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抢救性记录东巴文化!这三本新书发行

口述历史 2024年09月24日 09:15
1 发布会现场

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东巴文化丛书《纳人乡韵》《摩梭仁者》《守望东巴》新书发布会在丽江三联韬奋书店举行。这套东巴文化丛书用口述史、影像志、文化志等3种形式抢救性记录了东巴文化。

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东巴文化丛书《纳人乡韵》《摩梭仁者》《守望东巴》发布会在丽江三联韬奋书店举行。段玉菊 摄

《纳人乡韵》是宋一青、孙庆忠、庄淯棻等人创作的影像志,收录了300多幅摄影作品,记录了纳西族摩梭人的生产生活等;《守望东巴》是孙庆忠、宋一青、生根等人创作的宁蒗县拉伯乡油米村的文化志,详细记录了摩梭古村的历史文化、村落形态、信仰民俗、生活细节等;《摩梭仁者》是孙庆忠、宋一青、杨多吉扎实等人创作的油米村东巴和“侠武”(“侠武”汉译:东巴的助手)的口述史,记录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宗教仪式和社会交往等。

东巴文化丛书《纳人乡韵》《摩梭仁者》《守望东巴》。段玉菊

据《守望东巴》《摩梭仁者》创作者之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介绍,目前,宁蒗县拉伯乡的油米村还有9位东巴、2位“侠武”。每年油米村会举行400余场东巴仪式,这不仅是纳西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生活教育,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和精神世界。“希望通过这套东巴文化丛书,传播东巴文化的种子,让更多的人进神秘的东巴文化,关注东巴文化、了解东巴文化。”孙庆忠说。(段玉菊)

来源:丽江发布
人民网2024年9月20日
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2 《纳人乡韵:纳西族摩梭人影像志》

                          作 者:宋一青、孙庆忠、庄淯棻等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流经中国西南,塑造了壮丽的山河和璀璨多元的民族文化。若从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出发,驱车穿越雪山,沿江水逆流而上,深入滇西北山区,就能来到零星分布着古老的纳西族和摩梭人聚落的干热河谷。这里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多种文化交融汇聚,纳西和摩梭的族人年复一年地耕耘收获,守护着物种丰富却又分外脆弱的山地环境,传承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系统而庞大的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和摩梭人特有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对西南地区民俗风物影响深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本影像志基于研究团队、人文摄影师深入纳人山地河谷的多年调查,收录了数百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对金沙江串联起来的 4 个纳西族与摩梭人村落——吾木村、石头城村、拉伯村、油米村的生态环境、文化特征、村落遗产进行记录和介绍,展现古村礼俗的特殊韵律。

3《守望巴东:摩梭人文化志》

                           作 者:宋一青、孙庆忠、生根等

油米村是一个深山里的摩梭古村,坐落于川滇交界的无量河畔。这里的村民是摩梭人的一个支系,自称为“阮可”,意思是“江边人”。根据油米村东巴经书记载,他们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喜马拉雅山。油米村三面环山,仿佛嵌在山坳一般,与周围的高山大川浑然一体。神山相伴、圣水为邻,这就是油米的摩梭人世代栖居的生境。独特的自然环境、迁徙历程形成了这里特有的方位观和生命观,虽地处偏远、物质贫瘠,但在东巴文化和民族礼俗的浸润下,这里的人们寄情天地,善待万物,过着团结和谐、怡然自乐的山间岁月。油米村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东巴文化。小小的村庄,有 9 位东巴和 2 位侠武,其东巴文化活化传承的完整程度,在整个地区内都属罕见。为了探寻这个摩梭古村的村落形态和信仰民俗,本书作者在此进行了延续多年的田野调查,遍访油米三大家族的每一户人家,详细记录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细节。在他们初次到访油米村时,这里还没有通路通网,仿佛被现代化遗忘的桃花源。东巴行走乡里,守护一方水土,油米人受东巴教化,笃信山川神明,有礼有节、精神充盈,与自然生境紧紧相依。四季更替,人生轮转,2020 年,通往油米村的水泥路终于修通,山里山外的沟通往来变得更加便捷,而古老的油米村和代代相传的东巴文化,也将面临时代更迭带来的挑战……
4 《摩梭仁者:东巴口述史》

作 者:孙庆忠、宋一青、杨多吉扎实等

东巴是东巴教的祭司,被视为“智者”,是纳西族和摩梭人的知识分子。在村民眼中,东巴德高望重、无所不会,既负责主持宗教仪式,也肩负守护乡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古老的摩梭村落油米村位于离丽江约 300 公里的宁蒗山区,传承着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东巴文化。这个小小的村庄被群山环绕,因偏居一隅,至 2020 年通路前,进村路途十分艰难。因此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东巴文化、摩梭民俗的原貌,目前油米村尚有 9 位东巴、2 位侠武(东巴的助手),一年仍举行 400 余场宗教和民俗仪式,这样活化的东巴文化遗产,几乎是硕果仅存。由于这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作者的带领下,本书基于数年调研,口述史的形式对村里的东巴、侠武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宗教仪式、社会交往等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口述历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