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以临战状态勇当疫情防控“第一梯队”

国资小新 2020-08-31

小新说

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不到2天,核酸检测试剂盒投入抗疫一线,目前已经生产供给100万人份;2周,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即公众关注的“血浆疗法”)投入临床救治重症患者,46例无一例发生过强免疫反应;不到3天, 组建三个技术攻关团队分别开展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


国资报告独家专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小新为您分享全文——


供给诊断试剂100万人份  
血浆疗法临床治疗46例  
以临战状态勇当疫情防控“第一梯队”


——独家专访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


面对凶猛疫情,时间就是生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已有百年历史的国药集团所属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生物)迅速行动,勇担使命,在生物医药的核心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展现了央企的实力与担当。


2019年12月底,中国生物就根据有关安排向武汉派出了医学诊断队伍;1月19日,中国生物成立应急防控领导小组,从科研攻关的制高点入手,瞄准病原诊断、临床治疗、疫苗预防等技术剿灭传染病的三个关键着力点发力,以有临床治疗作用的产品供应为抓手,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时间赛跑,不到2天,核酸检测试剂盒投入抗疫一线,目前已经生产供给100万人份;2周,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即公众关注的血浆疗法)投入临床救治重症患者,46例无一例发生过强免疫反应;不到3天, 组建三个技术攻关团队,分别开展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


近日,《国资报告》记者来到中国生物应急防控领导小组,就社会广泛关注的血浆疗法、疫苗研制等热点问题,对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进行了独家专访。


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国药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


血浆疗法安全有效 呼吁更多康复者捐献血浆

国资报告:2月13日中国生物正式宣布“血浆疗法”投入临床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请问这项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杨晓明:血浆疗法是个古老而创新的方法,“古老”是说该方法在以往的传染病治疗中有过应用,也是有效的方法。说“创新”是指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来说,全世界都没见过,是全新的病毒,人类对此病毒自身的特性、病毒致病的原理、人体针对病毒的反应等方方面面都没有认识,需要从各种角度研究和探索。


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杀灭和清除病毒,这就是康复血浆疗法的基本原理。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有效的方法。


大家关注血浆疗法的关键点有两点,即安全性和有效性。安全性方面,分为三个维度:采集血浆是否对康复者的健康或恢复有影响?血浆本身是否安全?有无潜在的风险,比如血浆疗法在临床治疗应用中是否会引起患者过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加重新冠感染病人的病情?


首先,我们高度关注康复者健康,我们会按照采浆献浆的标准,对康复者的身体素质、恢复情况等进行系列评估,再决定是否采浆,以确保献浆者的健康。其次,在保证血浆的安全性方面,我们在采集血浆过程中严格遵循我国的献血法和血液制品原料血浆采集的标准和要求。血浆采集上来后,我们会进行多种病原的检测,还会通过病毒灭活工艺最后“把关”。最后,关于临床治疗中的过强免疫反应问题,截至目前,我们已将新冠特免血浆制品用于43例病例的临床治疗,从结果看,无一例发生过强免疫反应,使用是安全的。


有效性方面,我们从实验室检测到,康复者的血浆中具有高滴度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另外,根据我们的临床使用情况的报告,10例危重病人各项临床效果评价及关键指标全部转好,说明这种治疗手段是有效的


中国生物战疫一线采浆工作人员


国资报告: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截至2月23日24时,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4734例,现有重症病例9915例,目前在特免血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还哪些潜力可挖?还存在哪些挑战?


杨晓明:一名康复者的血浆可用于2-3名患者的救治。目前,我们已经准备了每天采集2000人的工作环境,和一系列处理血浆的配套措施,每天可以处理500-1000份血浆,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全力保证将宝贵的康复者血浆高效用于临床治疗中。


在血浆的采集和处理方面,中国生物是完全有能力应对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献浆者的动员问题。患者从感染,到确诊和住院治疗,再到出院,可以说经历了生死存亡,心理压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因此,要想让更多的康复者主动献浆,还需要他们在思想上有一个接受认可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媒体向政府和社会呼吁,现在还有9000多重症病例,康复者的血浆对他们的治疗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我们的采浆是符合相关标准和程序的,对康复者的健康也是没有损害的。


武汉金银潭院长张定宇鼓励妻子程琳女士献浆


以战时思维临战状态,努力做出特殊贡献


国资报告:从1月19日成立中国生物应急防控领导小组到现在,中国生物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晓明:中国生物去年刚刚走过了100年的历程。可以说,这100年我们都是在和传染病打交道,传染病的防治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和主责主业。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中国生物自然也是责无旁贷,并结合中国生物的业务特点和优势,以战时思维、临战状态,努力做出特殊的贡献。


病原诊断是传染病的前哨站或侦察兵。在医学诊断方面,中国生物做出了专业性的判断和敏感的决策,2019年12月底就向武汉派出了医学诊断的队伍,使用我们自主开发的50多种已知病原的诊断试剂,经过样品的初步诊断,发现不是已知传染病,为新冠病原体的发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获得新冠病毒和基因测序结果之后,我们加班加点,仅用48小时就研发出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1月26日,我们首批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并马上投入了生产,将检测试剂盒供往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早期、快速、精准鉴别诊断的关键作用。截止到2月26日,中国生物诊断试剂产品已发往各省市、港澳地区以及海外,数量近100万人份。


中国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日趋严重,虽然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病情好转,但临床危重病人和死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可用,如何控制和减少死亡人数,成为临床救治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针对危重病人救治问题,我们率先提出并积极主动作为开展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或危重病人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此题目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科技立项支持,我们多方联系动员,采集血浆用于危重病人的临床救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1月20日,中国生物就开始在武汉地区实施了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采集工作,积极主动联系寻找新冠康复者。2月1日采集到第一例康复者的血浆,从2月8日起,中国生物和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合作开展临床治疗,第一批入组10人,取得初步成效。经批准,中国生物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点。截至3月1日晚,中国生物已在全国开设了46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点,其中湖北19处。康复者24小时均可以打电话预约。


我们知道,控制和消灭一种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是疫苗。中国生物也布局了三个技术攻关团队,分别开展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此外,诊断试剂和血浆治疗深度开发,以及用于特异性治疗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马血清和特免球蛋白研发,也在各研究所紧张进行中。


国资报告:这次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很多央企来说都是个严峻的考验。就中国生物而言,在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挑战?


杨晓首先是专业敏感性方面的挑战。我认为中国生物还是比较敏感的,较早参与了病原学的鉴别和诊断工作,并随着疫情的发展持续发挥作用。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平时的积累。平时准备得越好,遇到挑战时就越从容。我们紧盯国际技术前沿,主动出击,广泛合作,掌握最先进的技术高地。比如,去年12月,中国生物所属的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荷兰普世范德公司,获得了国际上更先进、更快捷的个体化多重病原精准诊疗技术,并且在上海落地生产。在这次抗疫过程中,这种技术为发现新冠新病原和实现临床精准诊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次是康复者血浆采集方面的挑战。根据相关规定,单采血浆站只能设置在县及县级市,不能设置在市级城市。另外,在抗疫的特殊时期,各个城市都出台了严格的管控措施。中国生物组织了43支采浆队伍,分赴各地,并与地方政府就法律法规问题进行协调,以确保采浆工作的推进。


最后,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充分动员、组织和协调企业资源,也是中国生物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国生物采取的措施是,打破各个专业板块和组织条块的限制,打破上、中、下级企业层级之间的限制,进行应急扁平化管理,一把手担纲,统一部署、统筹协调。


从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到现在,中国生物已经投入战斗整整两个多月了,全体干部职工们不喊苦、不喊累,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一线团队抗疫热情高涨,我现在每天要接听大量电话,协调部署各项工作,手机一天要充三次电。


要把功夫下在平时

国资报告: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生物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定义,是努力承担疫情防控“第一梯队”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请问您对“第一梯队”是如何理解的?


杨晓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一心,全力抗疫。我们能够做到一声令下、一致行动,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政治和制度优势。中国生物这样的央企和国企,则应当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梯队”


那么,如何承担好“第一梯队”的使命?我认为,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平时准备得越充分,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越从容,动员得就越快,发挥的作用也越大。因此,不论是科研投入,队伍建设,还是质量管理,都应该在平时把工作做好。这样在遇到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时,队伍才能拉得上去,拉上去了才能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承担好央企国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国生物上海捷诺正在生产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国资报告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紧张进行,中国生物现在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杨晓明: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初期,中国生物就在医学诊断方面介入,冲到了一线,解决了实际问题,现在,我们的医学诊断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疫情防控一线进行精准的鉴别和诊断

在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我们正在大力推广应用,并将配置更多的资源,能多救一个人,就少死一个人,这是中央的要求,是老百姓的期盼,更是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危重患者的迫切需求。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的问题,还得靠疫苗。疫苗的研制需要尊重科学规律,进行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估,因此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在基础科学的研究和平台技术的能力方面不断提升。另外,2003年“非典”时期,我们在疫苗研制的各个工艺环节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研究,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对疫苗预防充满了信心。



将探索更多生物技术应用领域

国资报告:在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过程中,您对中国生物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杨晓明在抗疫过程中,中国生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应对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时,我们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首先,在采集康复病人血浆过程中,我们一度面临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障碍。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与行业、政府的合作,共同探讨和建立更为畅通的采浆渠道。比如,在平时,政府对采集血浆的企业进行考核,颁发资质,定期检查,一旦遇到突发状况,企业可以按照程序进行血浆采集。


其次,通过抗疫,我们也认识到,要想更好地发挥央企、国企的责任,需要在平时把工作做好,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该投入就要投入。2019年,中国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为12.8%,相较国际领先企业仍有差距。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也希望国家持续支持必要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在研发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

同时,中国生物将加强国际合作。就新冠疫情这样的传染病而言,不只是中国的事,也是全球的事。中国生物将推动建立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机制,互通有无,共同做好各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此外,还要从机制方面进行改革,针对这种突发传染病,或其它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反应,应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持续完善多部门协调和统一指挥的流畅运行机制。


最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经过100年的发展,形成了人用疫苗、血液制品、医学美容、动物保健、抗体及治疗药物、医学诊断六大业务板块。我们看到,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物技术与很多产业都可以结合,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海洋生物、空间生物、环境生物、以及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等。中国生物将把自身的业务发展与社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探索更多的发展方向和领域,从而更好地服务百姓健康,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内容关注微博话题

#抗击疫情 央企行动#

点击阅读原文,央企与你并肩战斗!


———— / END /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撰稿 丨国资报告记者 原诗萌

责任编辑丨叶   子

执行主编丨龚   政

主     编丨闫   永

内容来源丨国资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