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口述历史——香港美荷楼生活馆简介
前言:近日从在香港美荷楼生活馆(私人博物馆)工作的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该生活馆的一些信息,尤其是该馆致力于收集与呈现有关美荷楼昔日居民的口述历史资料,可以让我们借鉴有关口述历史与博物馆、口述历史与社区营造(community building)、以及口述历史与历史保育(保护,historical preservation)等主题的相关经验。以下附录了该馆的简介资料(内容来自该馆网站)。
美荷樓生活館之成立
美荷樓生活館是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設立的第一所私營民間博物館。美荷樓的誕生源於1953年12月25日夜晚在石硤尾發生的一場大火(後通稱「石硤尾大火」)。大火發生在石硤尾山邊寮屋區,使接近58,000人喪失家園。
為了向災民提供長期的房屋設施,包括美荷樓在內的首批8座六層高的徙置大廈應運而生。於1954年落成的美荷樓,標誌著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在原址設立生活館展示社區歷史、公屋環境以至巿民生活習慣的轉變,深具意義。
願景
美荷樓生活館旨在通過對文物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及展覽,展示1950年代起香港的社區發展、生活環境變化和人文面貌。從而推動社區對美荷樓,乃至整個香港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和傳承。
使命
透過文物收藏、文物保存來研究及展覽早期徙置大廈及公共房屋居民的生活狀況、環境、社會民生及人文精神。
透過展覽、導賞活動及各項文化活動,提升社區關注保育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同時闡釋二級歷史建築—美荷樓的歷史、建築、文化及社會意義。
展現及闡釋由1953年石硤尾大火促成之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起始及其演化改善演變。
透過展覽、導賞活動及各項文化活動,鼓勵本地居民與外國作文化交流。
記錄美荷樓活化成青年旅舍的過程,以作保育研究及教育用途。
專題展覽
美荷樓生活館地下展室為專題展覽區,目前正展出有關1953年石硤尾
大火及該區徒置大廈居民生活的點滴。展覽以40多個口述歷史個案為
基礎,輔以舊物、舊照及歷史資料,重組昔日徙廈居民的珍貴回憶。
地下專題展覽內容如下:
1. 「樓」住昔日情
2. 石硤尾大火
3. 石硤尾歲月
4. 吾家美荷樓
5. 情繫石硤尾
6. 石硤尾回憶
常設展覽
美荷樓生活館一樓及地下活化計劃展室為常設展覽區。展覽設計在保育原有單位間隔、廚房和開放式長廊等基礎設施的同時,亦期望參觀者能夠透過實景陳設,近距離接觸昔日的居住空間,認識當年「第二餐飯未必有着落」卻守望相助的年代。
一樓展覽內容包括:
7. 一九五零年代的石硤尾徙置區
8. 走廊●廚房
9. 一屋兩伙五人行
10. 一室一戶
11. 公共衛生設施
12. 徙廈店舖
13. 一九七零年代石硤尾邨公屋
14. 美荷樓單位
15. 美荷樓L型單位
16. 香港公共房屋發展簡介
藏品篩選準則
美荷樓生活館館藏至今逾千件,本館已制定完善指引管理。生活館在收集物品前會先了解物品狀況和背景等資料,並根據生活館下列收集物品準則,決定是否收集該物品至藏品名錄之中:
符合美荷樓生活館的收藏範圍
真確性
物品保存狀況
稀有程度
文化價值
教育價值
陳列價值
研究價值
藏品管理
美荷樓生活館的藏品根據藏品管理指引以專業水準處理,展覽廳儲藏室設有24小時濕度控制,提供最佳環境以保護展品,亦設有保安系統監察館內安全情況。直至 2014年1月,生活館已收集大大小小物件共超過一千一百件。已收集物件的一切資料記錄於藏品管理系統,方便職員及研究員查看。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 | 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正 |
逢星期一(公眾假期除外)及 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息 |
|
平安夜及農曆新年除夕下午3時閉館 |
惡劣天氣安排
|
參觀守則及須知
為保護美荷樓生活館內的文物,並確保館內環境舒適,敬請參觀人士遵守以下參觀守則及須知:
參觀人士須注意安全,請勿在館內奔跑、坐下或嬉戲,以免發生意外。
參觀人士中如有傷健人士或行動不便者,請於參觀前預先通知本館職員以作相應安排。
館內請勿使用閃光燈或腳架拍照或錄影,如欲於館內拍攝商業用相片或錄像,必須預先向本館作書面申請。
參觀期間請保持安靜,請勿喧譁或在館內使用擴音器或手提電話通話。
請勿塗污或損毀館內的展品、裝置、牆壁或設施。
請勿在館內飲食、吸煙或燃點煙火,以保持展館整潔及安全。
如個別參觀人士對其他參觀者造成滋擾,本館職員有權阻止及要求參觀者離開展館。
參觀人士如損毀館內任何展品或設施,本館有權要求參觀者照價賠償。
參觀人士請小心保管個人財物及注意自身安全,本館概不負責館內任何個人財物損失或意外事故。
本館不設衣帽間,請勿攜帶大型物件或行李及貴重物品。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免費導賞團簡介
受消防條例監管,生活館的入場人數及樓宇承重均有嚴格規定。故此,導賞團不會在生活館內進行。為了讓訪客在參觀生活館前,對YHA美荷樓青年旅舍有更多認識,本館為訪客提供旅舍導賞團,一日一團,費用全免。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作為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之一,著重保育及傳承此二級歷史建築所代表的歷史、建築、文化及社會意義。透過導賞,訪客將認識美荷樓所標誌的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早期徙置大廈居民的生活面貌、舊居民的人生經歷和美荷樓的建築特色等。
導賞團亦會介紹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在活化計劃中的角色,及細述活化工程如何平衡保育和改建發展的細節。
一般資料
時間 |
廣東話團每日一團,早上10:30-11:15(休館日除外) 英文團,特定星期日早上11:30-12:15 普通話團,視乎個別要求而安排 |
所需時間 |
約45分鐘 |
名額 |
20人(恕不接受團體申請) |
費用 |
全免 |
路線 |
旅舍前地堂→大樹下→旅舍房間(視乎當日入住情況)→後地堂→生活館一號展室 |
預約時間 |
參觀日期前兩個月起至參觀日前兩天 |
聯絡
惡劣天氣安排
|
hmhh@yha.org.hk/ 傳真: 3755 4378
與生活館相同,可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yha.org.hk/chi/meihohouse/channel.php?channel_id=56 |
預約和參加導賞團須知 > 請選擇參觀人數和參觀日期 > 申請表 > 完成
導賞團只限網上預約,恕不接受其他方式預約。
每團導賞團名額最多20人,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所有預約最早可在參觀日期前兩個月進行,而截止申請時間為參觀日前兩天。
成功預約導賞團服務的訪客,將即時收到本會發出的電子確認信。
所有已成功申請之導賞團內容一律不設更改。
參與導賞團者敬請準時到達,本館有權取消遲到者參與該導賞團之權利。
參與導賞團者請攜同確認信及有關證明文件供本館工作人員查閱。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不設停車場,團體車輛可於旅舍正門停車上落訪客(只限24座位或以下旅遊巴士)。
請小心留意個人財物及自身安全,本館概不負責館內任何個人財物損失或意外事故。
本館對上述所有申請細則及參觀安排擁有最終決定權。
團體參觀生活館安排
此免費服務只適用於學校、慈善團體及非牟利團體,恕不接受任何商業團體申請。
礙於消防條例,本館設有嚴格人數限制,為確保生活館內的安全和舒適度,凡參觀總人數多於15人以上,必須預先申請,每團參觀總人數不得超過30人,同一團體不得於同一日內申請不同時段。由於本館地方有限,團體參觀不設導賞服務。
團體可申請之參觀時段分兩節,逢星期二至五(公眾假期除外):
上午時段 11:45-12:45
下午時段 14:45-15:45
由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本館參觀人數眾多,恕不設任何團體參觀時段,敬請留意。
有意申請之團體請於參觀日期前最多兩個月起至參觀日前最少一星期前向本館遞交預約申請表。為公平起見,於合適時間以外提出之申請將不予受理。本館將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處理所有申請,額滿即止。申請人可以透過電郵(hmhh@yha.org.hk)索取申請表格並以傳真方式(3755 4378)交回本館。我們恕不接受電話申請,申請者必須於收到本館發出之確認信後才安排團體參觀,以免誤會。
常見問題
1. 問:導賞是在生活館中進行嗎?
答:不是。美荷樓導賞團的設立是為了讓訪客在參觀生活館前,對YHA美荷樓青年旅舍有更多認識。路線包括美荷樓前地堂、大樹下、旅舍樓層(視乎當日入住情況)、美荷樓後庭及生活館一號展室。導賞員將會在導賞結束之前於生活館門口簡介該館特色,您可於解散之後自行參觀。
2. 問:可以幫我在電話裡預約導賞嗎?
答:美荷樓導賞團只限網上預約,恕不接受其他方式預約,詳情請瀏覽http://www.meihohouse.hk/chi/booking.php
3. 問:我們有30個人想參加導賞團,你們會在中午或下午時段為我們安排團體導賞嗎?
答:美荷樓導賞每日一團(最多20人),時間為早上10:30-11:15(休館日除外)。我們沒有提供團體導賞服務,亦不設個別導賞安排,詳情請瀏覽http://www.meihohouse.hk/chi/booking.php。
4. 問:我在網上預約時不小心選錯了導賞日期怎麼辦?
答:請自行於網上再作申請,並盡快以電郵方式(hmhh@yha.org.hk)通知本館取消錯誤申請,以騰出空間予其他參加者。
5. 問:團體參觀生活館有導賞安排嗎?
答:沒有。
6. 問:團體參觀生活館不預約可以嗎?
答:我們不建議這麼做。曾有未預約團體需等候超過60分鐘,且需分批方能進入生活館匆匆參觀。而成功預約者可享有:
無需排隊等候
安全及舒適的參觀環境(據本館統計,星期二至星期五上午11:45-12:45及下午14:45-15:45人流較少,特此選作團體參觀時段)
充足的參觀時間(生活館展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你可以駐足品味展覽內容,重溫香港公屋歷史)
有關團體參觀申請,請瀏覽http://www.meihohouse.hk/chi/channel.php?channel_id=59
以上资料来自网站:http://www.yha.org.hk/chi/meihohouse/channel.php?channel=about-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