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企杀手锏 | 陆海空天,新型装备!

国资小新 2022-12-22

小新说



企业是创新主体,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好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小新为您持续报道中央企业的“杀手锏”,展现中央企业的科技自立自强新作为!今天小新为您带来第二十七期
《陆海空天,新型装备!,一起来看中核集团、航天科技、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中国电科、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华电、国机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国中车集团、中国铁建带来的“中国造”新成果。







01

  我国百吨级火箭发动机单台试车创新纪录  


12月10日,

由航天科技六院研制的

我国首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飞行状态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

(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

完成不下台第4次试车,

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本台发动机完成4次

累计2100秒试车,

单台累计工作时长超8倍任务时间,

刷新了此前我国百吨级系列

液氧煤油发动机2050秒的

单台最长试车记录。



本次试车的

130吨级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

为首台按飞行状态配套产品,

需通过长程寿命摸底试车考核验证,

肩负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重任,

是建立交付产品技术基线的基础。

本台发动机为首次配套

飞行状态轻质机架、

结构布局的产品,

试车成功标志着

130吨级泵后摆发动机研制进入新阶段,

拉开了泵后摆系列发动机

由研制转向交付的序幕,

坚定了动力系统试车和

某型火箭首飞成功的信心,

后续研制工作将向着

载人高可靠飞行的目标全力冲刺。


据悉,泵后摆系列发动机

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

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

进行了发动机性能提升研制,

实现仅揺摆推力室

进行推力矢量控制的总体布局,

使发动机结构紧凑、横向包络小,

同等箭径下整体布局紧凑,

大幅提高火箭固定箭径可以产生的推力,

将火箭面推力提高了近80%。


02

  一箭14星!捷龙三号首飞告捷  



12月9日14时35分,

首次执行发射任务的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

采取海上热发射的方式,

从发射船上腾空而起,

托举14颗卫星直冲云霄。

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任务还实现了

海上冷发射到海上热发射的跨越。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

由航天科技一院抓总研制、

面向未来卫星星座快速组网发射需求

而打造的一型

商业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全箭总长31.8米,

箭体最大直径2.65米,

起飞质量140吨,

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吨,

支持陆基及海上快速发射。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

拥有2.9米直径和3.35米直径整流罩,

任务性价比与适用性高,

具备“一箭20星”的发射能力,

综合发射成本国内当前最优,

可在一周内完成

星箭技术准备、实施发射,

能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

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

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

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



03

  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空间段建设任务圆满收官  


12月9日2时31分,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

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标志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重大专项空间段建设任务圆满收官。



执行本次任务的火箭与卫星

均由航天科技八院抓总研制。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

采用SAST1000平台,

运行于70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入轨后,

将与高光谱观测卫星、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组网观测,

实现每天3次大气环境、

红外全球覆盖,通

过卫星的应急观测能力,

实现对全球热点区域的

快速高光谱重访观测。



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

将应用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自然资源调查、大气成分探测等方面,

大幅提升全球大气污染物监测能力,

显著提高我国对甲烷等

温室气体排放点源和

水体污染排放点源的

区域宏观监管能力,

有力支撑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

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

美丽中国建设等提供支撑。



04

  我国成功完成首次空间燃料电池太空在轨实验  


近日,

由航天科技五院529厂承担的

天舟五号燃料电池搭载载荷项目

顺利完成在轨实验任务,

标志着我国首次完成了

空间燃料电池在轨实验。



在轨实验过程通过

多个工况的循环验证,

顺利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

取得了圆满成功,

初步验证了燃料电池

能源系统在轨舱外真空、

低温及微重力条件下发电特性、

变功率响应规律以及

电化学反应的界面特性,

为空间燃料电池能源系统的

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

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后续,529厂燃料电池项目团队

将在本次搭载验证工作的基础上,

深入开展空间燃料电池能源系统的

工程化研究工作,

实现我国燃料电池能源系统的宇航应用。





01

  收官!第三架AG600M首飞成功!  



12月9日,

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鲲龙”AG600M(1006架)

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这是2022年以来第三架

完成首次飞行试验的AG600M飞机。



首飞机组驾驶AG600M飞机

从珠海金湾机场滑行起飞

在空中平稳飞行13分钟,

完成一系列既定试飞科目后,

于8时23分平稳降落,

飞机状态良好,操纵系统正常,

各系统运行稳定。



研制批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共投产四架,

此次飞行试验的AG600M(1006架)

属该型飞机的第三架。

首架机已于5月31日实现了陆上首飞,

8月29日实现了水上首飞。

第二架机于9月10日实现陆上首飞。

第三架机自交付试飞以来,

陆续完成地面调试、

发动机试车、低中高速滑行,

于12月9日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

截至目前,

已有三架机同时开展飞行验证试验任务。


02

  新型高空、高速无人验证机“流星-260”首飞成功  



日前,

“流星-260”无人验证机试飞完成,

标志着航空工业试飞中心

自主研制的新型高空、高速、

大机动目标机取得圆满成功。



“流星-260”是一型

具有先进水平的高空、

高速等特征的无人机,

可满足航空装备目标机配试需求,

可根据任务需求更换头罩、

设备舱、进气道、

发动机和任务挂架等,

可以作为新型涂料、小型发动机、

导引头等空中试验平台,

也可以作为配试试验机

参与人工智能、有人/无人协同、

无人集群等前沿技术探索。



“流星-260”研制历时3年,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研制团队

贯彻了模块化多用途设计理念,

突破了国产新研小型涡喷发动机验证、

一站多机编队飞行等多项关键技术,

实现了多项关键指标,

对实现试飞效率提升、

加速新机和航空装备研制

具有重大意义。





01

  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投用  


12月7日,

中国海油恩平15-1油田群

首期项目正式投入生产。

油田群建有亚洲最大海上石油

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

珠江口盆地首个

新建无人平台恩平10-2平台、

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等,

其建成投产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推进海洋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亚洲最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恩平15-1平台投用


本次投产的恩平15-1平台

是恩平15-1油田群最重要的海上设施,

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

建造、安装及生产运营。

平台总高度约160米,

总重量超过3万吨,

单层甲板面积相当于10个篮球场,

安装设备及系统近600台套,

相当于常规平台的2倍,

可实现钻井、修井、

无人化远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

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

油气水综合处理等多项功能,

是目前亚洲甲板面积最大、

组块重量最重、设备最多、

功能最齐全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


我国珠江口盆地海域首座新建无人平台恩平10-2平台投用


恩平10-2平台是目前

我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

大型海上无人平台,

具备远程遥控测井、

压井和恢复生产的能力,

可“一键置换”实现陆地对海上设施的

远程监控和安全关停等操作。

恩平10-2平台井口数量、

原油处理能力堪比有人驻守平台,

但由于减少了公用系统、

生活楼、钻机等大型设备,

重量仅为传统平台的三分之一,

甲板面积为传统平台的二分之一,

降低工程投资约2.8亿元,

减少维保工作量三成,

每年可节省运维成本超千万元。


02

  全球首制2艘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同时开工  


11月21日,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

为挪威北极光公司建造的

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

1号船、2号船同时开工。

该船型专业服务于

海洋碳运输与封存,

由大船集团自主设计,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该船配置有全球首次使用的

特殊材料加工制作的全压式C型液货罐,

主机配置液化天然气与

船用轻柴油两种燃料,

船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

排放水平满足最严格的要求,

通过应用转子风帆及

气泡减阻两种创新技术,

大幅降低排放水平,

提升了节能效果,

满足最先进的

能效设计指数(EEDI Phase III)要求。


该船建造后,

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计划,

收集欧洲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

运至挪威西海岸地区

二氧化碳接收端码头加以处理后

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

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推进欧洲整体碳中和终极目标。





01

  首个国产超超临界机组FB2转子交付  


日前,

由国机重装研制的

首个国产1000MW超超临界机组

FB2转子交付用户,

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实现完全国产化。


相较于普通机组,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内部蒸汽的温度、压强更高,

是一种效率高、煤耗低、

排放少的新型发电设备。

转子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

关键转动装置。


从验收情况看,

国产FB2转子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特别是晶粒度、冲击韧性、

短时高温持久等指标

优于进口产品,

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2

  我国首批整机国产化主蒸汽隔离阀正式交付  


11月30日,

我国首批3台整机国产化

主蒸汽隔离阀验收合格,

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华龙一号

批量化示范工程建设现场,

服务于漳州核电1号机组。



主蒸汽隔离阀主要用于

执行安全壳和蒸汽发生器的

安全隔离功能,

阀门耐高温高压、

启闭推力极大,

需在事故工况下

实现极短时间内快速关闭,

其安全运行对于核电厂的

发电可靠性极为重要。

作为主蒸汽隔离阀核心驱动系统的

气液驱动装置,

其功能逻辑复杂、运行工况严苛,

对系统、元件和结构设计、

加工制造、鉴定等均有很高要求,

是核电关键设备里“卡脖子”技术。


中核科技在2019年

启动华龙一号

主蒸汽隔离阀驱动装置研制项目。

经过两年来的艰苦努力,

成功完成了项目的研制目标,

驱动装置产业化样机的

各项性能及主汽阀联动性能

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03

  国内首套嵌入式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成功投运  


12月16日,

由国电南自、华电浙江新能、

中国电科联合研发的,

国内首套嵌入式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

在华电弁山风场成功投运。


该系统采用基于IPC技术

自主研制的SA92C嵌入式控制器平台,

搭载了中国电科自主研制的

锐华(ReWorks)

安全可信嵌入式操作系统和

国产嵌入式处理器,

实现了从SOC芯片、操作系统、

组态软件到控制逻辑的

全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相较于上一代产品,

其在中断响应时间、任务切换时间、

软件安全性、扫描周期和

运行温度范围等

关键性能指标上获得大幅提升。


双方团队针对实时工业以太网总线、

可信计算、网络安全等

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取得了大量突破性、原创性成果。

控制算法采用面向多机型的

平台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理念,

可实现多机型主控备件联储联备,

进一步降低了风电机组运维成本。

系统首次将军工级

安全可信操作系统

应用于能源行业关键控制系统,

为风电机组构建起了

内生免疫的主动防御体系,

打破了国外嵌入式操作系统

在风电主控设备产品中的垄断地位,

在高安全可信风电主控领域

填补了国内空白。


04

  全球首创全新一代“使命号”智轨列车成功试跑  


12月18日,

全新一代“使命号”智轨列车

完成3天空载试跑,

于12月19日正式载客。



中车智能轨道快运系统

(简称中车智轨)为全球首创,

采用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

“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

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

通过中央控制单元指令,

精准控制列车在既定虚拟轨迹行驶。



列车以胶轮取代钢轮,

无需铺设有形轨道,

最小转弯半径15米,

可在城市道路上灵活行驶,

具有良好的城市适应性。

相较于传统轨道交通,

智轨具有投资成本低、

建设周期短、运营灵活等优势,

同时还可与城市交通信号实时联动,

一次充电运行70公里以上,

通常3节编组载客超300人。



智轨系统自发布以来,

已在株洲、宜宾、哈尔滨、

苏州等多个国内城市开通运营;

海外获取阿联酋、

马来西亚两个项目订单,

成为中国先进制造“走出去”的新利器。


05

  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下线  


11月29日,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

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

在湖南长沙下线。



“梦想号”整机高约10米,

开挖直径达23.02米,

是迄今全球开挖直径最大的掘进机,

填补了掘进机产品型谱的世界空白,

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装备的

科技攻关又上新台阶。


“梦想号”由中国铁建打造,

集开挖、出渣、支护、

导向等功能于一体,

适用于软土和软岩地层的

超大直径竖井工程建设,

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设备采用全密封、高承压设计,

在施工作业时,

主机潜入水下开挖取土,

最大开挖深度可达80米,

同时具备可变径开挖能力。


———— / END / ————推荐阅读(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曹平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