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开展“5G上珠峰”以来,中国移动详细制定了5300/5800/6500阶梯海拔网络建设方案,确保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网络覆盖的连续性。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中国移动发挥专业优势,在油机供电条件下,采用CRAN(分布式无线接入网)组网方案,通过铠装光缆拉远建设基站,降低站址侧能耗,延长基站运行时长,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的影响。中国移动还制定了5G SA/NSA双模组网方案,大幅提升小区容量和峰值速率,在珠峰大本营现场实测,5G 100MHz SA模式下行峰值突破1.6Gbps,上行速率高达215Mbps。珠峰6500米前进营地距离珠峰峰顶还有2000多米的落差,为了将5G信号覆盖至珠峰峰顶,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开展技术攻关,采用便于运输安装的极简5G基站产品,并通过灵活的波束赋形等技术创新方式,实现了5G信号与珠峰复杂的高山场景的良好匹配。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联合华为、准达,在5300米大本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完成了高品质F5G(第五代光通信网)千兆光纤网络的建设,这也是珠峰上首次实现千兆光纤网络覆盖。如果你未曾目睹过珠峰的壮丽景象,你一定难以想象当年真正在极寒、随时有雪崩危险的环境下,仍豁命攀登珠峰的英雄们经历了什么。那里空气稀薄,一般人达到2700米左右就会有高原反应;常年暴风雪肆虐,最低气温-60℃,全年平均气温-29℃。
在这样的超低温、高海拔、低气压的环境下建设5G基站,对中国移动这些非专业的登山“运动员”的体力和意志力,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每寸冰霜,每寸锋芒,每一步都是信仰”。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在极度寒冷的室外,一边尽力克服高寒缺氧所造成的身体极限,一边专注于实地勘察,研究制定合适的5G网络覆盖方案。珠峰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在施工区域不可使用大型器械,所以整个建网过程,从物资搬运到进出场施工都是无法想象的步步艰辛。
为保障好此次行动,中国移动共派出150余名员工负责建设与维护保障。由于珠峰车辆无法到达,好几吨重的光缆、天线、辅料等施工物资只能依靠人工背、牦牛驮的方式搬至营地,仅从5300米攀登到5800米,走一趟就需要8小时,而从5800米基站去到6500米基站,则需要走上两天。
同时,珠峰极端多变的天气也极大地增加了建站的难度。有时候原本已准备好投入建设,结果因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被迫搁置。珠峰上风和日丽的日子屈指可数,只有抓住四、五月两个月的窗口期,才有可能使施工顺利完成。
从珠峰回传4K高清和VR信号,对于网络速度、设备稳定性以及建设者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保障网络时刻畅通,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观景体验,基站开通以后,网络维护优化人员还需要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地方顶着十几级的大风,喝着冰块融化下来的冰水,坚持7x24小时昼夜不停地值守,其中的辛苦无法想象。
这些看似普通平凡实则伟大而又动人的瞬间,和珠峰壮美又险峻的风景一样震撼人心。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联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资小新等,通过中国移动咪咕视频推出5300米、5800米5G+4K超高清直播和360度全景VR直播,“珠粉”们可以随时随地“云端赏珠峰”。
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开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为全力做好珠峰高程测量通信保障工作,今年4月以来,中国移动先后在海拔5300米的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新建5个5G基站和3个4G基站,实现了4G/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为珠峰高程测量全程提供4G/5G通信服务,同时也为媒体视频和图像回传提供5G信号保障。
其实,珠峰之上,一直有“中国信号”的陪伴。早在2003年5月22日,中国移动就发起了“彩信上珠峰”,为中国登山队队员在海拔8848米珠峰峰顶打电话和发短信提供网络技术支持。2G、3G、4G、5G时代,珠峰上的“中国信号”,先后为我国“奥运圣火上珠峰”等重大活动和前来观光探险的中外游客、登山者和科考者提供坚实的通信保障。中国通信技术的靓丽“名片”,
再一次完美呈现!
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快5G建设发展,
进一步夯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建设的基础,
促进经济社会民生发展。
我们将让这面旗帜,
在世界之巅,
高高飘扬!
———— / END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张灏然
校 对丨陈 婷
执行主编丨龚 政
主 编丨闫 永
内容来源丨中国移动 自然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