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VS买基金,股民基民2021收益大比拼!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又到了一年一度盘点的时刻。“基金人的2021”登上微博热搜,当前话题阅读量达到1.2亿次。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2021年股民和基民,究竟谁的获得感更强?
买基金胜率更高
首先,从胜率来看,买基金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更高。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在2021年前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中,超七成基金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
从2021年前上市的沪深A股来看,截至12月24日,近六成个股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为正。
其次,从收益情况来看,主动权益基金(2021年前成立)中位数收益与个股(2021年前上市)中位数涨幅相差不大,分别为6.6%、6.62%,但仔细分析发现,基金可以避免投资者受伤过重。
截至12月24日,前海开源公用事业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122.35%,也是目前收益最高的基金。也有部分基金表现不佳,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混合A今年亏了35.61%,排名倒数第一。
从个股涨幅情况来看,买到大牛股赚得盆满钵满。截至12月24日,湖北宜化今年涨幅高达535.94%,但中公教育、华夏幸福等多只个股今年来股价跌幅超过70%。
数据来源:Choice 截至12月24日
将钱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近日,雪球上一个帖子火了,一位投资者失业后,年初50万元入市,本想着依靠炒股弥补不工作的损失,不料最终却亏到不足13万元,言语间充满悲伤。
多位业内人士在朋友圈转发该帖子,深感惋惜。在沪上一位基金公司董事长看来,随着机构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个人投资者赚钱难度将加大。“炒股看似容易,其实门槛很高,类似新能源行业,需要紧密跟踪行业发展情况,才能捕捉到投资机会。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妨把钱交给专业的投资人管理,毕竟这些专业的投资人背后是一个团队在作战。”
事实上,今年对于不少基民而言,也颇有教育意义。在回顾“基金人的2021”的微博话题中,一位网友表示,去年基金赚钱效应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基金投资,新进来的投资者本以为买基金只会赚钱不会亏钱,很多人经历了2021年才知道基金也会亏钱。基金投资也是需要耐心,以及抗风险、抗波动的能力。
细数这一年,有网友表示:“小白的第一年,交了学费,不过还是很开心,关注了一些大佬,进这个场子还是要不断学习。”亦有网友调侃:“我们90后买基金就和追星一样,我们还能通过聊基金来相亲。”
支付宝也提供了一组有趣的数据。2021年,95后基民平均每天查看3次收益;在支付宝平台买基金的90后用户超过1个亿;基金讨论区变相亲大会,拥有超过58万观看次数;一年内平均每位用户浏览近24只基金;平台持仓数量最多的用户拥有2000多只基金;有700万以上的用户在3月份关闭了金额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知名投资人在做好投资之余,也愈发关注如何让投资者提高收益。信达澳银基金副总经理冯明远曾晒出自己的基金持仓记录,近日他再次发声:“我日常通过定投的形式去加仓自己管理的产品,持有时间和我管理基金的时间也已经5年左右了,期间一直没有赎回过,坚持长期持有的原则能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
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此前也深情发文:“基金持有人的期待都是朴素真挚的,‘如何理财?能否赚钱?何时买卖?’这些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从这些问题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持有人将积蓄拿来投资基金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基金管理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巨大的。从优质上市公司的价值成长,到公募基金的业绩成长之间隔着我们基金管理团队,再到基民的财富增值其实还隔着很多‘函数’——过去我们通过分红、适当限购来提高基民的持有体验、引导理性投资行为,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探索还有很多。”
编辑:吴晓婧
校对:冯雯君
图编:赵雁旎
制作:季宇亮
责编:张晓光
郭晨希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
新增支持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划重点了!
我与上证报的故事│杨玲:上证报是报道者、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