开信息显示,为弥补制度短板,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监管的能力,证监会全面梳理了现行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着眼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夯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制度基础。


央企成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排头兵”


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过程中,央属企业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以北京辖区为例,据北京证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辖区上市公司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四成以上是国有企业,大型央企、龙头企业多,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支柱作用,在金融、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地位举足轻重;大盘股集中,境内外多地上市公司多,市场关注度高;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广泛,且科技创新属性突出。


无论规模体量还是市场份额,北京辖区央属上市公司在行业乃至全国范围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很多央企已成为所属行业的“领头羊”、落实国家战略的“排头兵”。


北京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公司治理方面,辖区央属上市公司也走在市场前列,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三会”运作、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例如,中国石化成为首家实现“党建入章”的境内外四地上市公司,得到了多部门的肯定;国有“四大行”及中国神华等央企高额分红,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同时,辖区央属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绿色发展、产业扶贫、新冠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北京证监局将在专项行动中,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避免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严格信息披露,持续提升央企规范运作水平。同时,积极支持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开展重组整合,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机制。


证监会将分析自查报告

研判治理问题及风险


目前,专项行动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下一步,证监会将着重对各公司自查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公司治理最佳实践评选和负面案例研析,在总结优秀案例和经验、倡导最佳实践、引导上市公司对标先进找差距的同时,对实践中存在的治理问题和有关风险进行研判,为接下来制定政策奠定基础。


多地证监局还将结合辖区公司自查自纠和年报披露情况,开展现场检查,以整改促进提升。同时,督促辖区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后积极召开业绩说明会,充分建立公司与投资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增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


北京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中,北京证监局将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双轮驱动”,通过现场检查、督促整改、组织培训等工作,倡导公司治理最佳实践,进一步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夯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编辑:孙放

往期回顾


万亿资管机构A股行踪曝光!多次精准抄底,今年一季度减持这家公司……


这个“笑话”闹大了!内控审计直接否定,公司却说是“无保留意见”


易会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出版,官方首次全面梳理30年发展脉络,提出9大改革远景!


本期责任编辑:邵子怡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