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到极致的悲剧何以上演

法律读库 2021-04-24

作者:才东
来源:正义网


如果能让你永远年轻、美丽绝伦,犯下任何罪行也无须承担后果,你愿意为此付出所有的一切吗?甚至是你的灵魂,你的人生将会如何?小说家的虚构也许奇幻,但却吸引你挣脱不开。 
《道林·格雷的画像》在一个华丽的故事框架中充斥着大量“俏皮话”般的人生格言警句,每一句都让人值得回味。王尔德在书中没有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他把美好的东西从内部硬生生撕碎,把狼狈不堪的“前车之鉴”展现给世人。 
19世纪末期,唯美主义思潮盛行在欧洲文学界,王尔德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生活实践,都足以称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他发表于1890年的这本小说,则是对这一思潮最成功、最佳的展现。 
道林·格雷是一位英俊纯净的贵族少年,画家霍尔沃德以其为模特创作了一幅肖像,看到肖像的道林·格雷意识到自己拥有震慑人心的美貌。他许下愿望,希望自己能永远如画中这般年轻英俊,为此甚至不惜以灵魂来交换。他的愿望实现了,而悲剧的序幕也被拉开了…… 
当画像一点点记录下他面容的衰败和邪恶的灵魂时,他想选择无视,但身不由己,因为谁也逃不开对灵魂的拷问。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把灵魂幻化成了那幅肖像画,让缥缈的灵魂有了具象,这也是这部小说最为引人入胜的地方,使无形变得有形。 
诚如王尔德所说:“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道林·格雷的人物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唯美主义的追求。画家霍尔沃德眼中的道林,青春、美貌、纯真天然,如月亮在黑沉沉的水面上的倒影,亦如阳光,如春天,那种美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道林最好的一面,但是,它会随时间而消损,随灵魂的堕落扭曲。尽管作者的表达非常隐晦,但仔细揣摩就会发现书中三人身上都残留着王尔德自己的影子。本书可以认为是王尔德人性解构而来的实验性的自画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援引为自我、本我、超我三层人格。 
道林·格雷是风流糜烂的王尔德贵族生活缩影,即自我。用弗洛伊德的人格论解释,道林·格雷就像王尔德内心的原始冲动。过分抑制灵魂就会生病,所以他要拼命地寻欢作乐,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追求满足,即便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道林作为被上天眷恋又遗弃的宠儿,他的堕落是必然的,不管是17世纪还是18世纪,不管是司汤达还是莫泊桑的笔下,这样的人物从来都不少。今时今日,就更具有代表性了,越是看似“完美”的人越容易处于旋涡之中,外表的美丽,究竟是流于肤浅,还是因此拥有丰富的人生?这是一个不可知数,美丽的人,拥有的机会就多,但是相对的,机会多了,风险也更大、责任也更多,这本身就符合矛盾的辩证法。 
画家的画是一面镜子,画家和亨利勋爵是道林·格雷最初观察和建立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媒介。画家是良知,亨利勋爵是诱惑,道林·格雷选择了亨利勋爵。因为,良知可能是无聊且平庸的,诱惑肯定是兴奋又美丽的。在选择出卖灵魂来交换永世的青春和美貌的那一刻,道林·格雷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画家霍尔沃德是才情的王尔德,即超我。霍尔沃德作为一名艺术家,他追求的是柏拉图式的美,有强烈道德感的他力劝道林·格雷以期改变他。霍尔沃德那么朴素、谦卑、不会说话、日常生活中甚至有点无聊,这些和王尔德都沾不上边。但是,霍尔沃德把所有迷人的东西都放进他的作品里去了,这一点,他和写出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快乐王子》《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的王尔德一样,他们都是美的捍卫者和表达者,是世人眼中荒诞不羁却恃才傲物的自己。什么才是审美之核,由读者来评判。 
亨利勋爵是富有头脑、睿智思考的王尔德,即本我。亨利是一系列悲剧的导火索和纵火犯,他对“人”保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将道林当作试验品,去观察“生活熔炉中那些奇怪的痛苦与欢乐”。他那些玩世不恭的有毒理论本来只是在无的放矢,谁知竟然击中了目标。注意,亨利从不自己实践理论,他是“一个理智的懦夫”。他也许是想要做一个站在世界之外的“局外人”,以第三者的视角看清一切,所以他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也对什么都冷漠。他对美和青春的论述,对青春年少和韶华易逝的警示,简直是现代享乐主义的“圣经”,那些听上去另类、奇异、美妙的言论,就是引诱你步步深陷的糖果,让你不由自主地崇拜他,等待你向他索求更多,钻入圈套,堕入深渊。 
道林·格雷与画像共同塑造成为各自独立的人性个体,那幅画像则趋向于对当下享乐主义内心形态的揭示,而在愧疚和自我开解的拉扯下,道林终于开始了在亨利有意引导下的“新的享乐主义”生活。他只以自我为标准,只接受好奇心和感官最原始而直接的引导和诱惑。可惜这样的放纵与享受,寄托于外物的快乐并没有宽慰他对那幅画的“恐惧”。他害怕秘密被发现,所以即使身处潮流中心也依旧小心翼翼,此时已经无法阻止内心的邪恶和欲望在暗处滋生,悄然占领了道林·格雷的整个心智。他害怕见到画家,却又忍不住地憎恨他——因为是画家对他的崇拜才让这幅画诞生,让后来的故事成为了可能。最后在激情的憎恨下,他举刀杀死了画家,然后冷静做好了不在场证明。 
道林·格雷变得越来越像亨利勋爵了,他用新罪恶的疯狂毁掉旧罪恶的记忆。亨利勋爵赠与道林的黄皮书,有人认为是法国小说家伊斯曼的小说,但有更多人认为是对王尔德影响颇深的瓦特·佩特的代表作《文艺复兴》。在这本书中,佩特提出唯有人类自己的感知才是真实存在的经历,他声称人们内心的感觉才更应该作为衡量艺术水准和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形成“生活对艺术的模仿”。然而这种内心感觉来自何处?是像纳瑟斯那样迷恋自己的影子吗…… 
没有哪个成熟的心灵纯白无瑕,当你看向它,会觉得羞愧难当还是理所当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天堂和地狱,我唾弃我的灵魂一如我珍爱着它,哪怕它再有一些庸俗、虚伪、善妒、冷漠,但如果缺少了这21克灵魂的重量,一切的美好也将与我无缘。 
文学史上还有另一个愿意拿灵魂进行交换的人物,即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浮士德同魔鬼所订的契约虽然兑现,但魔鬼却丧失了应得的赌注,眼睁睁地看着浮士德在天使们的护卫下进入天界。然而,道林·格雷在试图摆脱丑恶、努力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意外死于自己之手,他的死无疑是对以往罪孽的清算。这大概是东西方都有的报应观。 
可以永远年轻英俊的道林·格雷有了享乐的资本,最后为何会指向悲剧性的结局?王尔德在书中给出答案:“我们所有人都会因上苍所给予我们的东西而遭殃,损失惨烈。”美在现实中无法长存,而王尔德却在虚构的情节中给了它永恒的机会,但是谁挑衅了自然之律,谁就得在自己身上体验人生的瓦解与崩盘。 
表面上,王尔德不露痕迹地游走在道林、画家和亨利勋爵三人间,他的笔触就像法官之手凌驾一切,以审判的方式给了他们应有的结局。当然,他在作品中更加倾向于宿命原罪论的论证:天赋是神所恩赐的,很快就会收回。比如霍尔沃德之于画艺,道林之于美貌,皆各自付出沉重代价。从一定意义上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林·格雷:都曾经有天使一般的内心,都曾经在生活中逐渐变化,也都曾经如阿Q那样不愿审视自己的内心,即使内心已经朽腐不堪。 
“吾日三省吾身”,中国古人的教诲是有道理的,这是中西文化的共通之初。面对内心的晦暗,我们都该学习如何去忏悔与改变。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