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春兰在京调研时强调:采取更加彻底的措施,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上海58+422!英累计猴痘57例!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上证导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的问候。她强调,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流调、转运、隔离速度,刻不容缓、以快制快,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9例确诊病例和42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79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94例。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市商务委员会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就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市,回应企业关切。其中提到: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23日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针对网传新发地市场要封控的谣言情况,经警方工作,迅速将犯罪嫌疑人谢某某(男,27岁)查获。经查,5月21日下午,该人到新发地市场采购时,拍摄了一段新发地市场门口车辆排队的视频,在视频上编造添加“网传新发地要封控,导致市场乱作一片,都拼了命的往外跑”的文字内容。该人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谢某某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当地时间23日,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天发表声明说,由于英格兰地区猴痘病例新增36例,苏格兰地区发现首例猴痘病例,英国猴痘病例累计增至57例。声明说,该疫情“严重并令人担忧”,但对英国人口的风险仍然很低。英国卫生安全局最近给出的新指导方针建议,与猴痘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自我隔离21天。


北京时间5月23日,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做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台湾民进党当局借疫情搞政治操弄,不得人心,自取其辱,必将失败。



孙春兰在北京调研时强调 采取更加彻底的措施 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3日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转达党中央、国务院对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和干部群众的问候。她来到海淀区、东城区实地考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五道口购物中心、海淀街道友谊社区、东方新天地商业区,了解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社区封控、风险人员流调排查和转运隔离等情况,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座谈会,研究加快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她强调,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快流调、转运、隔离速度,刻不容缓、以快制快,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前,北京疫情总体可控但仍有零星散发病例,防控工作还丝毫不能松懈。孙春兰强调,要加强工作统筹和区域协同,将工作力量和防疫资源向疫情重点地区倾斜,刻不容缓加快聚集性疫情处置。高校、商超等驻区单位要压实“四方”责任,严格闭环管理,查补防控短板漏洞,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高质量组织好核酸筛查,重点地区要开展“敲门行动”,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尽早发现阳性感染者、阻断传播链。流调排查要更细致深入,加强三公(工)协同,排查每条传播链上的所有风险点位和人员,第一时间管控到位。“三区”划分要更加科学合理,从防控整体需要出发,确保风险人群全部处在管控范围内。封控管控区各项防控措施要严格落实,避免封而不控、管而不严,同时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需求。实行居家办公的区域要从严管控人员流动,避免扎堆聚集。加强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师生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筑牢校园疫情防线。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心用情解决群众困难。


上海:新增58+422


5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8例、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9例确诊病例和42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379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094例。


5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1例。患者女性,85岁,合并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脑梗死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入院后因突发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基础疾病。


2月26日至5月23日,上海累计本土确诊57775例,治愈出院54775例,在院治疗2414例(其中重型134例,危重型38例),死亡586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上海人,购物中心等6月1日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还有餐饮理发、农贸市场等↗


随着本市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

5月23日,上海商务

发布了关于商贸企业和农贸市场

复市的实施方式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一一来解答!


商贸企业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沪肺炎防控办〔2022〕665号)精神,结合上海市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实际,现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就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市,回应企业关切。


Q01
目前商贸企业复工复市的总体要求是什么?A

根据《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有序恢复商贸企业线下营业,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物资保障和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尽快恢复商业体系活力,以需求牵引供给,加快促进城市经济运行、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运转。


Q02
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A

当前,本市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已逐步恢复线下营业。根据《实施方案》,本市将加快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线下营业,进一步推动各类网点应开尽开,并要求线下营业网点做好限流措施,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03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A
目前,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应做好恢复线下营业的各项准备,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做好开业前预防性消毒,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可通过“线上订、线下送”形式提供服务。无疫情风险的区域可分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04
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复市有何安排?A

有序推动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恢复线下营业,餐饮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等措施,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家政、家电维修服务,5月22日之后逐步恢复经营。


Q05
批发市场复市有何安排?A

批发市场应划小单元,实施分区管理,包括交易区、仓储区、停车区、办公区、住宿区等。交易区分片管理,包括入场查验区、交易服务区、核心交易区。同时,设立应急交易区,合理布设监控设备。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鼓励发展会员制,会员预约下单,非会员在交易服务区看样订货。合理控制在场人数,有序管理进出车辆。外地来沪和本市相关司乘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实行闭环管理,非必要不下车。


Q06

菜市场复市有何安排?

A
鼓励菜市场线上订、线下送或消费者自提,有条件的菜市场逐步恢复线下营业。菜市场应集中采购货源,实行错峰、限流入场,以设摊形式开展经营的菜市场控制开摊率。5月31日之前,开摊率不超过原有摊位的50%;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Q07
商贸企业如何实行错峰限流?A

商贸企业应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人员分流。当场所内顾客总量达到限额时,应停止顾客进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开展线上预约。


Q08
商贸企业恢复经营前对场所环境有何防疫要求?A

商贸企业在恢复经营前,应按照《大型商场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农贸集市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等相关文件,对场所环境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应消尽消。


Q09
商贸企业如何把好“入场查验关”A

商贸企业应设置“场所码”或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场所码”按照应贴尽贴原则,在网点入口前相关通道、区域进行布设,提醒顾客提前扫码做好准备,减少入场排队时间。入店顾客应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配合测量体温且无异常(<37.3℃)后方可进店。同时,要确保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Q10
商贸企业如何做好员工防护?A

商贸企业应组织员工实施每天“1次核酸+1次抗原”检测。其他重点岗位员工另有规定的,按规定进行检测。按照《各类城市运行保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指引》,商贸企业对员工进行分类防护,常规情况进行“一级防护”,规范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外科口罩、隔离衣、手套、工作鞋/鞋套。对不进入风控区域,直接接触相关风险人员、物品、环境的工作人员,进行“增强型一级防护”,包括一次性使用帽子、KN95/N95/FFP2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隔离衣、手套、工作鞋或鞋套。


Q11
商贸企业人员闭环管理有何要求?A

根据《实施方案》,商贸企业实施全程闭环管理,对新返岗员工设置2天静默期,尽可能落实独立住宿。5月22日至5月31日,无疫情风险的工作地与居住地间,员工可实施“两点一线”通行。6月1日之后,按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统一要求执行。配送寄递人员参照执行。


Q12
商贸企业如何加快应急处置?A

商贸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员工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异常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属地防控办,将异常人员安排至临时隔离观察区并要求佩戴KN95/N95口罩;同时排摸相关密接人员,一同采取临时隔离措施(不与检测异常人员同一空间)。发现随申码为红、黄码人员时,应立即报告属地防控办,协同做好后续处置。出现抗原、核酸检测异常人员,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确诊病例时,应立即停止营业,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流调、管控等相关工作。


Q13
对落实“四方责任”有何要求?A

筑牢疫情防线,进一步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各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加强各项保障措施,督促企业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市、区相关部门分类指导不同领域商贸企业复市,加强社会宣传。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商贸企业成立复工复市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制定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强化应急处突,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企业从业人员要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加强个人防护。


Q14
对各区建立协同机制有何要求?A

各区应建立区商务部门、街镇、商业企业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做到应开尽开。明确商业网点线下开业的申请渠道和工作流程,加强信息化支撑,指导企业做好开业前各项准备。


Q15
各区如何维持网点秩序?A

各区对线下开业的大型超市卖场、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需提前协调公安、城管和志愿者等队伍,合理配置力量,做好现场人员引导、进场限流、人员查验等工作,维持网点经营秩序,确保安全有序。


Q16
各区对商贸企业核酸检测有何保障措施?A

各区做好核酸检测点设置,为商贸企业返岗复工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提供必要保障。为企业集中住宿场所提供上门检测、移动检测车等便利服务,减少人员流动。各区对于涉疫商贸企业网点应加快转运处置、环境消杀、采样检测速度。


Q17
各区开展督导检查有何要求?A

各区结合“大走访”工作,应主动听取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督促企业加强自查,建立安全巡查制度,组织排查化解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农贸市场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底线推动我市农贸市场有序复市工作方案〉的通知》(沪肺炎防控办〔2022〕663号)精神,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推进本市农贸市场(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菜市场)复商复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主副食品市场供应。现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回应农贸市场复商复市关切。


Q01

农贸市场如何复市?

A

农贸市场应在完成场地清理、环境消杀评估和安全检查等准备工作基础上,优化经营方式、优化场地布局、优化作业流程,制定复市疫情防控“一市场一方案”,包括场地分区布局图、工作推进时间表、复市返岗人员名单等,并报所在区相关部门审核。


Q02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人员管理?

A

农贸市场应建立管理人员、经营人员、搬运人员、服务人员信息库,动态更新。5月31日之前,农贸市场人员实施集中居住、闭环管理,原则上相关人员不再返回居住地。对新返岗员工设置2天静止期。6月1日之后,按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统一要求执行。每日开展“1次核酸+1次抗原”检测。如其他重点岗位人员另有规定的,按规定进行检测。在岗人员正确佩戴口罩、面屏、手套等“三件套”,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可预防性服用中药。批发市场人员按岗位风险等级穿防护服。


Q03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入场管理?

A
农贸市场应划设进出通道,做好人员分流。设置“场所码”或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做到全覆盖布设、全覆盖使用。要求进入农贸市场人员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持有“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配合测量体温且无异常(<37.3℃)后方可入场,确保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批发市场还要按分区划块设置“场所码”。车辆进入批发市场要办理登记手续,司乘人员加做1次抗原检测。顾客进入菜市场要保持社交距离。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可通过登记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或同行家庭成员出示“亲属随申码”进入菜市场,菜市场要做好人工服务引导。


Q04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日常消毒?

A

农贸市场应在恢复经营前,按照《农贸集市预防性消毒技术要点》等相关文件对场所环境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对重点区域逐一开展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应消尽消。恢复经营后,应每日至少两次做好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强化市场内公共厕所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批发市场应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安排经培训上岗的工作人员对进出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毒,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Q05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货物管理?

A

农贸市场应做好货物进场索证索票和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按要求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三证、四不得”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台账记录。


Q06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废弃物处理?

A

农贸市场应加强垃圾分类存放管理。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产生量配置分类容器、规范标识。发生疫情时,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异常人员、密接人员等在隔离转运前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收集管理,次密接人员在隔离观察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疫情防控相关人员的卫生防护用品(大白服等)作为专项生活垃圾单独装袋、单独存放、落实消毒,农贸市场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


Q07

农贸市场如何做好应急处置?

A

农贸市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发现相关人员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异常,“健康码”红黄码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防控办,并给异常人员佩戴KN95/N95口罩,将其就地安排至临时隔离观察区。对于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异常的,农贸市场应配合属地防控办按照有关流程将相关人员转运至指定医院隔离排查或在临时隔离观察区落实复采复检;对于“健康码”红黄码的,农贸市场应协同属地防控办等做好后续处置。农贸市场内出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异常人员等时,区防控办、农贸市场等相关单位按照有关规范共同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等风险人员排查、区域管控、核酸筛查、环境消毒等应对处置工作。


Q08

批发市场如何做好分区管理?

A

批发市场应划小单元,实施分区管理,包括交易区、仓储区、停车区、办公区、住宿区等。交易区分片管理,包括入场查验区、交易服务区、核心交易区。同时,设立应急交易区,合理布设监控设备。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鼓励发展会员制,会员预约下单,非会员在交易服务区看样订货。合理控制在场人数,有序管理进出车辆。外地来沪和本市相关司乘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实行闭环管理,非必要不下车。


Q09

菜市场如何做好控摊限流?

A

商贸企业应设置“场所码”或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场所码”按照应贴尽贴原则,在网点入口前相关通道、区域进行布设,提醒顾客提前扫码做好准备,减少入场排队时间。入店顾客应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或“数字哨兵”(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配合测量体温且无异常(<37.3℃)后方可进店。同时,要确保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


Q10

农贸市场如何落实企业责任和个人责任?

A

农贸市场管理单位应成立复商复市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制定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加强应急处突培训和演练,严格落实企业防控主体责任。建立日常巡查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国有农贸市场上级主管单位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导检查,落实防疫物资、隔离用房、应急处置等保障。农贸市场个人应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经营人员应配合农贸市场管理单位做好“人、货、车、场、废弃物”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造谣北京新发地市场要封控,27岁男子落网


23日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针对网传新发地市场要封控的谣言情况,经警方工作,迅速将犯罪嫌疑人谢某某(男,27岁)查获。


经查,5月21日下午,该人到新发地市场采购时,拍摄了一段新发地市场门口车辆排队的视频,在视频上编造添加“网传新发地要封控,导致市场乱作一片,都拼了命的往外跑”的文字内容,后发至某短视频平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该人对为吸引眼球、博取他人关注,编造上述不实信息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谢某某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对于编造涉疫谣言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北京警方将依法坚决查处。


北京海淀友谊社区1800余人转运张家口集中隔离


原标题:京冀携手!海淀迅速开展重点区域风险人员转运


近日,海淀区友谊社区连续检出多例阳性人员。为最大限度降低社区传播风险,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切实保障居民生命健康,经疾控部门研判,社区居民需进行集中隔离。海淀区迅速行动,安排转运车辆100辆,在车内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基础上,对友谊社区1800余人进行转运。


按照“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原则,落实北京市最新防疫政策,先执行7天集中隔离,期满后按照疾控部门评估意见,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将继续进行7天居家隔离,具体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同时,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基础性疾病人员、高龄老人、中高考学生以及需要照顾宠物的人员等特殊群体实际需求,经疾控部门评估后,可实行就地居家隔离。


在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张家口市安排7家服务过国际赛事的酒店用于接收,同步做好集中隔离期间的生活住宿保障,充分展现了京冀两地携手共抗疫情的格局。


据了解,北京市派出了第一批39人的医疗专家组,海淀区紧急抽调医护人员13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36人、安保人员24人,共100余人赴河北张家口,全力保障居民集中隔离期间就医用药及其他生活需求。


微信公众号截图


法国已发现3例猴痘确诊病例


当地时间23日,法国公共卫生部表示,当天法国新增2例猴痘确诊病例,累计确诊3例。


当地时间19日,法兰西岛大区发现了该国境内第一例猴痘确诊病例。


英国猴痘确诊病例增至57例


当地时间23日,英国卫生安全局当天发表声明说,由于英格兰地区猴痘病例新增36例,苏格兰地区发现首例猴痘病例,英国猴痘病例累计增至57例。


声明说,该疫情“严重并令人担忧”,但对英国人口的风险仍然很低。


英国卫生安全局最近给出的新指导方针建议,与猴痘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自我隔离21天。


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此前表示,英国已经采购了数千剂对猴痘有效的疫苗。


除英国外,目前,美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也报告了猴痘病例。


葡萄牙已确诊37例猴痘病例


当地时间5月23日,葡萄牙国家卫生总局报告称,该国新增确诊14例猴痘病例,截至目前该国已确诊37例猴痘病例,其中35例位于里斯本和塔霍河谷大区,北部大区和阿尔加维大区各出现1例确诊病例,该国仍有更多疑似猴痘感染病例在等待检测结果。


葡萄牙国家卫生总局在声明中表示,目前该国的猴痘感染病例病情稳定,当局正在进行猴痘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猴痘病毒的传播链。


德国已确诊4例猴痘病例 相关部门或将于24日提出隔离建议


当地时间23日,德国已确诊4例猴痘病例,其中柏林3例,慕尼黑1例。对此,德国联邦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正在对防疫建议进行研究,包括是否建议对确诊者和密接人群进行隔离,以及建议哪些人接种天花疫苗。


据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透露,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有望在24日给出具体的建议。


此前,英国已经宣布,确诊患者和密接人群都需要接受为期3周的隔离。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认为,德国的猴痘感染人数预计将上升,但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感染潮,而且通常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也会有效。按照德国联邦政府的说法,目前德国还储存着大约1亿剂天花疫苗。


西班牙马德里大区猴痘确诊病例升至34例


当地时间5月23日,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公共卫生部长埃斯库德罗报告称,截至当日马德里大区已确诊34例猴痘病例,另有38例疑似猴痘病例。


埃斯库德罗同时表示,马德里大区公共卫生部门仍在尽力寻找该大区的猴痘“零号病例”,并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


截至目前,西班牙累计已有10个大区报告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


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涉台提案


北京时间5月23日,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总务委员会和全会分别做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纳入大会议程。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台湾民进党当局借疫情搞政治操弄,不得人心,自取其辱,必将失败。


2009年至2016年,在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央政府连续8年同意台湾地区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民进党执政以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卫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自2017年起,中国中央政府中止了台湾地区参加世卫大会的特殊安排。世卫大会也连续多年拒绝涉台提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加强合作、团结抗疫是国际社会对本次大会的共同期待。但民进党当局逆历史潮流而动,执意搞涉台提案,充分暴露了其借炒作参加世卫大会搞“台独”分裂活动的政治图谋。绝大多数国家在世卫大会涉台问题上秉持正义立场。大会开幕前,近90个国家以专门致函世卫组织等方式,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立场。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陈旭大使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涉台提案没有法律基础。联大第2758号决议和世卫大会第25.1号决议为世卫组织遵循一个中国原则提供了法理基础。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通过两岸协商处理。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台参与世卫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陈旭表示,涉台提案没有事实依据。中央政府不但邀请台湾专家赴武汉考察,还专门通报获取病毒基因序列的途径。2021年4月以来,台湾地区专家参加世卫组织技术活动共计44批47人次。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国际防疫体系缺口”。


陈旭强调,涉台提案没有国际共识。世卫大会对涉台问题早有定论,大会已连续多年拒绝讨论涉台提案。台民进党当局企图借疫情进行政治操弄的真实目的就是“以疫谋独”。个别国家为台当局背书,这种“以台制华”的政治伎俩必然不能得逞。



(来源: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网、北京日报、新闻坊、健康上海12320)


策划:刘冬赋、张伟弟、闵卫国

统筹:林艳兴   责编:邵子怡、孟妹

校对:孙洁华   制作:张   巘   图编:张大伟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往期回顾


国常会重磅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来了,一图读懂!火线解读,专家详解政策要点→


居民慌了!成立仅6天,就成了保供物资供应商?回应来了:对蔬菜质量提供担保,对保供公司却不清楚?


滴滴败局:去年无声上市,如今黯然退市!


起诉上市公司,215名投资者告赢了!获赔超600万


资金快速涌入,痘病毒概念股飙涨!机构:我先走一步


322家新晋!历史新高!


【公告速递】之江生物披露猴痘相关业务;中矿资源拟定增30亿元;中利集团回复问询函;*ST凯乐遭证监会立案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