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质量发展看央企:大国重器擦亮品牌,稳中求进传递信心!

国资小新 2022-07-17
2021年,
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
中央企业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交出了一张亮眼答卷。

2014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装备时做出了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
为中国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阶段,
中央企业成为品牌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一张张闪亮的央企品牌名片,
铸就了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强国盛典”中,国药集团获选“年度特别贡献”品牌;中国船舶、中国三峡集团、中国移动、中国一汽、中国远洋海运、中粮集团、中国建筑、招商局集团获选十大“国之重器”品牌。

 1家央企入选“年度特别贡献”品牌 




国药集团

疫苗,疫苗,争分夺秒!

这一针,最先注入,

送来抗击病毒的定心丸;

这一战,绝不言败,

祭出扭转乾坤的杀手锏。

命运与共,用疫苗构筑免疫长城。



 8家央企入选十大“国之重器”品牌 




中国船舶

一千个大气压,压不垮“奋斗者”,
一万米深海泰然自若,
至暗中看见别有洞天。
雪龙破冰,用实力开拓极地;
母舰启航,以信仰向海图强。
勇往直“潜”,逐梦深蓝,
为千年农耕之中华,
开启全新的海洋篇章。




中国三峡集团

它从长江走来,在白鹤滩聚浪为能;
它向大海奔去,在东海御风发电。
电机轰鸣,叶轮流转,
惯看潮起潮落。
一滴滴水,一缕缕风,
用古老的地球律动,
渲染了中国能源的绿色底色。




中国移动

登顶世界屋脊,

5G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以无形支撑无界,

铺设通信快车道;

以无线连接无限,

润万物于无声处。

从跟随到引领,从生活到生产,

每一次升级加速,

都孕育着无数新的可能。





中国一汽

这是一个企业,
更是一个象征。
它曾用手敲锤打,
铸就工业图腾。
六十年风雨兼程,
在新起点强势起步,
血脉涌动的是不变的报国热忱。




中国远洋海运

以集装箱勾连全球化,

以万吨轮锚定供应链。

万里碧波间,

为国际贸易疏通海运动脉;

惊涛骇浪中,

为世界经济铸就定海神针。





中粮集团

与共和国同龄,为粮而生;
与共和国同行,为国谋粮。
收获稻米流脂,
充盈仓廪丰实,
从田间到餐桌,
端牢中国饭碗;
从国内到全球,
稳住粮食压舱石。




中国建筑

分秒必争塑“雷火”,
用中国速度定义中国高度;
万仞高楼平地起,
用中国高度丈量中国速度。
以最可靠的双手,
浇筑中国新形象;
以最沉稳的画笔,
勾勒世界天际线。




招商局集团

汽笛一声轰鸣,

开百年未有之局;

蛇口一声炮响,

创神州改革先声。

一百五十年历史尘烟,

铸就家国商道;

五大洲航通天下,

驶出时代新篇章。






2021年,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放眼2022年,

中国经济将如何持续激发发展动力?

中央企业又将如何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更好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


日前,央视《对话》特别策划节目《信心2022》,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受邀参加,共话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稳增长的举措,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定力。



对话国机集团张晓仑

▲访谈完整视频


◆ 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 用智能化优化农业机械应用



60多年前,毛泽东主席有一个著名论断,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张晓仑认为,这个论断仍然管用。他介绍道,农业机械现在有8000多种,国内大概只有4000多种,这跟中国目前的情况不太相称。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到全球最大,但是农用机械整体水平在全球上地位并不高。我们很多农作物生产收割现在没有使用上机器,还是靠人工,还有一些经济作物,现在都是无机可用。


张晓仑回忆道,在扶贫时发现,有些地方核桃要靠人上去摘。为此,国机集团专门研发了打核桃机,现在,农民可以在树下用机器打核桃下来。“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来说,真的是有需求,”张晓仑说,“真正地让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我觉得是迫在眉睫,方方面面、社会各界都应该去努力。


▲由国机集团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320马力无级变速重型轮式拖拉机


农业智能化、无人化,前提是机械化。国机集团属于生产农用机械的央企,使命和责任更加艰巨。最近,国机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如无极变速的3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以及220马力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我们在吉林省做了一个试点,就是用智能化来优化农业机械应用,可以向全国进行推广。”张晓仑说。


◆ 打造创新联合体实现一体发展 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机集团提出“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最近,国机集团正在梳理我国整个工业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短板、核心技术,并通过创新联合体把用户和研发结合起来,一体发展。


国机集团现在开发的7兆瓦的海上风电的主轴轴承,原来长期依赖进口。过去有很多这种所谓的进口依赖。进口依赖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路径依赖。由于国内并没有相关设备,市场没有需求,在生产研发过程中,生产商会选择使用进口设备。


如今,我们要保证产业链安全,就必须得有。并且国内有足够的市场,可以给这些设备提供应用场景,让它们完善起来。创新联合体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国机集团的风电主轴轴承研发出来以后,就有人用,就能装机。现在跟踪装机的情况,反映情况非常好,但也可能有哪些方面不完善,我们根据情况,逐渐完善,产品质量就提高了,就可以实现进口替代。 ”张晓仑说。


张晓仑认为,创新联合体这种形式非常好,值得推广。“有用户、有研发机构,大家结合起来,把产学研用结合到一起。市场出题、需求出题,我们来答题,有针对性地完成这项工作,就能够解决补短板问题、‘卡脖子’问题。”张晓仑说。





对话中国建材周育先

▲访谈完整版视频


◆ 促进科研成果更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更多向社会开放



周育先表示,中国建材正在加大力度,让科研成果更多地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产业化,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急需材料问题,实现进口替代。这样随着规模提升,能够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也能够为国家提供一些关键的核心材料和核心部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国建材已经成为我国CR929飞机的三个机身部段的供应商,虽然看上去现在的销售收入还不大,但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民用大飞机提供强力支撑。”周育先说。
中国建材有26家科研院所,超过17000个专利,每年的成果还在不断地累积。如何使科研成果惠及国民经济和民生?
为了加快科研成果孵化,使其转化成产业、生产力,中国建材加大力度向社会开放。“我们在山东就做了一个相当于孵化基地一样的‘双创’基地,用我们的成果,用当地政府的厂房土地,把这些成果向社会发布,看谁愿意投资这个成果。我们发布了以后,有不少民营的机构的投资者都有兴趣,现在投资已经有十几个项目,这样通过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等结合,把我们的第三类成果转化成了产品,转化成了生产力,转化成了面向国民经济的一些产品。这是相关方都获益的一种模式。只有把它跟需求相对接,只有把无形资产和有形的社会资本相对接,把生产要素都能够组合在一起,才能够爆发出来很多的真正的科技创新的力量。”周育先说。
注:中国建材集团把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分为A、B、C三类,分别为服务国家战略形成的A类成果、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B类成果、可对外转化的C类成果(也就是第三类),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分配给成果的原完成团队和现转化团队。

◆ 以科技创新淘汰落后产能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水泥行业本身碳排放压力巨大,中国建材的机遇在哪里?周育先认为,实际上,核心还是要靠创新。要通过创新去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如何替代一些作为燃料的煤,如何用原料替代一些碳酸钙的石灰石,这样生产的一吨水泥,它的碳排放的绝对值能下降。
中国建材充分利用水泥窑高温的功能,协同处置一些固体垃圾、医用垃圾、生活垃圾。目前,中国建材在全国已经有44条生产线,围绕着36个城市去处理城市的这些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及固体垃圾。
“前些天去江苏省南京市,坐下不到5分钟,市委书记说感谢中国建材,原因是南京去年疫情期间,让我们加大力度运转水泥厂,去处置处理南京市所有的医用垃圾,确保整个抗疫期间能够安全地度过。”周育先说。

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央企业将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用实力擦亮大国品牌,

用品牌的力量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

推动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陈 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内容来源丨央视财经 央视《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