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1000亿!上海发力这种能源,推动相关企业科创板上市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上海有着良好的氢能发展基础,在技术攻关、基础设施、示范应用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未来,上海还将进一步大力发展氢能源。
近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目标:
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上海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积累,已基本形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生态。
目前,上海有着近50万吨/年的工业产氢供氢能力,建成超10座加氢站,有着近30公里输氢管道,在技术攻关、基础设施、示范应用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规划》,上海还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发展氢能源。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氢能源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具体包括:建成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至10家。同时,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3家至5家。燃料汽车保有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等。
根据规划,至2025年,规划建设加氢站70座左右,重点区域涵盖金山、宝山、临港、嘉 定、青浦等;重点通道包括S32申嘉湖高速、两港大道-沪奉高速-沪金高速、G50沪渝高速、G60沪昆高速、G15沈海高速等。在临港、崇明探索现场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示范。中长期,根据发展需求,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加氢站。
《规划》描绘了一幅上海氢能发展蓝图:到2035年,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重点任务
为落实上述目标,《规划》排定了六大重点任务,分别是:第一,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第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第三,筑牢供应设施基础;第四,构建多元应用格局;第五,加强开放协同合作;第六,强化管理制度创新。
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方面,《规划》提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规划》给出的关键词是“转型”。《规划》提出,传统能源企业向“氢能生产企业”转型,传统制造业向“氢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等。其中提出,打造氢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支持上汽集团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布局等。
同时,《规划》还提出培育一批细分领域“氢能独角兽”,加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提出,支持中小型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氢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模块化碱性电解槽、PEM制氢装备制造、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高标准打造氢能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氢能产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在筑牢供应设施基础方面,《规划》提出“四化”,即持续推进中长期供氢“绿色化”,逐步推动氢能运输“网络化”,积极有序推动加氢站“普及化”不断推动长三角供氢“一体化”等。其中包括,在临港等区域中长期加强输氢管道规划建设,依托长三角区域加氢基础设施和工业副产氢优势,打通氢能源互通互保路径,提升区域氢能源保障能力等。
在构建多元应用格局方面,《规划》提出,上海要加快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应用,包括推广氢能公交、氢能重卡、氢能物流车、氢能乘用车、氢能叉车等。同时有序开展氢气储能、氢能热电联供、氢混燃气轮机的试点示范。开展氢储能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制氢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发挥氢能在不 同能源领域的协同优化潜力,促进氢能在电、热、燃料之间的互联互通。
同时,《规划》提出重点打造八个世界级特色应用场景: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世界级氢能产业园、深远海风电制氢示范工程、零碳氢能示范社区、长兴低碳氢能产业岛、横沙零碳氢能生态岛等。
上海将启动氢能供应保障工程
根据规划,上海将启动氢能供应保障工程。具体如下:
工业副产氢:“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低碳、安全的工业副产氢源保障项目建设,保障燃料 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的用氢需求,依托园区炼油化工项目改扩建工程,在满足绿色发展、减污降碳的条件下,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和化石能源替代。
生物质制氢:基于老港垃圾填埋场,通过研发合适的催化剂、添加助剂改性催化剂、开发新型载体、改进重整制氢工艺,提高生物质制氢体系能量利用率及产氢量,降低催化剂用量并提高其稳定性。
海上风电制氢:开展深远海风电制氢相关技术研究,结合上海深远海风电整体布局,积极开 展示范工程建设。突破海上使用淡水电解水制氢的瓶颈,降低海水制氢成本。
长江氢走廊:深入挖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打造“西氢东送”的长江氢能走廊。
海外氢源供给:在有条件的港口码头探索建设氢能(富氢载体)船舶输运码头,为国内外氢能进口提供接驳条件。
空间布局:
“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
《规划》提出,上海要打造“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两基地”为金山和宝山两个氢气制备和供应保障基地;”三高地”为临港、嘉定和青浦三个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打造金山氢源供应与新材料产业、示范运营基地
鼓励上海化工区工业副产氢的综合利用,立足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优化氢气提纯技术,提高副产氢利用效率。聚焦氢气储运和燃料电池应用等领域涉及的碳纤维、催化剂、全氟 磺酸聚合物树脂等关键材料,加快相关材料的研制生产。引导化工 企业转变用能方式,拓展富氢原料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发挥上海化工区管道输氢成本优势,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货车、 叉车等运营场景。
——打造宝山氢源供应与综合应用基地
发挥宝武集团大规模钢铁冶金制氢能力,为宝山区发展氢能产业提供氢源支撑,持续吸引氢能优势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发展新动能。鼓励宝武集团与高校联合打造氢能研发创新生态,延伸宝山地区氢能源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之间的资源融合与良性互动,建设氢能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打造宝山区氢能重卡、氢能科技产业园区综合应用示范场景。
——建设临港氢能高质量发展实践区
依托临港新片区“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热电联 供等,形成氢能动力产业发展生态,建立跨界融合的氢能及燃料电 池产业体系。建设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布局 氢能燃料汽车整车制造,抢占氢燃料汽车发展先机,推动示范应用, 高水平建设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建设嘉定氢能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区
以嘉定氢能港、新能港、环同济大学科技园为载体,鼓励区域内高校、研究机构及龙头企业,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产学研孵化及生产制造,打造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创新引领区。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计量测试国家级平台、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数据监测市级平台、搭建国内外氢能产业交流沟通平台。推动燃料电池乘用车及公交车智能网联模式创新,面向长三角区域,建立城市级商业运营示范。
——建设青浦氢能商业运营示范区
围绕区域物流产业规模优势和物流配送网络优势,搭建物流领域道路和非道路氢能车辆(含载货、牵引、叉车等)商业化应用场景。依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地理优势,拓展氢能公交、氢能船舶运营示范场景。探索物流园区、工业园区等封闭园区内自用加氢设施的应用。优先打造燃料电池车辆商业化,建立示范运营和服务保障体系。
推动更多氢能产业
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为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上海提出,将加强组织机制保障、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其中提出,上海要借鉴国内外先发城市的经验,研究制定绿氢制备、氢能储运、燃 料电池汽车推广及氢能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氢能相 关政策与标准规范体系,在市级事权范围内推动创新改革举措,鼓励 具备条件的区域在用能规模、土地性质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
同时,上海要提升氢能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推动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技术与氢能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氢能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进程,提升氢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鼓励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上海要推动产业和科技类专项资金聚焦支持氢能产业,支持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来沪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氢能产业支持力度。强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围绕氢能创新企业主动布局投资。深入实施“浦江之光”行动,推动更多氢能产业相关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责编:邵子怡、孟妹 校对:冯雯君
制作:张 巘 图编:张大伟
监制:林艳兴 签发:于雅琴
往期回顾 |
紧急!7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富士山或喷发?日全面准备!5.9级地震,全台有感!欧美股市,上周大跌!6月LPR报价出炉→
周期类资源品领跌,中国海油一度逼近跌停!赛道股再度活跃,创业板指大涨!外资半天净流出超50亿元→
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开通运营!全国铁路实施新运行图!北京到武汉,今起4小时以内!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