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亚洲最大人参市场走出1000多个东北大老板 十万人靠它脱贫 | 中国人的一天

棋簿紫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2

吉林省抚松县西泉村,75岁的老参农徐茂俭种了一辈子人参,由于万良人参市场的存在,最近几年终于有机会赚到大钱。

第3253

摄影/棋簿紫

编辑/牛璐窈

中国温度扶贫特约稿件 

出品


吉林省抚松县西泉村,75岁的老参农徐茂俭种了一辈子人参,由于万良人参市场的存在,最近几年终于有机会赚到大钱。徐茂俭说:“万良市场很大,所以种植户的机会就多,价格也能上得来。我种了一辈子人参看到人参我就高兴,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最近几年,每年都能有几十万的收入。”

视频 | 吉林万良人参市场助10万人脱贫,走出1000多个大老板

9月中旬,长白山脚下的凌晨3点钟,已经有些凛然的寒意,而吉林抚松县北岗镇的男男女女已经陆续来到镇上集结,有的人甚至连被窝都没怎么捂热,草草地吃上几口饭,便走出家门。他们因人参而脱贫,也因人参而忙碌。他们说:“晚上,我们给万良打工,白天,我们给人参种植户打工。尤其在9月份,通宵达旦连轴转也是常有的事情。归根结底,我们是给万良打工。”

给万良打工?万良是什么地方?万良,吉林抚松人口仅2万人的乡镇,近些年因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而名声鹊起。这个让万良迅速蹿红的市场就是万良人参市场,今年刚刚更名为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市场。

每年的9月、10月、11月三个月,是人参收获交易的大忙季,这一季几乎每天都有2万多人在万良人参市场从事人参交易与相关作业。甭说是来自与万良毗邻的北岗镇的农民们在为万良打工,全国很多地区的打工者甚至都会来到这里工作。小小的万良,巨大的市场,每天来往着数万的人参产业务工人员,而在平时,外来务工人员也有七八千人。务工人员中,有的来自抚松县城、几大林业局及周边乡镇,有的来自江源、安图、桦甸等市县,还有的来自浙江、辽宁、黑龙江等省。

而到了白天,这些产业大军中的小工则会分流到抚松县内大大小小的参园子里。从凌晨3点到早上7点,他们会分期分批地被人参种植户的车拉走。有人雇用就代表着有钱赚,心情就会很好,上车之前,他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分享着头半夜打工的收获。

而老耿却格外郁闷。老耿在人参市场几乎熬了通宵,早上起得晚了,没能赶上头几波拉小工的车,便一个人坐在路边闷声抽旱烟。同来的伙伴劝慰他:“可以了啊,一个晚上你就挣了200,白天少干点也是百八十,一个月你可就是上万了,还想怎么地?”

但是毕竟300元跟200元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看来老耿的郁闷只能通过一场劳动来平抑了。这不,机会来了,老耿终于和同样起来晚的伙伴赶上了人参种植户雇工的末班车。早上8点半的时候,老耿和伙伴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北岗镇西泉村参农尚庆海的院子里,他们正如流水线一般地从大货车上大包小包地卸载人参。

刚从地里收回来的人参叫水参,附带很多泥土,卸载后需要抖落掉泥土重新装袋。这位跟老耿一起来尚庆海家里给人参抖落泥土的小工说自己“黑白通吃”——白天在人参园子里干,晚上就去万良人参市场蹭活儿。为什么叫蹭活儿?他说万良人参市场现在名气太大了,天南地北的人都跑来打工,所以今年干活儿竞争压力就大一些,一般都是男工去撑袋子,女工装袋子。“黑白通吃”能保证一天300元以上的收入。

小工所言不虚。晚间的万良人参市场就是一个不夜城。8点刚过,买家卖家和雇工就汇成壮观的“参山人海”。有些小工是买家自带,只有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像老耿这样来蹭活的人才会有上手的机会。不明就里的人会认为小工“黑白通吃”挣钱不要命,其实小工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打工经”:上午收人参,下午回家休息,晚上到市场干半夜,不用像买家带着的小工那样通宵达旦,钱挣得合理也不至于太伤身体。当然并非每天如此,基本上隔天错时,否则身体吃不消。

一车车水参被运进市场,堆在空地上,一堆人参少则几十万元多则百万元的交易额。有人把万良人参市场比喻为财富和老板的孵化器:除了日成交额数以亿计,还因为这个市场已经直接和间接孵化出大小人参老板千余计人。

市场孵化老板被称为“万良现象”之一。在万良乃至周边乡镇,当老板、做买卖、闯市场,几乎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十万不算富,二十万刚起步,百万不满足”。杨克斌今年50岁,家住北岗镇的东泉村,因为常年留着大胡子,村里人称他为大胡子杨克斌。

大胡子杨克斌有过在万良人参市场给人打工的经历,因为万良人参市场这个孵化器,自己积攒了资本也当起了老板。过去,是别人给杨克斌发工资,现如今是大胡子杨克斌给别人发工资。这些在场地里捆人参叶子的人都是他的雇工,每人每天能拿走200元左右的工钱。杨克斌说,别小看这200多元,没准哪个人一两年之后就成了老板。尽管已经是身家百万的小老板,但杨克斌认为,在抚松县乃至整个吉林,跟人参相关的工作都是给万良打工。

50岁的徐延森是老参农徐茂俭的儿子,也是徐家的第二代参农。他说:“上世纪50年代父辈就开始种人参,不能说是穷,但的确没富过,因为流通环节不行。后来有市场了,渐渐就好了一些。到了最近几年万良人参市场越做越大,买家越来越多,我们的钱就挣得越来越多。”许延森说:“这么说吧,现在的万良已经不是万良镇人的万良了,而是全抚松全吉林的万良,差不多所有的人参种植户都是在给万良打工。”

现在的万良的确不再是万良镇人的万良,而是全县全省甚全国的万良。这位套着护膝收人参的女工来自辽宁,跟着家乡的一位商人专门到万良收购人参,属于固定小工,她说像她这样的小工在万良人参市场不下几百号,都是收购商从外地带来的,最忙的是晚上,白天可以休息,但闲不住就到周边的参园子蹭活儿干,能多挣尽量多挣。在市场,女工负责给人参抖落泥土装袋,一袋的工钱是5元,一晚上能装四五十袋。

万良周边的情形是另一个“万良现象”。忙了一个上午,参农和雇工大都回家休息了,但万良镇的人参种植户却跑到北岗镇忙活起打参籽的事。一位参农说,这些年万良的人参种植加工等产业都趋于饱和,很多种植户就想法子向外延伸,有去辽宁的,也有去黑龙江的,而他属于就近。这么一延伸,万良人挣钱了,北岗人自然也挣钱了,挣得不比万良少。

在万良镇这位参农看来,现如今的万良和周边的乡镇已经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因为万良市场的聚合力,万良和周边的乡镇,在人参种植和加工上几乎是同等发力同等受益,几乎难分彼此。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吉林都是劳务输出的主要省份,但近些年,至少在万良镇以及周边乡镇乃至整个抚松县,农民外出打工赚钱的趋势已经明显弱化。夜色中的万良人参市场,数万人的人参产业大军中,绝大多数是吉林本地人,不出省不出县甚至不出村,就稳妥地解决了致富甚至升级的问题。

一位南方来的药商正在验看人参品相。对于见惯了大场面的他来说,万良人参市场带给他的震撼每年都不同:“这个市场的人参没问题,干活的小工也称职。我每年都来这里采购,不同的就是这个市场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震撼。过去都是一万多人的规模,现在两三万都不止。万良的钱,太好赚了。”

随便一堆人参,都是一座参山,就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财富。万良人的发家致富已经不是什么特殊现象了,特殊的是,万良人参市场,带动孵化了至少十几万人脱贫致富。万良,正散发着聚合热能,年复一年地让财富堆积如山。

夜色已深,万良不眠。数万人扎堆在一个市场里,为他们的财富梦想而努力。无论是老板还是雇工,脱贫致富奔小康仅仅是他们完成的第一个目标,他们更大的目标则是:人参市场世界第一、中国人参世界第一、中国人参的财富世界第一。加油,中国的万良!加油,中国的人参!


投稿&分享你的故事至邮箱

chinaoneday@qq.com 

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

摄影师&主人公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