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业小镇的传记:意大利特尔尼(1831-2014)
Alessandro Portelli, Biography of an Industrial Town: Terni, Italy, 1831–2014, Cham: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一个工业小镇的传记:意大利特尔尼(1831-2014)》一书通过口述史方法,深入剖析了意大利中部小镇特尔尼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重镇,再到面临全球化挑战的复杂历程。该书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小镇的传记,描述了特尔尼从1830年左右的落后小镇,到19世纪末期成为工业中心,再到法西斯主义时期、二战时期、战后经济繁荣和工业危机时期,以及后工业时代替代文化兴起的过程。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包括早期依附于封建地主的农民,以及在工厂中诞生的工人阶级,并探讨了各种政治思潮如何在特尔尼传播和演变,比如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书中穿插着大量的个人叙述和口述史片段,让读者能够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去了解历史的进程。第二部分则专注于特尔尼的钢铁工业,详细考察了工厂的兴衰、工人的抗争,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书中通过“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工人和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以及特尔尼的工业认同在面对全球资本冲击时的困境。最后一部分则探讨了在后工业社会中,特尔尼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以及特尔尼人如何重塑他们的身份认同,并以“特尔尼性(ternitudine)”为代表的本土意识。
该书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将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打破了以往历史研究中以官方文件和精英视角为主的局限,使普通民众的声音进入了历史叙事。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访谈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生活造成的深刻影响,以及他们如何在历史变迁中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其次,该书以特尔尼为个案,探讨了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宏大历史进程在地方层面的具体体现。作者通过对特尔尼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些宏观力量如何塑造着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展现了地方经验与全球变迁之间复杂而多样的互动关系。第三,该书关注了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他们的抗争和团结,这对于理解工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详尽地描述了特尔尼工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他们做出的回应,包括早期争取工作权利的斗争、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争取就业和尊严而进行的抗争。《一个工业小镇的传记》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特尔尼的历史,更是一部关于工业社会、工人阶级和人类抗争的深刻反思。(杨祥银阅读总结 2025.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于口述史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口述史项目立项数量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立项项目类别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与思政专项等等。立项项目所涉学科包括马列·社科、党史·党建、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区域国别学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宗教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与军事学。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四期(线上)以“口述史项目分享”为主题,邀请14位不同学科领域的各类口述史项目主持人,分享口述史在各自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与深度思考。通过梳理近年来各类口述史项目的最新进展,研修班力图展现口述史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拓展研究视野、深化理论认识的重要价值;呈现口述史在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广大口述史工作者提供学术参考和实践指导。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