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回顾“一国两制”实践得失

2017-06-06 雷鼎鸣 大公网

香港即将迎来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我们也应藉此机会回顾“一国两制”实践二十年的得失。


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的重要构思,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邓小平要提出这一方案,而不是一步到位在港搞“一国一制”?




我相信循序渐进是当年中央决策层的主流思想,要明白此点不妨注意在那段时间中国的经济改革亦出现过近似的考虑,究竟中国应否搞“双轨制”,亦即容许无甚效率要靠补贴才能运作下去的国企与活力充足的民营企业同时存在,或是推动后来学术界称之为“震荡治疗”的政策,迫使国企立即改革,改革不成便立时让其关门大吉?最后中国选择了“双轨制”,虽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但避免了采用“震荡治疗”的东欧诸国在九十年代所出现的经济大倒退。循序渐进的策略在中央决策人心中自然更显正确。


“一国两制”与循序渐进或“双轨制”在理念上显然一脉相承。“双轨制”的目的在于寻找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稳定及经济增长最有利的政策,它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原则,而应跟从时代的进步而调整。“永续基本法”甚至搞“港独”,不可能是两地关系的终极结果。至于两地融合的速度,却是可以调整,而中央在法理上亦掌控着调整的速度。最近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讲话再次提醒,根据《基本法》,中央与香港的关系不是“分权”,而是香港政府“被授权”,正好印证此点。


香港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小



从二十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中,我们还可观察多一点中央对港政策的思维。第一,中央认为香港应该是一个经济城市,它的功能是要保持自身的繁荣安定,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中央也愿意通过CEPA等策略支持香港的经济民生。第二,香港的内部事务,若没有跨过“一国两制”的底线,中央根本不会干预。这并不一定显示中央认同香港发生的一切事,只是希望香港自己能处理好事务。不过,香港有一批人不懂中国政治,并自我催眠,认为自己既正义又有实力,错误地接受一些逻辑不通的“抗争才能改变”之类的教条,不停地超越中央的底线。这样的后果,使中央更信不过香港的某些政客,在下放权力给香港时更为谨慎,不会随便放松。一个例子是中央绝不会在人大8.31决议上有所退让。



在上述的大环境下,不能说香港没有浪费一些重大机遇。香港位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最强的中国的大门口,使世界不少地方羡慕不已。在1997年,按当时官方汇率计算,香港的GDP占中国内地的19.65%,但在2016年已下降至2.78%。我们当然不能说香港经济毫无成绩,事实上,从1997至2015年,港人就业名义收入中位数共上升了60%,扣掉22%的通胀,实质收入在十八年内也共有31%的增长,只是这个增长与香港应可达到的数字颇有差距。


长期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人都应看到,中国的高新科技正处于一个喷井式发展的阶段,现在内地经济虽处于转型巩固期,但影响人民生活的各种科技,如电子商贸、大数据、人工智能、大规模的太阳能、风力发电等等,已逐渐接棒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香港除了金融业及进出口贸易外,并无多少人赶得上乘搭国家这辆经济快车。


究其原因,是香港有两种人。一种是看得懂大势找到商机并会积极捕捉机遇的有识之士,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的经济前景。另一种是一叶障目或是戴上有色眼镜沉溺在主观构建的意识形态中的民粹分子,他们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茫然无知,更遑论能看清历史大潮。要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在两地间创业找寻商机,岂不是对牛弹琴?“一带一路”本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好机遇,但估计只有部分精英才懂得从中利用机会,那些终日只懂空谈政治口号的人怎可能珍惜此等机会?长远来说,这两种人的贫富差距可能会更大,这又会倒逼第二种人更政治上脑,强要把别人赚得的钱分走一份。


历史非必修“害了一代人”



在民生上,港人目前最关注的无疑是楼价。香港的地理位置太优越,将来金融业能更大发展的可能性很高,这些条件都会推高楼价(世上哪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楼价会不高企?),但香港只有34%的住户在私人市场中拥有自己的物业,有楼与无楼,在楼价急升的条件下会扩大贫富差距。这本来有一个救治良方,便是多发展土地大量增加房屋供给,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港人在自残。更准确的说法是某些反对派喜欢胡搞蛮缠,不断通过各种政治手段阻碍开发新土地。难道他们不知道港人都希望住的房子更大更便宜吗?希望下届政府不要再理会这些胡搞之人。



香港二十年来自我制造的难题中,影响较深远的一项是没有在教育上提供条件让港人解决身份认同问题。在年龄层上,十二至十八岁是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但正在这一阶段,大约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高中学生能读到中国历史。我是在港英年代读中学,但即使那时候,中国历史还是我校的必修课,而我在芝加哥大学时亦有幸跟从几位大师级的历史学家,补回古代史与近代史的不足。这个过程对我个人身份认同的知识基础十分重要。


要一些不懂自己过去,不懂中国历史的人去建立与中国经济发展休戚与共的心态,岂不缘木求鱼?但若对国家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没有足够的关注,又怎可能利用机遇创造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若要我选出一项回归二十年来特区政府的最大误失,我很可能会选历史不是必修课这一项,它害了整整一代人。(作者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有料

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大公报微信矩阵

大公网丨微香港丨晨读香江丨公仔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