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清、刘金、王俊寿、刘峰、贺青、刘兴亚、管小军发声!含金量大

黄坤等 上海证券报 2022-12-03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11月29日,“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


今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近五年来,资管新规及子行业配套措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让资管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论坛上,来自政府、监管以及金融市场人士,围绕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观点。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加快建设重要功能性平台 上海打造资管行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11月29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上海将不断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建设重要功能性平台,探索在资管数据跨境流动、资金跨境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资管行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吴清表示,资产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上海建设更具影响力、更高水平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具体而言,国际知名资管机构云集。上海拥有各类持牌资管机构近200家,包括国内3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4家合资银行理财公司,全国38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中,有32家在上海发展。


对外开放持续迈进。债券通、南向通开通,沪伦通扩容至中欧通,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稳步扩大,中日ETF、内地与香港ETF互通,86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参与了上海QFLP的试点,59家参与了QDLP试点。


资管产品持续创新。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中证500ETF期权等挂牌交易,基础设施REITs持续扩容、张江ETF等系列产品上市,特别是涌现出碳中和主体投资指数等绿色金融领域的多项首个首批,有力助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9月,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也正式成立,进一步促进行业的交流合作。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二十大部署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绿色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重大任务,这为资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吴清称。


展望未来,吴清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水平。


一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建设重要功能性平台,探索在资管数据跨境流动、资金跨境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资管行业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二是积极营造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吸引海内外各类资管机构及专业子公司能够在上海落户,集聚更多的高端资管人才,在出入境、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等方面提供快捷、高效、精准的服务,使上海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家园。


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金:把握市场需求变化 合力构建高质量资管发展体系



11月29日,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金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要完善资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投研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升业务发展的普惠性。


刘金表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资管业务将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今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近五年来,资管新规及子行业配套措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完善,让资管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资管机构主动引导资金回归实体经济本源,积极投向区域协调发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有力支持了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刘金说。


刘金表示,金融产品类别不断丰富,居民投资理念更加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投资者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意识不断提高。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逐步建立,资管机构紧密围绕支持实体经济,为投资者提供的金融产品类别不断丰富。


刘金认为,人民币资产价值凸显,资管业务开放水平提高。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认可度不断提升,持有意愿显著增强。虽然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但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资本市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基础,不会改变。


刘金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就要求资管行业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不断提升金融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对此,他提出三点倡议。


一是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合力构建高质量资管发展体系。要完善资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投研能力,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升业务发展的普惠性。


二是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资管机构需主动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业务布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战略性、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三是牢牢守住风险防控底线,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资管机构需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辩证看待风险防控和业务发展的关系,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个人养老金融是资管机构下一步发展的重要蓝海



11月29日,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资管行业总规模超过130万亿元,逾4600家各类资管机构聚集在上海,上海银保监局本着“风险为本、合规至上,守正创新、稳健发展”的总思路,推进上海辖区各类银保优质资管机构稳健发展。


王俊寿表示,上海各类资管机构既要做优做强自己,更要做行业领军者,有责任和使命担当。上海银保监局要引领资管机构把重点和发力点落在支持实体经济上,用资金和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ESG投资领域和养老金融等支持力度。


近期,银保监会和相关部门专门对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等。王俊寿认为,个人养老金融已经迎来了一片新的发展政策红利期和战略机遇期,这也是资管机构下一步发展和挖掘的重要蓝海空间。


“我们希望中资理财公司能够深耕本土客户,外资理财公司能够更好本土化、专业化,中外合资公司要实现‘1+1’大于2,体现中西合璧的效果。”王俊寿说,要促进各参与者良性竞争、有机互动、相互赋能,在发展当中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立足自己的定位,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空间,监管部门也会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在风险控制方面,王俊寿表示,要“系好扣子,练好内功”,始终坚持合规为先的原则,持续秉承风险为本的理念。2022年是资管新规元年,已经形成各资管公司百舸争流的良性发展局面,希望各类资管机构要平衡好科学发展、合规管理、风险控制的有机关系,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铸造良性内控文化和有机运作的市场主体。


在王俊寿看来,资管机构要不断提升全风险管理能力,尤其要提高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舆情风险等管控能力,以金融科技驱动风险管理的创新,提高风险防范的系统化和科技化水平,完善系统安全保障,借助科技赋能和科技手段,实现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的终极目标。


在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王俊寿认为,要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资管行业关系普罗大众,关系民生,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要紧紧围绕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围绕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促进共同富裕。”王俊寿说。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的背景下,做好金融风险防控更加重要。王俊寿称,从把金融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来谋划和推进资管行业,是监管部门和资管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要有效对冲管理各类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风险,平滑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波动,最大限度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


对于资管机构而言,王俊寿提及,要秉承安全发展的意识,练就化危为机的“金刚钻”,提升全流程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在产品设计、环节管理,特别是销售的前、中、后台管控方面,加强适当性销售和适配性管理,引导投资者、消费者树立长期、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为资管行业的行稳致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银协秘书长刘峰:正研究制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指引



11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中银协正研究制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指引,旨在完善并统一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机制和标准,减少存在于理财产品发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产品和市场的透明度,使消费者更好地做出知情决策,促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近期,“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两项自律文件将正式发布。中银协还将启动银行理财投资者教育示范基地筛选工作,建立健全投资者教育基础设施,让市场投资者能够集中、系统、便利地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服务。


刘峰说,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银行理财存量业务整改基本完成,理财公司份额占比逐步提升,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源,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具体体现在,一是存量业务整改完成,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源。银行理财已于2021年底基本完成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截至2022年6月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7.72万亿元,占比95.09%,净值化转型显著。银行理财业务逐步回归资产管理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二是理财业务规模平稳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2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理财新规发布以来,理财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从产品结构来看,长期限理财产品占比逐步上升,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规模及占比呈上升趋势,净值型理财产品不断增加,理财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三是理财子公司制改革初显成效,理财公司份额占市场主导。理财公司是推动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快速转型的关键着力点,设立理财公司,开展资管业务,是商业银行响应国家监管号召的积极举动,也是商业银行规范自身理财业务,完善表内外风险隔离机制,实现长期、健康、稳定运营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监管部门坚持“成熟一家、批准一家”的原则,已经批准31家理财公司筹建,其中30家获批开业,理财业务公司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已达65.66%,且全部为净值型产品,理财公司已经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要力量。


“对标同业合作共赢,强化理财公司顶层设计。”刘峰指出,理财公司生于净值化时代,面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多方面的竞争,从短期看,理财子公司要制定攻守兼备的发展策略,防止因净值波动导致的客户流失。从长期看,理财子公司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人力资源配置,搭建资管生态圈,强化大类资产配置,注重应用科技赋能,全面提升整体资产管理能力和客户信任度。


具体而言,一是对标公募基金,做好人力资源配置。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布局以绝对收益为导向,无论是通过传统权益资产,还是另类资产,来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均需具备大类资产的配置能力,做好大类资产配置,不仅仅是要求资产和策略要覆盖得更加广泛,更为重要的是,要拥有专业资产配置能力的人才。因此,提高投研能力的关键就是做好人力资源配置。


二是合作共赢,打造资管业务生态圈。理财公司用秉承竞合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借助资管朋友的圈子力量,与优秀券商、公募基金公司、私募管理人等合作,搭建投研生态圈。借助外力积极布局资本市场,增配权益资产等非固收类资产,丰富和完善产品体系、形态和策略,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多权益投资产品,对冲投资风险,增厚投资收益,以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获客能力。


三是强化多元和全球资产配置能力。一方面,树立多元化资产配置思维,构建经济转型周期中的投资组合,力争实现在一个完整经济波动周期中取得收益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使全球化资产配置成为趋势,通过海外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达到地域性的多元化和资产类别的多元化,帮助投资者在经济下行周期保证投资收益及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科技赋能。数字化理财时代到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与资产管理领域不断深化融合,资管科技的理念也应运而生,其应用链条也已从客户端逐步渗透到产品研发、投资组合、估值管理等产品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理财产品应用场景,研发资管系统和智能投顾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率、金融安全和客户体验。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前中后台一体化运作,及理财业务全程电子化操作和管理等方式,提高数字化转型能力,重塑理财产品体系与业务流程。


国泰君安贺青:证券公司在服务养老金融发展与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中大有可为



11月29日,由第一财经、中国银行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青在致辞时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居间人”、“看门人”和“参与人”,证券公司具有服务链条全、专业能力强、国际视野广、人才储备足等诸多优势,在服务养老金融发展与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中将大有可为。


贺青认为,养老金入市有利于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也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第一,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繁荣发展。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在1974年和1978年推出个人退休账户、401K计划后,养老基金迅速成为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快速攀升至当前的60%。养老金入市使美股波动率明显下降且估值中枢不断抬升,美股迎来近40年的牛市。


第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据统计,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广泛投资芯片制造、互联网、新科技公司,20年来年均收益超6%。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署早年对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均重仓投资,近年不断增加对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的长期投资,10年间平均收益率超过11%。


第三,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养老金是推动全球ESG责任投资的主要驱动力量和道德基石。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估算,2022年全球机构投资者的ESG责任投资规模超41万亿美元,其中,养老金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资本市场通过自身制度安排和体系建设将反哺养老金融发展。比如,为养老金提供多元化投资产品,满足受益群体财富保值增值目标;为养老金提供增量资金,维持基本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加速实现养老责任的多方共担。”贺青说。


养老金融与资产管理天然紧密连结,在支持养老金融政策方面,上海如何发挥诸多优势、加大布局?贺青建议,上海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达、政策先行先试、财税实力强健等优势,在打造全球资管中心的进程中加大对养老金融的布局和扶持。具体包括:优化现行税收递延缴纳政策,丰富财税优惠方式;鼓励拓宽养老目标金融产品种类,加大投资力度;稳步扩大资产管理行业开放程度;打造专业养老金投资管理平台。


贺青表示,证券公司在服务养老金融发展与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中将大有可为。一是,证券公司可提供买方投顾服务,助推实现共同富裕。证券行业可借助专业的财富管理能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涵盖养老产品在内的买方投顾服务,深度参与养老金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让广大投资者共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二是,发挥投资风控优势,提升养老金融系统性风险抵御能力。证券行业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资产定价、风险对冲等运作经验,专业投研实力强,合规风险把控严,能有效预防和化解复杂性、交叉性金融创新带来的各类风险,更好兼顾养老金投资的高收益与安全稳定。


三是,着力稳定市场预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证券公司等机构参与者在市场中的占比提高,将促进投资交易专业化、理性化发展,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股市长牛慢牛机制形成,更好满足养老金长期保值增值需求,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金融“活水”,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刘兴亚:以高质量制度供给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



11月29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刘兴亚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的必由之路。


刘兴亚称,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通过高质量制度供给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持续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促进全球资管要素在上海集聚。


债券市场开放方面,今年5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公告,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本月,人民银行、外汇局发文完善配套资金管理政策,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


股权投资试点方面,今年1月,QFLP和QDLP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在临港新片区启动,助力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近期,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批准上海等五地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明确“在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前提下,支持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试点通过QFLP投资境内科创企业股权,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机构试点通过QDLP等参与境外科创企业并购。”


在刘兴亚看来,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有力提振了境外投资者对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开放的信心,也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展望未来,刘兴亚表示,希望资管行业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ESG责任投资、普惠养老等领域的资金支持。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小军:加强与国际资管业界合作 共同推进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



11月29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小军在“2022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上海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加强加快全球资管中心建设,与全球投资者谋求合作共赢。


管小军表示,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资管业界的合作,共同推进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


一是完善多元化体系,丰富资管行业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在上海独资、合资设立证券、基金、养老金管理等机构,合资设立理财公司。


二是发挥金融市场基础作用,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在沪金融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创新产品,为资管行业提供多元化交易服务和风险对冲工具。


三是扩大行业对外开放,提升资产管理国际化水平。持续深化QFLP和QDLP试点,探索资管机构跨境资金管理和数据流动的有效路径。


四是丰富资管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绿色领域投资,鼓励资管机构开发ESG科创类产品,形成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五是提升服务能力,发挥沟通交流平台功能。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支持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开展多样化活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视频:仇子兴、朱翔  制片:薛婧

记者:黄坤、张欣然、王彦琳、费天元

责编: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何永欣   图编:赵雁旎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



往期回顾


核酸检测造假,严肃处理!长期封控,必须纠偏!刚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一切!发布会实录→


大A沸腾!原因找到了!万科带队,地产归来!茅台市值,重返2万亿!


第三次熔断!万亿宁王出手后,协鑫系发声:继续奉陪!


押宝黄金!“85后”拿下这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华夏和达高科REIT获批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