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年至30年维度思考养老投资——坚持长期投资,提高权益占比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汇添富基金 徐博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明显提升且呈现加速态势。如不及早规划,未来养老将成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如果从20年至30年的长时间维度去思考养老投资,会发现过低的复合回报率可能难以实现养老资产长期较大幅度的增值,因此,在本金有限的情况下,要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必须要坚持更长的投资时间,同时努力获取更高的年化收益。
一、需要更早开始养老投资:
资产长期增值的核心秘密是复利效用,持续20年至30年的养老投资是复利增值的最好载体。假设在退休时需要200万资金来养老、投资年化收益率为10%,退休前20年开始投资仅需本金30万,退休前10年开始投资需77万,而退休前5年则需要124万元以上的投资,时间复利造成的差距非常明显。
二、需要配置更多的权益资产
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类,不同投资收益率下的投资成本差异巨大。假设投资者30岁开始每月定期投资理财,60岁退休,资产目标200万。不同投资选择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投资成本。例如,投资者如果通过定投理财产品的方式来达到200万资产目标,假设年化收益能达到4%,那么每月需要定投2909元,是一笔较大的投资支出。但是如果投资者选择的养老产品能达到年化收益率10%,则每月只需要定投962元,这就可以大大减轻每月的投资支出。
权益类产品短期波动较大,但长期复合收益具有一定优势。从全球的长期数据比较来看,股票基金的长期复合收益率高于地产、债券、存款等其他资产。因此在养老投资中,提高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助于提高长期复合回报率。同时,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可能会加大养老组合的短期波动,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组合管理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图:不同风险基金的长期复合收益(过去10年)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031231-20220630
表:不同风险基金的长期复合收益(过去5年)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170630-20220630
三、需要更加重视组合管理
养老投资要兼顾可持续的合意收益率和投资者持有体验,必须更加重视科学的组合管理方法。养老投资就像乘坐一辆汽车,乘客希望汽车开得又快又稳,过大的颠簸会让乘客体验很差、中途下车。
A股市场总体上波动率较成熟市场更大,且国内经济在持续转型升级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时代机遇,因此在管理养老投资组合时须遵循以下原则:精选优质基金,策略相对分散,风格相对均衡,适时动态调整。
精选优质基金要求在买入底层基金时,应充分兼顾管理人的赚钱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选出风格稳定、超额收益能力强且组合管理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通过策略分散和风格均衡来降低单一资产、单一风格的短期波动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由于A股是新兴+转型市场,组合的底层资产要顺应时代变化,根据不同市场环境进行适度的动态调整,从而享受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种种红利。
四、养老投资和普通基金管理的核心区别
一位临近退休的投资者,如果持有的全部是普通权益型基金,在遇到持续性熊市的情况下,资产可能会遭受较大亏损,而且由于临近退休,投资者已经很难再通过长期投资挽回投资损失。
因此在养老金投资的管理中,不但要追求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还必须充分考虑投资者生命周期内的风险优化配置。以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为例,其大类资产配置主要是通过下滑曲线来完成。如下图所示,投资者年轻时养老目标日期基金会配置较高比例的权益资产来力争实现资产增值,而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长,权益资产比例会持续下降。当投资者临近退休时,权益资产比例已经降到20%—30%。这样就有望较为顺利地实现养老资产“先增值、再保值”的过程。整体看,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真正适合投资者的“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之一。
养老问题是国之大计。希望我们每位投资者都能科学规划,尽早投资,安度美好的退休生活。
风险提示: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基金名称中包含“养老”字样,但并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管理人不以任何方式保证本基金投资不受损失,不保证投资者一定盈利,不保证最低收益,也不保证能取得市场平均业绩水平。
(CIS)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