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家啦,感觉良好!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航天!

国资小新 2022-12-30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
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顺利结束“太空出差”,
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
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
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
创下了中国航天员
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任务完成
即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着陆现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航天员翟志刚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航天员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
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
及其发射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均由中央企业航天科技集团研制,
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央企相关单位参与。


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相比,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快速返回模式
在不改变硬件软件的条件下,
返回绕飞地球从18圈缩短至5圈,
返回时间缩短近20小时。


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地球,
大致需要几个步骤?
错过直播的同学和小新一起回顾

1、分离撤离:人上“神舟”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


▲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正式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前,“太空出差三人组”简短告别:“我们即将返回地面!”“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与关爱,感谢所有科研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日夜陪伴。”“北京见!”



2、制动离轨:飞船通过调姿、制动、减速,从原飞行轨道进入返回轨道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完成姿态调整、轨返分离,返回制动开始



3、惯性滑行:等待再入时机,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



4、再入大气层:返回舱穿越黑障、经历考验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出黑障区



5、着陆:开伞、反推、落地

▲神舟十三号着陆瞬间


▲戈壁滩上的小动物也来看着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八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轨期间,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支持下,
圆满完成2次出舱活动、
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
开展多项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项目。

60秒,重温神舟十三号“名场面”

👇

截至今日,
我国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圆满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
2次回收任务、1次受控再入任务,
以及航天员出舱、机械臂操作、
快速交会对接等任务
为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奠定良好基础。

地面技术人员将对空间站
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结论满足要求后,
中国空间站将转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执行2艘货运飞船、2艘载人飞船、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

目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即将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共同出征,
执行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首发任务,
后续任务也在稳步推进。

↓向右滑动,看8次载人飞天征程↓



航天员们能够在浩瀚太空“感觉良好”,
源自航天人的创新自信、
航天技术的创新突破。

身穿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风险极高
又极为炫酷的太空出舱活动中
伸展“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的从容姿态;

▲ 空间出舱活动

数倍于5G网速的太空宽带
支持航天员在400公里高度
分享壮丽的宇宙美景,
在“天宫课堂”流利开讲;

▲ 天宫课堂

原先靠航天员乘坐飞船“随身”携带物资,
如今已有天舟货运飞船
专程送来“太空快递”……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自主创新所造就的航天科技进步,
持续提升着中国人进出空间的能力,
也助推着飞天梦想不断扬帆远航。

正如“太空教师”王亚平鼓励青少年们
“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
梦想的实现需要动力,
也靠定力。

今年适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30年,
经历锲而不舍地太空筑梦,
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
即将成为现实。

三十年间,
中国航天的跨越发展令世人惊叹,
从逗留太空数天到入驻空间站半年,
再到“太空家园”更宽敞、更舒适,
经历过“飞船时代”的航天员们想必感受尤深。

同时让人印象深刻的,
中国航天“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久执着
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前行,
直至推开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收获着为梦想而奋斗的丰厚回报。

作为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航天自信自强的特质
成就了自身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迈进,
也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着强大激励。


宇宙浩渺,未来可期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更多访客
中国航天人
将继续把星河点亮!
✨✨

———— / END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陈 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丨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微博 中国航天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