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村校】 口述历史的传承 培养下一代的归属感
笔名:千木—港文史工作者,醉心历史教育,爱与年轻人上山下海、聆听生命故事,矢志为香港历史教育留下记录。
与人相遇,聆听别人的故事,很多陌生的事情都变得亲切。我跟校友走进时光隧道,虽然未上过村校读书,却能感受到村校承载的地方情感。当我参访其中一间教师旧居时,看到墙上挂着王维的《渭川田家》,由一位中文老师于学校停办之后所写。字体工整秀丽,见字如见人,我彷佛看到教师每天守在村校旁边,在每一次“斜阳照墟落”的黄昏,都如“野老念牧童”,直到日落西山,“田夫荷锄至”的时候,才惊觉天色已晚,一切远去,只能“怅然吟式微”。我没有能力复办村校,但我希望让村校的故事承传下去。因此,我设计了一项结合口述历史和小区艺术的研习课程,邀请与村校同区的高中学生参与,希望“野老”看到“牧童”归来的情景。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历史研习,学生考察村校和附近农村环境,搜集乡村学校的历史资料,与校友访谈,整理他们的故事;第二阶段集中于艺术设计,导师教授社区艺术的概念及事例,引导学生将校友的故事创作为地景或装置艺术。最后的阶段为公开展示,透过村校开放日,向公众分享村校故事。一些故事与艺术作品反映了社群与地方的亲密关系。我选了以下几个故事和作品,展示学生如何在访谈、记录和创作的过程中,扩阔地方的理解,逐渐对陌生的村校和乡村生活产生了情感。
学生游走校园和乡村角落,校友抚今追昔,告诉同学以前种田的人不喜欢种树,因为大树会阻挡日光,阻碍蔬菜生长,即使有小树,村民亦会砍去当柴烧,在电力还没未普及的年代,柴薪就是村民的日常能源。有些老师觉得没有树木的校园有点冷清,于是自费买树苗,和学生一起栽种,即使学校停办,木麻黄已经扎根校园,不需学生照顾,树干的粗壮、茂密的针叶,守护着破落的校园。学生深受木麻黄的故事所触动,希望以地景艺术的方式,呈现人和树的亲密关系。他们收集掉落的瓦片和木麻黄的落叶,在校园不同角落堆成大大小小的圆形。瓦片代表着人的付出,落叶代表自然的赐予,两者并置,大有“落叶归根”和“化作春泥”的意思。人树共生,体现在大大小小的圆形之中,从死到生,循环不息,代代相传。
二、猪骨粥与斗零的装置艺术
学生和当年的工友访谈,聊到校园的趣闻轶事,工友突然将一个锈迹斑斑的曲奇饼罐拿出来。工友徐徐打开曲奇饼罐,一堆陈年硬币哗啦哗啦掉到桌上。工友问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是“斗零”吗?同学茫然地望向我。我说:“即是五仙,一毫子的一半。”工友接着说:“以前做校工,每月薪金一百五十元左右,一手包办学校所有杂务。除了打扫学校,还要为教师预备午饭,有时还要当司机接送学生。”为帮补家计,工友每天凌晨时份便要起床,煮一大锅猪骨粥,早上卖给教师和学生,斗零一碗,桌上这一堆斗零便是当时卖猪骨粥赚回来的。听完工友的分享,学生看到“斗零”象征着工友的辛劳,乡村的经济是真实的付出与收获。为了表现“斗零”的价值,学生搜集了七十年代的零食价格,并与“斗零”硬币并置在纸板上。一瓶五毛钱的汽水,等于十碗猪骨粥的价钱,是否值得呢?令学生反思。
三、噼啪筒与童玩工作坊
年过六十的校友,一旦想当年,仍见童心。学生问校友,当时有什么娱乐?“哪有钱买玩具?”校友笑说。围坐在村屋外的空地,蓝天白云之下,学生听校友分享童年往事。校友说,所有玩具都是就地取材、亲手制造,他们最喜欢玩的便是“噼啪筒”。何谓“噼啪筒”?学生完全没有头绪。校友解释,即是将朴树的种子放到竹筒之中,然后在竹筒后插入木条,利用气压将朴树种子射出,由于气压关系,种子发射的瞬间会发出“噼啪”的声音。知道了原理,学生还是觉得隔靴搔痒。校友想了想,便从农棚拿出幼竹,裁成短竹筒,在厨房拿出一枝竹筷子,又将纸巾弄湿,搓成两颗小圆球,塞到竹筒的两端。然后,用力将竹筷子将其中一颗纸巾圆球推进竹筒中,突然“噼啪”一声,另一颗纸巾圆球便射了出来。学生看得目瞪口呆,便决定跟校友学做“噼啪筒”,并在开放日举办童玩工作坊,推广如此有趣味的玩意。
开放日的参观人数众多,学生化身成导赏员和工作坊导师,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研习和参与,同学学以致用,亦对村校和乡村生活产生了新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地方边界扩阔了,彷佛成了校友的一份子,承传着村校故事。我摘录了一些同学的学习感受:“很自豪能够重现村民的回忆,将相关的故事做记录”;“平时我们在学校读书,对田园知识也不懂,现在我们落手落脚帮忙,很有意义”;“我选修历史,但很喜艺术,能够用口述历史和装置艺术的方式重现村民的回忆,很有满足感”;“当年的小学生亲手种木麻黄美化校园,我们也落手落脚将松叶砌成圆形,美化闲置了的村校,是同一个道理”;“我本来很担心没有人想玩噼啪筒,怎知很多人会问我'噼啪筒'怎么玩,我曾担心自己讲错,也很彷徨,但在现场都学会放胆和人玩”。
虽然这个研习计划已在十年前结束,村校也早已不在,但这些教学经历对今日的香港仍有启示。单向的知识灌输,并不能培养学生对地方的感情,令地方变得更好的民主实践。教师必须视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他们参与、探索和创造地方生活的机会,透过积极的介入,对地方产生归属感,并且与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建立起情感连结,这才是香港需要的“爱的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