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国企新声第一辑: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小新说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2020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在此期间,小新将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一起见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国企的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今天,小新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一辑——
两会时间已开启
代表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
今年两会,
关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
新基建等热点话题,
国资央企代表又有哪些良言良策?
两会新声速览,小新为您播报!
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推动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节能下属企业已处理医废和危废1.3万余吨,其中,处置涉新冠病毒医废超过3100吨,处理固体废弃物390余万吨,累计提供清洁原水自来水1.4亿吨,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2.5亿吨,为各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疫情尤其凸显了医废危废处理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医废危废处理能力作为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短板,急需更多布局。”宋鑫表示,中国节能将发挥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强化对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趋势研究,及时分析疫情发生过程和发生后客户需求的变化,提高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推动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不懈努力。
首先,把握医废危废处理的新机遇。国家的多个部委已经发了文件,下一步在地市级以上城市,都要部署医废危废处理中心。二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新机遇。长江大保护正在向深度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都带来一系列项目合作机遇。三是疫情防控带来的新产品机遇。疫情防控带来的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的新产品需求,对集团健康、装备制造等业务市场的占有率、新项目的获取,都带来了新的机会。
宋鑫还表示,要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前不久,中国节能向其牵头成立的两个组织——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和中国环保品牌集群成员单位发出了倡议,倡导爱国卫生、创新环境、共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此外,中国节能也将一些垃圾处理水处理项目基地打造成环保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现场引导的方式,让绿色发展深入人心,成为新风尚。
推进智能化战略
加强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表示,应加强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制能力建设,尽快组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技术创新平台。
刘明忠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壁垒高、带动能力强,可显著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层面。特别是作为“基础中的基础”,高性能材料为高端装备制造带来更多应用空间和可能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虽然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短板也十分突出,特别是缺乏集共性技术研究、中间试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这将严重制约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刘明忠认为,应把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立足国家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再造需要,依托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特色主导产业,加强我国重大高端技术装备研发建造,支持中国一重筹建国家大型铸锻件极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颠覆性技术如大型锻件的增材制坯技术等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刘明忠认为,劳模精神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动力源泉。应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劳模的培育和管理,进一步拓宽劳模创新荣誉激励体系通道,增加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比例和数量,适当降低一些荣誉评比门槛,或设立向冶炼、机械加工、轻工、医护用品生产等一线倾斜的国家级奖项,重点考虑重工业地区龙头企业基层一线劳模。应不断完善创新工作室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劳模创新工作支持,由相关部门牵头连线,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沟通合作,联合成立创新联盟、校企协作创新平台,建立实习培养基地等,不断培养创新成果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制造升级迫切需要新时代“大国工匠”
“现在一个刚入职的青年技工,通过岗位锻炼、职称评定等成长为高技能人才,至少需要十余年的时间,成长的通道并不是很畅通。”姜涛认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更多青年高技能人才。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及各行业提供工具和装备的生产制造部门,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他行业。目前,装备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伴随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大量进入车间,这些也对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凸显,特别是青年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技能人员成长通道不通畅、培养力度不够等方面。” 姜涛说,在这个过程中,收入不高、工作价值认可度不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青年技工人才“改变就业方向”的原因。
姜涛建议:加大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要求企业加大职业教育力度,采取税收补贴、提高专项支持补助力度等形式,推进装备制造业技能人员在职培养,创新高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优化充电设施布局和技术水平,加速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孟庆强认为,虽然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建设总体滞后,二是结构性稀缺和利用率偏低现象并存,三是规划布局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协同不够,四是运营及监管还有待强化,五是充电运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足。
孟庆强建议:一是优化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与城市居住区配电设施规划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的衔接。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促进充电设施与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更好结合,统筹车流、人流、充电需求,分级、分区优化规划布局,提高利用效率。
四是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大功率充电、智能充电关键技术、车网双向互动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和工程示范,推动充电负荷纳入统一调度管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辅助服务与绿电交易。
加快构建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
———— / END /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张灏然
执行主编丨龚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