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上联播!这两天的央视报道,含交量超高!

请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 2024-06-21

日前

中宣部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上海主题采访活动

调研团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近距离了解学校在科技创新

产业融合和人才培养等领域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

等节目持续关注

一起来看报道

↓ ↓ ↓

\ | /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上海: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走出实验室

《新闻联播》聚焦交大

记者见到青年科学家马麟时,他正忙着研究一款光子互连芯片的量产工艺。这款芯片和算力芯片集成后,可以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大幅提高算力。

研究成果得以市场化转化,得益于不久前马麟拿到的2000万元风投。而这样的投资,过去并不容易。尽管通过前期改革,科研人员已经可以拥有成果的部分所有权,但单位与科研人员共同所有的复杂结构,还是常常让风投资金望而却步。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 马麟:相当于你这个房子不是百分百属于你,然后你要卖它或者处置它的时候,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改变来自上海推出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其中一项,就是在明确转化科技成果收益比例等单位权益的前提下,允许科研人员享有科技成果的全部或部分所有权。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服务处副处长 梁冰:进一步解决围绕困惑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些“细绳子”的堵点、难点问题。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有更大的自主权来实现创业,也是让我们的社会资本和我们的产业能够更加顺利地承载我们科学家的成果。这个也是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像马麟一样的科研人员创办企业94家,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60亿元,估值约370亿元。

通过改革提高成果转化率的不止高校,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试点范畴,解决了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在上海市嘉定区这家医疗器械产业园,医学专家和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双向奔赴,一批交叉学科的实验室正在加速医疗器械创新成果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 瑞金医院院长 宁光: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创新松绑,贯通了整个医疗器械生产的上下游,加快形成医疗器械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初步统计,2023年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数同比增长27.2%,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4.4%。科技成果正加速走出实验室,助力高质量发展。

\ | /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

上海:零距离服务帮助科研人员

解决“不会转”问题

通过一系列改革,上海在着力推动解决科研人员“不能转”的难题。而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针对“不会转”的问题,上海也在寻找破解之道。

在上海市科委,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沓厚厚的文件。里面共有250多条问答,内容从政策法规到开一家公司的步骤,解答了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上的各类问题。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服务处副处长 梁冰:这几个月我们调研下来,发现大量的科研人员,其实他的成果最主要是“不会转”,还有我们相关的部门对成果转化的政策理解、政策服务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我们形成这个实务的问答。除了政策服务包,还开设科技成果转化“训练营”,开设“转化门诊”“转化学堂”,提供精准政策辅导。

那么这些政策辅导传导得如何呢?记者来到上海目前唯一的“创新策源”功能区——“大零号湾”。这里紧邻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等高校,集聚了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是实现“0到1,再到100”的重要孵化区。

大楼聚集了行政、科创和人才服务中心,闵行区科委去年5月从区政府整体迁入这里,成了一站式服务的关键一环,为的就是让政策与科研人员“零距离”。

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徐晖:作为政府的服务部门,我们就是要来到我们的高校身边,到我们的教授、科创企业和人才身边来做好“零距离”的服务。

\ | /

央视《朝闻天下》关注——

上海:科研人员轻装上阵

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开花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朱新远:由我们成立一支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老师们只要把他的一些想法和产业一起讨论的结果,和这支技术转移的队伍人员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由这支技术转移队伍人员帮助他们、辅助他们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这些问题。

用改革破解科技成果的“不能转”,用服务破解科研人员拥有科技成果却“不会转”。调研中记者看到,一系列举措正让科研单位鼓励转、科研人员愿意转,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开花。

就在记者调研期间,“大零号湾”又新增了一个创新孵化器。启动现场,记者遇到了青年教师马道林。刚拿到科研成果全部赋权的他迫不及待就注册了公司,这几天正忙着装修。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马道林:我们现在能够出来轻装上阵,走到市场上去创业,信心满满在向前冲,然后让我们的产品能够尽快去走到产业需求中去。

马道林告诉记者,新公司真是赶上了好时候。不仅享受了“大零号湾”免费办公室等扶持措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法规问题也都有专人解决。

技转专员郭超就是帮马道林解决问题的人。从政策咨询到流程设计,他都梳理得清清楚楚。而像郭超一样的专员,在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有17位。

把转化流程交给专业的人,马道林得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科研。这项给机器人增加触觉的技术,正是眼下他的研究重点。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马道林:比如说我们有这样一个USB接口,被它接触之后,就可以把USB上面的这种形态、标志识别到,或者是接触一些布料,这种布料的表面纹理,我们可以非常高密度去重建出来,机器人就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我们的物理世界,能够真正实现智能化。

上海交通大学

贯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

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

助推新质生产力走出实验室

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陈煜阳

主编:金雪

推荐阅读

1、“一言不合发吃的”交大,又喊你免费领粽子了!芋泥、蜜柚、芝士……

2、他,在交大追“光”

3、六一在交大,快乐哈哈哈

4、“上海交通音乐大学”,又上新顶流乐团!

5、刚刚公布!全国首届,交大教授入选!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