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第13次拿下全国一等奖
3月26日,“盈建科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太原理工大学闭幕。由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宋晓冰、陈思佳指导,土木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祁至立,建筑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张宇、何捷组成的上海交通大学代表队再次取得一等奖佳绩。同时,上海交通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 交大参赛师生在闭幕式现场
大赛介绍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该竞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共同主办,各高校轮流承办和社会企业资助协办。遵循创造(Creativity),协作(Cooperation),实践(Construction)的“3C”宗旨和“公正、公平、公开”的竞赛原则,并以“展示才华、提升能力、培养协作、享受过程”作为竞赛理念,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经统计,今年各省(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秘书处组织分区赛共计514所高校,1209支参赛队参与。
△ 大赛现场
本次大赛赛题为“三重木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以我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楼阁式古塔——应县木塔为构思设计此次赛题。应县木塔建筑宏伟,体量高大,设计精妙,外形稳重庄严,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仍巍然矗立。堪称天下奇观,是世界木结构建筑之典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本次题目模型以三重木塔结构为基本单位,要求参赛者针对竖向荷载、扭转荷载及水平荷载等多种荷载工况下的空间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模型制作及加载试验。
交大作品展示
根据赛题的要求,本次模型在结构设计之初采取包络设计,并对随机组合生成的1000种工况进行计算并确保98%以上的工况可成功支撑;其次在模型制作中为考虑受压构件强度、稳定、材料总量、制作时间等因素采用了方圆结合的搭建模式;最后在赛场施工中严格按照1:1图纸进行施工组装。
交大团队介绍
指导老师
宋晓冰,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钢结构、膜结构设计理论,组合结构设计理论。国际桥梁和结构协会(IABSE)会员,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CE)会员,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CEng),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佳和优秀教学奖”、“卓越教学奖”、“教书育人奖”、“校长奖”、“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教学奖励和荣誉称号。曾指导学生在教育部主办的迄今共15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得1个“特等奖”和13个“一等奖”。荣获该项竞赛首批颁发的“突出贡献奖”。2022年,获上海市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竞赛正高组“特等奖”、全国高校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竞赛正高组“二等奖”、首届上海课程思政展示活动自然科学组“特等奖”。
团队成员
“我是张宇,是交大建筑学大三的一名学生。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结构竞赛,在这样一场竞赛中,我真的从老师和队友那里学到了很多,并为他们的能力感到钦佩。在为比赛准备的日子里,我们也曾争执过,辩论过,到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我们所学过专业知识切实的运用了进来,明白了知识不只是停留在纸面的,实践往往考虑的更多,且更有魅力。”
张宇
“我是交大土木系的祁至立,很荣幸能够代表交大参加全国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在备赛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宋晓冰老师和陈思佳老师的精心指导,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两位老师德如高山,以身作则,令人由衷敬佩!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能够和志同道合的好友一道努力更是人生难得的体验!
模型制作不是简单的事。无数次失败才换来一次成功,十个月的努力才换来赛场上的成竹在胸,师友配合才换来难得的荣誉。一切就像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感谢相遇!”
祁至立
“我是交大建筑系的何捷。参加结构比赛的经历是一段非常珍贵的体验,过程中也十分有幸认识了土木系的良师益友们。我始终认为,建筑和土木是能够直接和世界沟通的学科,用有限的材料、从无至有地亲手搭建一个能够真正承力的结构模型,这是一次工程般的建造。所以与其说是竞技,结构比赛更像是一场挑战,一场来自学科本真的挑战。和队友们一起接受这样的挑战,足以收获各个方面的成长。回顾备赛和参赛的历程,其实有很多话想说,但说出口的也只剩下幸运和感谢了。”
何捷
船建·科创
自2005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创立之时,我校学子积极参与至今已经历过十五届赛事,从最初只有49支队伍到如今110支队伍同台竞争,从我校作为参赛队到获得第十四届赛事的承办权,我校学子一直积极参与不曾放弃,成功取得1次特等奖、13次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船建学院打造“课赛研”融合模式,以船建学院学生创新中心为依托,制定PRP、大创、学科竞赛进阶式“课赛研”融合育人体系,持续推进面向新概念船舶设计与智能制造等四个学科方向的6个Fablab科技类社团建设;按学科类别选聘教授组建校内导师团队,对优秀项目开展系统指导,聘请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导师,将企业产业需求以问题、课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点。
2022年,船建学院共承办6项对标国家级赛事的校内竞赛,持续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全年累计获得各类科创奖励80余项;在“互联网+”大赛取得历史性突破,斩获2项全国金奖;在第十一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再创历史新高,获得4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和5项二等奖。
推荐阅读
2、读书不觉已春深
3、做一个深蓝色的梦
点赞交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