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村貌:4成男子没老婆的“光棍村”大变样 没脱单的干着急 | 中国人的一天

陈团结 中国人的一天 2019-08-22

四年前,杨四庙村因为路难走、网不通、收入低,娶媳妇便成了村里的大难事,村里也因光棍多而“名声在外”。

第3279期

摄影&视频/陈团结 

编辑/小为

「萤火计划」扶贫“新村貌”系列

出品

海拔1200米的陕西秦岭杨四庙村,村头的婚纱广告显得有些陈旧。2014年,村里到了结婚年龄却找不到对象或丧偶、媳妇与他人私奔的单身汉就有38人,接近全村成年男性人数的四成。有的找不到对象,有的丧偶,有的媳妇与他人私奔……

视频 | 脱单比脱贫更难,哪能不着急!

这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寒村,2018年12月连续两场大雪过后,山间、屋顶、村路被积雪覆盖,格外静谧。四年前,因为路难走、网不通、收入低,娶媳妇成了村里的大难事,杨四庙村也因光棍多而“名声在外”。四年过去了,记者再一次来到这个光棍村……

“村子里手机有信号后,我通过网络认识现在的媳妇的。”王功平向我们展示自己的国产手机,当天陪着媳妇在村子里诊所打针。41岁的王功平是村里8位脱单者较早的一位。

说起成为大龄青年,王功平说当年房子破破烂烂的,他和年迈的父母租住在邻居家的老房子里。他归结到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母亲高血压冠心病导致脑子不太清醒,父亲10多年前摔断了手臂,自己自小因为严重烧伤,落下残疾等等。那个时候,让自卑的他对婚姻看不到一点希望。图为王功平家的旧房子。(资料图)

“没有娶到媳妇,也是信息不畅通(造成的)。”2016年年底他跟小自己20岁的李玲玲结婚了,而且是网恋。两人的年龄差,让村里人逢人便说王功平好福气,王功平自己却说,感谢帮村干部给建了基站,有了网络。王功平和妻子拿出结婚照,两人有些害羞。

杨四庙村(现名龙潭村四组)距离西安不到70公里,驱车只需一个小时,高寒村空气好,距离西安近,成为了周末西安人近郊游的热门地。因为城里人的到来,让开发商看到了商机,2015年,在村长彭方友和书记王德斌的带动下,西安的一家开发商跟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以50年小产权公寓的形式开发了五栋楼。被征地的农户可以得到公寓楼一层的四间房。如有租出的需求,开放商还可以帮忙出租给别人收些租金。后面楼房最中间一户是王功平的家。

媳妇李玲玲是距离杨四庙村不到10公里的沣河村人,至今未婚的养父从小领养了她。“主要是我奶奶把我带大的。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养父一人打工挣钱养她。在微信上遇见了王功平,虽然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他,能说会道,很会关心人,两个人只聊了一个月便决定结婚。用李玲玲自己的话说,“缘分到了,挡都挡不住,我俩这就是缘分”。

村里另一位大龄单身男士颜小红也脱单了,结婚之后,他和媳妇在县城里搞装修,很少回家,新房也很少有人住。

当年和颜小红、王功平同为“光棍”的程章银,缘分似乎薄了些。51岁的他至今未婚,与96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

程章银捡到一只碰到高压线的锦鸡。当年因为未婚,银行曾以家庭不稳定为由拒绝了他的贷款请求。时隔四年,再次说到婚姻,他显得有些淡泊,“这个年纪了,不想了”。

没一会儿功夫,锦鸡就被剃了毛,这是程章银今天的一个小收获。也许是由于娶媳妇的艰难,程章银对于生活已经没有太多的奢求,一亩多地里种点玉米、土豆,够母子二人吃了,闲了到附近打个短工,挣点零花钱,打发后半生。

2014年柞水县政法委给村上搭建了电信基站,彻底解决的了这里的通信难问题。2015年,龙潭村成为商洛市政法委和柞水县政法委的脱贫攻坚帮扶点。图为杨四庙村和龙潭村两个村子合并后的村委会。

龙潭村党支部书记王德斌(右)是一个外来的支部书记,在杨四庙村已经干了整整10年,也经历了2015年2月的杨四庙村和龙潭村的合并,两村合并后,他还任支部书记。因为光棍一词,让杨四庙村成为了全国的焦点,也因为光棍的存在,让这里的村干部对待脱贫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两年里,村里加宽了村路,修建了路灯,引进了开发商,办起了村办企业。这些摸得着看的见的变化,让村里的留守妇女和一些没出门的男人们也有了打工赚钱的机会,每人每天的酬劳是80-100元不等,这也让不少家庭增加了收入。

“已经有王功平,颜小红等8人‘脱单’了。”对于村支书王德斌来说,“脱单”比“脱贫”更难。问起杨四庙村的脱单情况,书记王德斌很感慨。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解放思想”。

村里有个46岁的田贵珠,比较有经济头脑,也是村上最早出门打工的一批人。因为孝顺不愿意离开家里的老父亲和老母亲,拒绝了女方要求上门的请求。这在村书记王德斌看来,是没有解放思想-“你家我家都是家,上谁家的门都一样”。图为村里的公鸡群里,有一只母鸡。

其实,村上跟田贵珠情况相当的人有很多。大都因为眷顾家中年迈的双亲,而拒绝离开村里,最终没能在最好的年纪外出务工脱贫,也就错过了一生最好的缘分。图为村民金忠礼,40岁,他的弟弟30多岁,两人也至今未婚。

56岁袁增贵(右)也未婚,他还有一个智障的哥哥也未婚,兄弟两人和母亲一起生活。

袁增贵目前在村办的香菇厂里用自己的三轮车把育好的香菇菌种拉往大棚里,每天挣100元。

村里还剩30名左右的单身汉,年纪大的不紧不慢,随遇而安,中年年纪左右的却只能干着急。

“瑞雪兆丰年”两场雪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来说,是个好兆头。村里的生活日复一日,一只喜鹊也正准备归巢。


投稿&分享你的故事至邮箱

chinaoneday@qq.com 

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

摄影师&主人公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