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事 那人:重庆 1949—2024》| 反映重庆的沧桑巨变
《那年·那事·那人:重庆 1949-2024》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定价:128.00元
山河为笔,岁月为墨。新中国75年步履铿锵、成就辉煌;新重庆75年沧桑巨变、谱写华章。回眸历史,每一年都有值得书写、铭记的人和事。《那年·那事·那人:重庆 1949-2024》一书以时间为轴,用丰富的图片、鲜活的文字、精彩的故事,形象深刻地讲述了新重庆75年来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伟大成就。它不仅是一部重庆发展史、一个向世人展示新重庆风采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愿广大读者通过阅读《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这本有温度、有深度的图书,认识和了解重庆的历史和未来,激发广大读者牢记嘱托、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用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丰功实绩,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更加壮美的重庆篇章,贡献更加强大的巴渝力量!
作者简介
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是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单位,负责出版的《当代党员》《党员文摘》《党课参考》《全视界》每月发行量近 130 万册,全国发行码洋超 1.24 亿元。截至2024年10月,杂志社负责运营的七一网、七一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矩阵关注量超过 6500 万。杂志社先后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等殊荣,影响力位列全国省级党刊社第一方阵。
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张倵瑃介绍,《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前后历时8个月才最终同广大读者见面。书中的内容很好地反映了重庆的沧桑巨变、展现了重庆的人文精神,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和珍藏价值。
翻开书页,大家可以看到,生动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重庆解放之初3000名西南服务团成员到重庆接管地方、建立政权、参与发展故事的《“进军大西南!”》。
在《“我参建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中,成渝铁路建设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工筑路第一总队直属二团参谋孙贻荪深情回忆起了当年“一手拿枪打土匪,一手拿镐修铁路”的峥嵘岁月。
走进《大田湾的“雄起”声时常在耳边回响》一文,重庆市体育场原场长、重庆市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原主任杜忠勇回忆起“大田湾体育场在建设过程中没用任何大型机械,完全是勤劳质朴的重庆人民在一湾湾田坝上和一垄垄土堆上,用双手一点点填出来的”时的激情澎湃,仿佛隔着纸面都能感受到。
多姿多彩的山城地貌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孕育了重庆人民爬坡上坎、坚韧勇敢、开放包容的独特性格。这在《那年·那事·那人:重庆1949—2024》收录的文章自然也有很好的展现。
历史可以很生动——《那年 那事 那人:重庆1949—2024》
作者:吴向阳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日报网
重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那年 那事 那人:重庆1949—2024》(以下简称《那年》)选择用小故事来代替宏大叙事,用小细节来丰富大场面,为读者还原一个有烟火气、有市井味的城市史。75年的栉风沐雨、风雨前行,用75部皇皇巨著也难以全景展现;编著者另辟蹊径,从1949年开始,每年选取一件事,通过以事找人、以人说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回顾75年来重庆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以近似于口述史的方式向我们生活的这个伟大城市致敬。
翻开《那年》,首先被大量的历史照片所吸引。书中文章,一共配了230幅照片,让我顿时有了“以图说史”如临现场的亲切感。这些照片,有的还原了刘邓大军进军重庆和入城的场景;有的定格了人民大礼堂工地上正在搭建的拱顶;有的留住了已经拆除的两路口宽银幕电影院。这些都是重庆人茶余饭后心心念念的老话题。跨度长达75年的这些照片,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几乎都是黑白照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彩色照片就逐渐多起来,直到后来变成清一色的彩色照片。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算是给75年发展史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要从75年中遴选出代表重庆精神、重庆气象的75个人、75件事,来反映重庆的历史变迁,这是很考验编著者眼光的。从1949年的“进军大西南”,到2024年的“民主村社区”爆火,《那年》的编著者从75年的众多大事件中,选出每一年特别具有话题性的代表性事件,让事件的亲历者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讲述给读者,这样,日渐远去的历史就有了态度和温度。
这些事件,汇聚了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第一:1952年贯通的由中国自行修建并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55年开园的重庆第一座大型主题类公园——重庆动物园;1956年建成的中国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1960年落成的中国第一座专门为放映宽银幕电影而修建的电影院——山城宽银幕电影院;1961年出版的当时发行量第一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红岩》;1966年出厂的中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车“红岩CQ260”;1969年通车的亚洲第一座悬索桥——北碚嘉陵江朝阳桥;1983年投产的中国第一家天然气化工化纤联合企业——四川维尼纶厂;1987年通车的“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长江索道;1989年川剧演员沈铁梅为重庆夺得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江津成为全国第一个“双拥模范县”……透过这一个个“第一”,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向前迈进的一个个坚实脚印。
《那年》一书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1949年12月8日,西南服务团举行入城仪式,团员们清晨5点就兴奋地集合,上午10点仪式开始,团员们紧随野战部队入城。1952年5月1日,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视察文化宫施工工地,时任重庆市市长曹荻秋邀请他为文化宫题写宫名。邓小平反复书写,从36个字中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10个字。解放碑碑顶上的时钟最初是机械大钟,需要守钟人每天进入碑中,爬到碑顶,为大钟校时间、上发条,为此还专门为守钟人配了进口手表和自行车。黄桷坪发电厂的两座烟囱均有240米高,是当年亚洲最高的烟囱和重庆最高的建筑物。如今,提档升级的发电厂已搬迁出中心城区,这两座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已经成为火热的文旅打卡点。1957年发掘的“合川马门溪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技术人员在进行修复和装架展陈时,因为头骨缺失,就为这具骨架装了一个仿梁龙的头骨模型。1995年,在四川自贡发掘出与合川马门溪龙形态相同、大小接近的恐龙骨架,这一具骨架带有头骨,技术人员这才确定合川马门溪龙“装错了头”,于是给展陈的标本换上了正确的头骨模型……
《那年》一书中,有很多这样有历史价值同时又生动有趣的细节,可以看出,编著人员充分考虑了让这部反映75年历史变迁的大著既权威,又生动耐读。
让读者通过一本书感受重庆75年的跨越式发展,就似让草木通过一滴露珠中太阳的反光感受春天的来临,《那年》这本书做到了。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以“口述史的多维视角与跨界融合”为主题,邀请国内口述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为期10天的系列课程。本期研修班涵盖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经济学多个学科,旨在展现口述史研究的多元视角和跨学科魅力。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口述史的理论探讨与方法论辨析,又有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非虚构写作、纪录片创作、社区研究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应用。无论您是口述史的初学者,还是业已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者,都欢迎参加本期研修班,共同探寻口述史研究的无限可能。
扫码加入微信交流群,了解最新口述史资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