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做好提升大宗商品定价影响力大文章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宋薇萍 上海证券报 2022-01-07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作为中国五家期货交易所之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成立28年来,大商所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化工、钢铁原材料期货市场之一。


站在新起点,大商所将如何担当新使命?近日,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就如何早日建成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进行了阐述。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上海证券报:

以“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为己任,结合大商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接下来交易所发展有何新方位、新路径?


冉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的期货市场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商所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已发展成为重要大宗商品贸易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之一,肩负着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使命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大商所继续向建成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远景目标迈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五年。在新征程上,大商所将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市场需求的定位,围绕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目标,聚焦产品开发、技术驱动、生态圈建设三大主线,加快建设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切实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期货市场的政治责任,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讲政治,在遵循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明确发展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不断增强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胸怀“两个大局”,时刻心系“国之大者”。“十四五”时期,大商所将更好地把期货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同中国国情、阶段性特征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定价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通过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引导和推动全球产业企业广泛参与,发现好同我国作为主要生产和消费市场地位相适应的价格,对国际贸易价格形成牵制,进而带动国内增加生产或减少消费,持续改善供求关系,不断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破坏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


二是讲专业,在推进主动担当中增强系统思维。着力推动产品创新和合约规则设计更加符合产业实际和国际贸易习惯,立足产业思维提升已上市产品的功能作用,推动大品种成为大产品,使产品的供给质量与产业需求在更高标准上实现匹配。通过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打通产业企业参与场内市场的堵点,更好地服务场内定价能力的提升。持续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为基础,做好制度规则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进一步形成模式多样、参与便利的开放机制,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特别是产业企业参与交易,使“双循环”供需要素在价格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反映,促进形成境内外交易者共同参与、共同认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期货价格。贯彻“数据让监管更加智慧”的理念,构建全流程制度化监管,提升自律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市场效率与风险防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平衡。


三是讲管理,夯实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保障基础。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确保市场高效平稳运行。形成规范集约高效的集团化组织管理体系,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创新激励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建成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为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更多重大战略性品种上市


上海证券报:

在产品创新方面,大商所接下来将如何继续布局?有哪些新产品、工具和模式要推出?


冉华:“十四五”期间,大商所在产品创新方面将着眼长远、错位发展,推动实现大宗商品与中小宗商品分别定位,传统品种、战略品种与新兴品种共同布局,商品期货、商品期权、指数期货与其他衍生避险产品并行推进,努力形成与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衍生产品格局。


一是推动更多重大战略性品种上市。拓展丰富服务类期货品种,以集装箱运力期货品种的研发上市为抓手,将期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覆盖面从商品领域拓展至服务领域。同时开发与东北亚国家贸易、航运、物流相关的大宗商品衍生品,深入研究推出东北亚原油期货可行性,促进形成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亚大宗商品与衍生品市场国际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是持续延伸拓展实物交割品种体系。我们将以延伸已有品种产业链为切入点,推动再生钢铁原料、纯苯、硫磺、冰醋酸、石油焦、干辣椒、乙醇、原木等期货上市,研究更多活体畜牧品种上市的可行性,完善品种工具板块,巩固相关领域产品优势,推动品种谱系向外延伸。同时大商所也将关注黑木耳、茶油等对国内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小宗商品,打通区域微循环,助力国内经济大循环。


三是提高期权工具与结构化合约的丰富度。加速推进成熟期货品种的期权上市工作,以现金结算为抓手,在已有成熟品种上推进合约创新,探索研发结构化的期货、期权产品。同时,探索优化合约期限结构,提高期现黏合程度。


四是加速其他衍生品产品布局多维度发展。持续推动具备条件的期货、期权品种对外开放,提升相关品种国际定价影响力。探索以温度指数、生猪相关、物流相关等现货指数为标的的指数衍生品合约上市的可行性,努力拓宽品种发展空间,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同时我们也将紧抓全球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机遇,持续关注低碳概念、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社会治理等品种。


构建层次丰富的大宗商品生态圈


上海证券报:

“一圈两中心”场外建设已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有哪些具体发展措施?


冉华:中国标准化的期货市场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成长,深化发展已经出现了瓶颈,协同发展好场外市场,既能促进场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又能满足实体企业日益丰富多样的风险管理需求。


为此,大商所提出了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的建设目标,即通过建设大宗商品生态圈、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中心,为实体企业提供丰富、多元、完善的配套服务,为畅通经济循环、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自去年12月正式启动以来,我们目前已经覆盖包括标准和非标准仓单交易、基差交易、商品互换、场外期权等在内的多种业务模式,形成了代表性品种的多维度价格信息集中展示和发布机制,并在粮食、农畜、黑色、化工等产业板块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为补充、向上下游辐射的市场参与者生态,目前共有192家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作为场外会员参与,场外开户企业总数达680家,今年前11个月场外各项业务成交总规模达528.5亿元。


下一步,大商所将围绕建设“一圈两中心”的目标,进一步畅通产业风险管理渠道,打造高标准场外市场,加强场内外市场连通协同,形成良性市场发展生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层次丰富的大宗商品生态圈。持续完善场外会员体系,引入金融、仓储、物流、质检等机构多方赋能,共同服务产业企业,同时拓展平台服务,推动生态圈融合发展。


二是推动场内场外头寸连通、资金连通、仓单连通和监控连通。推出场内场外、期货现货头寸双向转换业务;探索推进场内场外账户一体化,实现场内场外头寸风险互抵保证金、资金账户互通;与仓储企业共建场外交收仓库体系,丰富仓单交易和仓单服务方式,提升仓单流通能力;严防市场风险和政策套利,实现场内外一体化监控管理。


三是推动形成多维度价格升贴水体系。做大仓单交易,为市场提供连续透明权威的价格升贴水体系;通过多种方式聚合不同区域、不同品质的大宗商品现货仓储、成交、报价等信息;完善信息处理机制,形成全国统一、立体多维、实时连续、具有公信力的大宗商品现货价格体系。


四是从机制上提升场外市场风险管理能力。探索为场外市场提供双边清算、集中清算等多样化清算服务;与银行、信用评级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合作,建立大宗商品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五是以创新思维推进大宗商品融资服务落地。建设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利用新科技对仓库和货物进行有效监管、提高货物安全管理,建立完备的仓单融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仓单风险可测可控。


加快打造“数字大商所”


上海证券报:

大商所正在谋划传统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目前进展如何?接下来将如何通过技术驱动推动期货市场发展?


冉华:大连商品交易所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2020年,我们提出“内在优、外在美”的数字大商所建设目标,把“技术驱动”作为大商所三条发展主线之一,强调“技术安全是生命线、技术先进是核心竞争力”,部署成立相关机构,促进技术与业务融合,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我们又统筹“数字大商所”建设顶层设计,聚焦管理决策、生产运营、智能监管、市场服务四大领域,加快数字化建设和赋能。


一是统筹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通用平台、应用系统和终端建设,以集团化办公系统建设为抓手,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逐步实现网络、系统、数据和流程能通尽通,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所内所外数字一体化,希望通过智能动态的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分析和管理,助力管理决策和内部运管效率提升。


二是加强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交易组合保证金、清算7.0、交割7.0、场外平台2.0、仓库数字化等业务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希望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提高市场运行和管理质量,促进场内场外市场、期货现货市场良性互动。


三是加快推进监查7.0系统建设,全面升级系统架构,提升系统性能和容量,希望加强智能分析和科技监管,保障合规运行,有效防控风险。


四是以信创实验室为抓手、加强行业测试中心建设,同步推进DCE X-One主席、次席建设,优化会员服务系统,即将上线智能呼叫系统,启动对外统一门户,推动建设与生态伙伴共建共享的数字化社区,希望及时敏捷响应市场个性化需求、不断改善用户体验。


数字化发展是一场重大变革,需要立足全方位、全系统、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协同推进大商所整体转型。近期我们注意到,一些国际大型证券、期货交易所与国际头部科技、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可能开启交易所未来新的运作模式,并对国内交易所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强与大型科技公司的合作,全面统筹业务、数据、管理一体发展,扎实推进技术中心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平台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数据标准、业务规范和安全管理,加强数据治理和智能应用,争取早日建成与物理世界相互映射、相互连通、相互促进的数字化大商所,为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保障和支撑。


加强引导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


上海证券报:

今年数百家上市公司都参与了运用金融衍生品开展套期保值,平滑、规避上下游价格风险。但整体来看,与国际市场相比,上市公司的参与度相对较低。这方面,大商所有何政策建议?或是否有计划采取一些针对性举措?


冉华:上市公司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市场瞬息万变,积极运用衍生品市场管理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对于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稳定性、增强发展韧性具有积极作用。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已有明显提升,但同国际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让更多上市公司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期现结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一是应加强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引导。目前,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国有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的具体要求,但各地方国资委仍存在监管口径不一的问题。因此有关地方主管部门及控股股东应强化认识,积极鼓励引导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科学合理应用衍生工具管理生产经营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同时新闻媒体也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消除各界对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市场的理解偏差,营造包容的舆论环境。


二是上市公司应加强套期保值运用能力建设。上市公司应坚守套期保值初心,加强套保团队建设,完善套期保值制度和内控机制,科学用好套期保值会计,准确做好套期保值信息披露工作。对于缺少套期保值经验的上市公司,则可以通过场外期权、“保险+期货”、基差贸易等方式在解决风险管理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运行质量,也可以选择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合作套保满足风险管理需求。


三是合力做好对上市公司的培训。一直以来,大商所认真围绕证监会关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有关要求,主动联合上市公司协会及相关产业协会举办了面向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培训活动,并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利用期货市场,为企业接触、应用衍生工具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试验田”。今年我们与上市公司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举办“期货衍生品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并进一步通过“‘DCE·产业行’之走进上市公司”的系列培训活动,组织期货公司等为广大上市公司套期保值提供上门服务与指导。


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深化同上市公司协会、证券交易所及地方政府的合作,持续加大对上市公司在场内外衍生工具应用、套期保值会计处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培育力度,持续增强上市公司和从业人员对期货等衍生工具的了解,提升企业风险对冲能力。



编辑:林   坚

校对:冯雯君

图编:张大伟

制作:张   巘

责编:赵唯佳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郑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熊军: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接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巩固国际化战略发展成果 为全球黄金市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上海保交所五年砺剑再出发:“再保险中心”的序曲在这里奏响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