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记忆: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口述史》出版 | 回首过往,岭南大家都说了些什么?
近日,《大家记忆: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口述史》一书出版。
2022年,为进一步营造崇艺尚德的社会风气,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联合组织第三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评选活动,王佳纳、王静珠、叶春生、宁根福、刘选亮、汤小铭、林墉、赵宋光、祝希娟、黄伟宗、黄树森(林蓓之)、黄俊英、黄培(黄壮谋)、董智勇等14位老艺术家获奖。《大家记忆》一书以口述史的方式,通过对这14位老艺术家(或其亲友)的深度访谈,记录他们的成长经历、人生印记与创作心路,为他们的形象、故事和成就赋予温度和色彩。书中对于每位老艺术家都进行了人物简介,并邀请相关领域的名家撰写对老艺术家的印象,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亦可让读者领略广东文艺的风采与风格,为研究者和社会大众留存一份珍贵的岭南文化史料。
这些获奖老艺术家在各自领域中建树丰硕,以精彩的艺术实践,走出了一条立足时代、扎根人民的创作之路。他们是艺术的探路者,时代的歌咏者,更是岭南文艺薪火不可或缺的传灯人。
大家记忆(选摘):
王佳纳
用舞台记录广东
王佳纳,一级导演,著名戏剧艺术家
从事文艺工作58年
艺术理念上,我注重三个“真”——真实、真情、真诚。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哪怕一台戏具体剧情是虚构的,具体人物是虚构的,但演出来不能让观众觉得“假”。因为艺术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所以真实感也是艺术作品的优秀品质。真情是艺术的灵魂,一台戏,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而不能冷冰冰地讲道理,那样就丧失了戏剧的功能。真诚是艺术的可贵品质,没有真诚,不管是导演,还是其他主创人员,都创作不出来能打动人的戏。在创作过程中,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处理每一个细节,像雕刻师一样,慢慢打磨。
王静珠
用鲜活的电影语言记录时代潮流
王静珠,电影艺术家
从事文艺工作71年
回忆过去,岁月已逝,个人的命运永远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每一个时期都带给我珍贵的记忆。2005年,我和张良去中央电视台录制《艺术人生》时,主持人现场问我:“两老如此艰难地走来,您有什么感受?”我当时回答:“正因为我俩的人生中经历了这些喜、怒、哀、乐,尝遍了酸、甜、苦、辣,所以才构成了我俩的一段完整的人生……”这是我对人生的理解,我对过去的一切保持了一份感恩之心,我永远觉得过去的一切,是我俩拥有的一份财富。我是个幸福的女人,因为我的丈夫是我的至爱,电影事业永远是我的至爱,我已经年过八十八岁了,但是那份热恋和痴爱永远没有变。
叶春生
广东民间文化保护的先行者
叶春生,民间文艺家(民俗学)
从事民间文学工作59年
我自1964年起从事民俗研究60多年,跑遍了岭南的山山水水,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我尤其关注一些“特型”人物,比如寺庙住持、老中医、老渔民、风水先生等,他们自幼生长于岭南,是岭南风俗文化最权威的解码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搜集到一些精彩故事和民俗事象还有价值,那是书斋里永远学不到的真正的民俗学。总的来说,我们搞民俗学的人,就得扎根在民间,田野就是我们的知识源泉。研究民俗学离不开田野作业,它能帮助我们取得第一手资料。深入异地他乡做田野调查诚然是辛苦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在其中有一点收获,能流传于后人,那也是值得的。
汤小铭
以苦行苦修的方式追求艺术
汤小铭,美术家(油画)
从事文艺工作57年
要有东西积累在脑子里,画起来才得心应手。绝不能把看到的画面全部“装”进作品中,而是要懂得取舍、懂得强化。优秀的画家应该像神枪手,不仅能指哪打哪,还必须自己知道该往哪打。搞艺术虽然技巧排在最前面,但它的背后应该是价值观、人生观,是美学,是知识,只有将这些统统转化为智慧,才知道劲往哪使、枪往哪打。要想成为一名被大家记得住的艺术家,练的绝不仅仅是手头功夫,要多看书多思考,努力掌握这个行当必须有的“道”。
林 墉
岭南当代人物画的革新者
林墉,美术家(中国画)
从事文艺工作57年
我日想夜想的是创新、创新,“创新”这个名词对于未知“人味画味”的,更具诱惑力和煽动性,仿佛活着就为创新而来似的。我设想我的国画人物创作要与油画放在一起而不逊色。为此,我无师自通地用木板撑底,裱上大纸,框上厚重的大框框。为了与油画的满彩对抗,我也涂满底色。人物无分量,我就皴素描,要黑有多黑,要具体有多具体。高光闪辉,色调平刷。厚涂起来,比油画还狠。不解恨时,干脆用刮刀刮上一簇油画颜色,墨彩嵌在其中,也不是不好看的。大致是由于来看的本就不太知国画是怎么回事,也就很赞美。我尝到创造的乐处,真妙不可言。
赵宋光
写就生命的百科全书
赵宋光,美学家、教育家、音乐学家
从事文艺工作69年
我始终认为,中华传统音乐的构建是一件大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问题,不仅仅要强调生产力,还要花精力研究它的结构与核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也一直在为此付诸行动,有些时候都是一个人在摸索,但并不感到孤独。我想,只要走下去,同道者会越来越多。而通过音乐、哲学等各个学科,我还是可以和五百年以前、一千年以前、一千二百年以前、两千五百年以前的人对话,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语言。
黄伟宗
珠江文化学术体系的构建者
黄伟宗,文学家
从事文学创作65年
我这个人谈不上什么伟大之处,我就是想做事而已。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理解“人过留名”的意思,不是为了名气做人,也不是留虚名,虚名是留不下的。“留名”是留实名,是做过实事、好事之名,才能让人记得住、留得下来。所以,“做事过一生”是我做人的信条。三十年前,我在散文集《浮生文旅》后记中写有两句话:“双文化情写天涯,一心耕耘度浮生。”其中,“双文”指的就是论文与散文,也是我做事的主要方式。这组诗里还有几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不用自己用。山重水复路何方?走得一程是一程。”别人怎么看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
黄树森
广东本土文化研究的“掘宝人”
黄树森(林蓓之),文艺评论家
从事文艺工作64年
我曾经对文学评论总结过一套心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八个字:正心诚意,与人为善。我一直说,好的文艺评论,就像一个人想要过河的时候,我刚好有船,就把你渡过去;你需要睡觉的时候,我就给你一个枕头。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这么一个摆渡人的身份。所有的文艺批评实际上就是一种辩论和交锋,不是非得争个对错输赢,主要还是一种观念上、看法上的交流和切磋。何况文艺评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没有谁的意见是绝对正确的。多元并存,众声喧哗,这本来就是岭南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7月26-28日)和第二期(8月16-18日)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开设线上课程,经初步考虑,拟于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将安排10讲,每周安排两次(周六和周日),每次时长大约2小时。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结业证书(第三期,线上)》,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