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价,“群雄”迎战!首回合答卷来了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迎来新一轮“交卷”。
11月1日,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在内的国内新能源车企集中发布2022年10月的新能源汽车交付数据,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多家造车新势力交付出现震荡,传统车企孵化的新二代公司则利用后发优势抓紧发力。业内专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指出,在特斯拉新一轮全面降价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正面临市场销售和利润空间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蔚来新能源车自动化生产线
造车新势力震荡
新二代抓紧发力
“我们情况一般,所以不会高调。”一位造车新势力的媒介负责人11月1日对记者坦言。根据最新数据,在港股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司在10月交付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滞、震荡。
蔚来方面介绍,公司在10月共交付新车10059辆,同比增长174.3%。2022年1-10月,蔚来交付新车92493辆,同比增长32%。不过,蔚来在8月交付5880辆,9月交付新车10878辆,10月环比未现增长。
小鹏汽车10月共交付5101辆新车,比上月减少的数量多达3367辆,这已经是小鹏第三个月月销不足1万辆。今年1-10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达103654辆,同比增长56%。
理想汽车10月交付量为10052辆,同比增长31.4%,今年1-10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96979辆,同比增长54.13%。不过,理想汽车9月交付数据为11531辆,也呈现环比下降。
作为港股上市的第四家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10月共计交付7026辆新车,同比增加84%,但也比9月减少了1728辆;2022年1-10月零跑累计交付达94628辆新车。
目前还未上市的哪吒汽车10月交付18016辆新车,同比增长122%,与9月的18005辆基本持平。今年1-10月,哪吒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2.9万辆,同比增长161%。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交付震荡的行情,赛力斯、埃安、岚图等由传统车企集团孵化的新二代公司纷纷发力,交付数据增长明显。
在目前已公布数据的车企中,广汽集团旗下的埃安以3万辆的月度数据、21.24万辆的年内累计数据暂居第一。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赛力斯AITO问界系列以461.37%的同比增长率位居增速第一。另外,东风集团股份旗下的岚图汽车10月共交付新车2553辆,同比上涨154%,自今年6月以来,连续5个月保持环比增长。
长安汽车控股的阿维塔科技虽然还未交付新车,但也于11月1日宣布首款智能电动轿跑阿维塔11首批锁单量在十日内已突破五千辆。值得注意的是,阿维塔方面还同时透露新车将像赛力斯AITO问界系列一样于年内入驻位于北京、深圳的华为旗舰店。
小鹏位于广东肇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在华为门店销售的赛力斯AITO问界系列
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面临新考验
“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正面临新的考验。”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新能源车玩家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屡屡给中国汽车业带来“鲶鱼效应”的特斯拉10月24日宣布畅销车型在中国市场全面降价,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根据特斯拉方面的安排,中国境内特斯拉在售Model 3及Model Y售价调整,Model 3后驱版本由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36.79万元降至34.99万元。Model Y后驱版从31.69万元降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
上述新价格已经低于蔚来、理想、岚图等公司的多款车型售价,和小鹏、赛力斯等公司的车型价格接近。对于此次降价,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无论从第三季度财报还是中国区销量来看,特斯拉均堪称“优等生”,数据的同环比都创下多项纪录,此次价格下调,是特斯拉定价原则的延续,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同时,“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在新能源车销售方面,特斯拉今年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特斯拉三季度全球交付新车34.383万辆,交付数量创单季高。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9月在中国交付量超过8.3万辆,再创月度交付量新纪录。
相比特斯拉,多家中国车企虽然交付量增加,但是却承受着亏损的压力。赛力斯三季报显示,公司高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但同时三季度净亏损高达9.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2亿元亏损扩大57.3%。赛力斯表示,虽然赛力斯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但仍处于新品投放爬坡阶段,尚不具备规模效应。同时,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造成成本大幅增加。
9月29日,继蔚来、小鹏、理想之后,零跑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48港元/股,不过,上市一个月来,零跑汽车的股价呈现下行走势,11月1日收盘价为18.52港元。小鹏汽车也从220港元的高点一路下跌到11月1日收盘的27.45港元。
有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总体不断攀升,出口也在增加,市场机遇犹在,但相关公司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下大功夫。
责编:郭晨希、蒋烨欢 校对:冯雯君
制作:张 巘 图编:张大伟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
往期回顾 |
上证早知道│五部门发文,剑指3500亿;发改委出手,今年第7次;证监会设立,一键投诉、举报;光伏组件,价格再降;核供暖,来了
拜登发声后,专家再警告:美国面临“激增潮”!鹰派预期重燃,美股高开低走!原油又涨了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