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倾注解剖事业——追忆殷嘉孟教授
清明节是我们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日子。4月3日下午,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由温医大77级校友组织发起缅怀殷嘉孟教授的座谈会在学院路校区报告厅一楼会议室举行。殷嘉孟教授于去年底因病去世,享年88岁。学校相关部门、学院教师、部分校友代表和殷嘉孟教授的家人亲属围坐在一起,共同追忆殷嘉孟教授生前事迹,寄托无限哀思。
今年是学校建校65周年。65载风雨历程,不仅仅是一部学校的成长史,也是一部医学教育铿锵前行史、一部广大知识分子奋斗史。“一张白纸能画出最美的图画,需要的是具有很高技艺的画师。一块荒芜的土地,可以开垦成美丽的花园……”1958年,浙江省委决定在温州筹建浙江第二医学院,后改名温州医学院。65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辞别了西子湖畔的浙江医学院,踏上南下之路,来到完全陌生的温州。他们是创办温医的第一支主力军,这其中就有当时作为解剖教研室青年助教的殷嘉孟。几十年的执教生涯,殷嘉孟和同事们一起开创了学校解剖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温医学子,见证了温医的创办、发展和如今的繁荣。
用真情倾注解剖事业
殷嘉孟教授于1957年9月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浙江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任教。1958年来温后,他承担学校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与王维松教授等人组成了当时师资配备最为齐全的解剖教研室。
(20世纪60年代部分解剖学、组胚学教师合影,
右4为殷嘉孟)
在学生和同事眼里,殷嘉孟教授对待工作专注而热情,77级校友、学校原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黄汉津说:“殷老师一心扑在学校的发展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建校初期,条件艰苦、教学科研资源匮乏。由于从杭州带来的设备及标本有限,三本德文版解剖图谱和一套黑白的小挂图,三十副骨骼,五具供解剖实习用的尸体,根本无法保障教学的正常开展。为此,殷嘉孟和同事们到温州各县、丽水、台州等地医院和殡仪馆联系收集,最远曾跑到东北佳木斯购买,用汽车远道运回温州。在大家的努力下,保证了每年学生的解剖课教学需求。解剖教研室还动员教师、技术员和学生,制作肌肉、关节、各器官的标本,也聘请浙江医学院的技术员利用暑假到温州制作精制局解标本,总共400余件。此外,还购买有机玻璃自行制作标本缸,在东教学楼一楼开辟建校以来的第一个解剖标本陈列室,为今后茶山校区人体科学馆的建设打下基础。
简朴的教学设施和艰苦的学习生活成为师生们共同的记忆。殷嘉孟教授在他生前的文章中提到:那时上课大家就在食堂大厅上课,有时上着上着还有猪咕噜咕噜地跑过来!也没有扩音器,上课只能放开喉咙,拼命地提高音量,三节课上下来喉咙都哑了。75届校友、原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张启瑜回忆道:“殷老师干起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夏天上解剖课时,殷老师在拥挤的解剖室手把手为大家做示范,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热得汗流浃背,浓重的福尔马林气味呛得他涕泪直流。”
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殷嘉孟老师和同事们一道,制备挂图,扩建解剖实验室,逐渐让其发展成为当时学校教学场地最大和设备最好的教研室之一,为温医解剖教研室这张空白的纸画下艰难的一笔。
把学生放在心上
(20世纪90年代殷嘉孟教授在上解剖课)
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被人追忆的!殷嘉孟老师渊博的知识、治学严谨的态度和对待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学生中留下了良好口碑。82级校友、义乌稠州医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施小柯特意从杭州赶来,他回忆起殷老师,有说不完的话。“殷老师和我说,医生是事关人命的职业,人体结构是最基础的医学知识,一定非常清晰地掌握。殷老师在讲课时,黑板上很少有中文,重要的医学名词都是用英语、拉丁语来替代的,虽然当时学得有些辛苦,却让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许多学生的口中,殷嘉孟老师治学育才,呵护关怀学生,亦师亦父般循循善诱。“理想,宛如星辰,我们从未取得,但是如同航海者,我们靠它来指引航程。”这是殷嘉孟老师给82级校友、温医大附二医妇产科妇科主任胡越的毕业赠言。在胡越看来,殷老师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毕业后,他也一直关注学生的成长。她说:“2017年,了解到有个同学家庭非常困难,同学们为他组织募捐。殷老师获悉后,毫不犹豫的献出了一份力量,令人感动。”
除了教书育人,殷嘉孟教授也十分注重对青年老师的培育。1986年,他开办了解剖师资班,手把手的培育了很多优秀青年,这一批人也在日后纷纷走上了重要的岗位,成为了单位里的中坚力量。洪亮的声音、工整的板书、流利的英语……81级校友、温医大解剖教研室陈成春毕业后留校成为了殷嘉孟教授的同事,他将殷老师的教学总结成“殷式”风格,他说:“我在殷老师的身上感受到了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学生时代和教学生涯。”殷嘉孟教师也在当时获得“浙江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林宗扬国际医学教育奖”等荣誉。
“一专多能” 精通外语
殷嘉孟教授总是教导学生,不能只会读书,要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殷嘉孟教授本人就是“一专多能”的典型代表。他精通英语、德语等多门外语,当时学校外语教师师资缺乏,他兼任英语教学工作,并为博士生开设德语课。他参与了全国第一本《英中医学辞海》(A Comprehensive English-Chinese Medical Dictionary)的翻译工作,并担任《人体健康与疾病》一书主审。1995年退休后,殷嘉孟教授仍不辞辛劳,发挥余热,利用晚上时间连续七年为学生开设《专业英语》选修课、《法医英语》专业课,每学期开设两个班,每班160余学生。同时他还担任《温州医学院学报》和《肝胆胰外科杂志》的英文编辑。77级校友、学校原校长、温医大校友总会会长瞿佳表示,殷嘉孟老师不仅在专业上孜孜不倦,同时在推进温医的国际化外语教学进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的奋斗可谓呕心沥血,为我们温医的发展,也为我们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殷嘉孟参加学校篮球比赛时高高跃起)
此外,殷嘉孟教授拥有良好的运动细胞和艺术细胞,喜欢篮球、长跑、唱歌等等,退休后担任学校夕阳红艺术团团长,还热心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左1坐在长椅上的为殷嘉孟)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2018年,学校举行殷嘉孟教授从教60周年纪念活动讲座,以感谢殷嘉孟教授对学校基础医学教育事业的贡献。那一年,殷嘉孟教授也作为建校第一批教师代表登上了温州医科大学纪念建校60周年文艺晚会,用略带乡音的深情朗诵抒发了无数温医大儿女对母校的深切思念。
65年弹指一挥间,第一批来温援建的大部分老师已先后作古。正是有殷嘉孟教授这一批热衷教育、满怀报国之志的老一辈温医人,用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无私奉献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亲身参与、见证、推动着温医大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诠释了“仁肃勤朴 求是奋发”的校训精神,为一代代温医大人接续奋斗、创造辉煌,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荐阅读
温州医科大学
来源 | 新闻中心
初审 | 高拓
终审 | 周恩红
排版 | 裘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线索
投稿邮箱 | wmunews@wmu.edu.cn
官方微博 |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 温州医科大学 WMU_1958
官方网站 | http://www.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