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医大师生热议2024年全国两会
3月4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连日来,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渠道密切关注两会动态,学习两会精神,热议两会报告,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经历,畅谈心得体会,纷纷表达了对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决心和信心,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优异的温医大答卷。
校党委书记 吕一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更加凸显了教育对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提出“要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等部署,令大家深受鼓舞、倍感期待。温医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特色发展,继续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在推进医学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充分发挥好高校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点作用,奋力推进学校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双一流”创建,为教育强国、高教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校长 李校堃
有幸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现场聆听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光荣。过去一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我深有感触。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让好的创新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发芽壮大。报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到加快新材料、创新药等前沿产业发展,作为一名生物医药领域的工作者,我认为要瞄准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探索集政府、高校、医院、医药企业为一体的医药创新发展生态,努力解决创新药领域的卡脖子难题。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好“人才”文章,我们要以超常规举措,聚焦特色优势,努力把高校变成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
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吴蕾蕾
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的政府报告中重点提出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要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报告中就业工作重点与目标,在“育”上下功夫,聚焦学生成长需求,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前置就业教育引导,改革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沉浸式”职场实践锻炼,系统化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认知和就业竞争能力,助力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将在“拓”上出实招,以提质扩容为基,进一步深化“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建立重点企业引导目录,推动“十百千万”工程,充分挖掘升学、就业潜力,为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保障。
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处长,人才办副主任 陈乃车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要求,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支撑”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一名教育人才工作者,将认真贯彻落实报告中关于人才工作部署以及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深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全面提高医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根本,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卓越学术服务健康事业为驱动力,实施高层次人才荟聚工程、青年英才发展工程、人才平台“提能造峰”工程,推进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外引内培,激活人才创新创造之力,优化生态,积蓄人才发展动能,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温医方案”,为推进“双一流”创建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蓄势赋能,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教务处处长 李章平
2024年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会议在对2023年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催人奋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的任务要求,为我们做好下阶段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我们将扎实推进立德树人铸魂、顶天立地培养、专业内涵拓新、课程建设提质、教师能力提升、优质资源建设、协同育人创新、开放办学跃升、信息技术赋能、质量评价优化“十大工程”,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冲击,重塑人才培养范式,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医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学校争创“双一流”贡献力量!
科学技术处处长 王晓杰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这一重要论述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统筹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紧密契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能级科研平台对人才聚集培养的功能,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力度,持续为科研人员挣脱创新束缚提供支持,持续发挥“青科会”等品牌学术活动的“溢出”效应,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发展能级,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为实现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挺膺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处长 王世泽
新时代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履行高校职能和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地方政府、产业界、头部企业、兄弟高校、科研院所、医院、投资机构等资源,围绕浙江四大功能区与26个山区海岛等,做好发展规划的指导引领,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促进国内外资源接入与科研成果加速转化,推进学科链、科技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紧密对接,着力拓宽学校办学空间和资源,着力推进科创飞地布局,着力推动优势学科再造“高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护理学院院长 蔡福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要“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凸显了国家对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加,既往的家庭养老模式往往无法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迫切需要从传统的家庭责任转变为当前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该制度的进一步推进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为了更好地推进该制度的落实,除了应加快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外,还需要持续鼓励政府部门、护理院校和社会机构等协同参与老年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包括设置有针对性的养老护理专业、创设多元化的培养渠道、建立养老护理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和职业晋升机制等,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输送高水平的养老护理人才。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刘晓冬
报告中关于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这一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体现以民为本、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治理理念,这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落脚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是应对未来新发再发传染病的核心关键,也是建设健康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软实力。我们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合作,在筹集多方资源、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上持续发力,鼓励教师开展针对重点传染病的基础研究和加强对防控策略的研究,做到传染病与慢性病并重,以期在传染病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科研成果,为重点传染病防控及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 崔华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被置于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政府工作任务的突出位置,凸显出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谋划、加强统筹、真抓实干、落细落实“一体化”建设。我们会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将有限的经费优先投入到“一体化”建设中,通过专题调研、集体备课、集中研学、主题培训、一对一指导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一体化”建设中引领作用,全力以赴地让“一体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张纯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等民生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真挚的为民情怀。作为公立大医院,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推进“一体两翼”发展布局,以创建“一流团队、一流学科、一流医院”的信念,奋力开创新时代变革型数智化医院建设新局面,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全力推动卫生健康现代化、实现“两个先行”贡献力量!
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党委书记 林坚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作为高校附属医院的党委书记,我深以为然。我院长期来坚持支持和帮扶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方式,帮扶县级医院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团队,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向“山”与“海”不断延伸。我院将继续聚焦学科发展和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打造山海协作管理赋能样板,加速形成“优质资源有序下沉辐射、基层群众有序合理就医、重点专病有序有效救治”的格局,助力健康共富,团结奋进谱新篇。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陈洁
作为一名温医大眼视光学院的教师,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有感触。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是眼视光学院一直以来的重点目标任务。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引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革新,把教育家精神融入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建立健全教师分层准入、培训、评价、激励体系,让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眼视光教师队伍中来,锻造一批眼视光“中国金师”,为深化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中国温州模式”、争创“双一流”、培养更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班人贡献积极力量。
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 刘瑜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医药发展的阐述,传递的意义非常深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要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以开放心态拥抱世界。发挥中医药全链条、全周期关注生命健康的系统性优势,优化学科布局,开展“中医+”模式的人才培养工程,探索医工、医理、医农等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新路径;充分体现中、西两套理论体系的优势与特色,开展中西医临床医学项目,培养学生形成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综合临床能力;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力量,开展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将中医药特色与社会需求对接、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新赛道、实现新突破,形成新时代具有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模式。
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郑曼曼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也更增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将自觉把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事业紧密融合,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工作中去,推动优化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落实高教强省战略,谋划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生院将继续积极谋划“双一流”创建与登峰学科建设、五育并举研究生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高质量招生与就业体系建设及一流队伍建设等系列举措,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康复医学院副院长,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 王雪强
今年两会报告中有关“养老”“老年”的词语多次出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深刻感受到康复医学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校康复医学学科在国内较早设立,并且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双博士点的学科,随着康复医学院的实体化运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重要。康复医学院将紧紧瞄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健康中国”战略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建设,立足先发优势,培育高峰高原学科;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不断丰富和创新康复医学教育内涵,培育新时代康复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协作,打造以医康养融合为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康复医学院师生将在建设健康中国、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踔厉奋进、勇毅前行!
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实验机能学教研室主任 陈然
新时代高校教师承担着伟大光荣的历史使命,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每一位高校教师要向“人民教育家”等榜样学习,做“大学问”,怀“大爱心”,争做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一线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做好授业解惑、传承学问的治学之师:将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标准融入课堂设计和教学;将前沿学科知识、先进教学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与医学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仁心仁术、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大健康理念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药学院青年教师、瓯江实验室PI 陈高帜
作为科研主力军和教育工作者,2024全国两会我特别关注到了“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这两个热词新词,体现了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动力、新的方向,倍感振奋,也深感使命在肩。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抢占生命科学新赛道,深耕基础研究、挣脱传统制约、放开创新手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有效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成果产出贡献更多智慧,为攻克国家生命科学领域“卡脖子”难关,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
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管理系教师 郑海埃
今年的两会有许多热点议题,我关注了经济预期、科技创新、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论述,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最有感触。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时时自省,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在自身成长方面,努力做到:一是多向身边优秀的教师榜样学习,二是多参加学校学院搭设的各类教师成长平台,三是要好好把握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争做“不会被机器替代”的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使命感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和探索对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学习两会精神,切实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研代表、眼视光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中心条件资源科负责人 李玲琍
我对报告中“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印象深刻。在过去的10余年,我校附属眼视光医院从人民眼健康的重大需求出发,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实现了医学领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链条模式。四大国家级科创平台着力探索眼病发病机理,从机制和理论寻求突破,致力眼科药物和器械的研发,协同眼科临床诊疗技术的更新升级,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和临床新技术,例如近视防控药物组合、多焦点光学与近视缓控镜片、青光眼引流支架、视神经修复生物微管技术等创新药械等。我校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科技创新实践,正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集成多方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温医大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蒋垄源
在关注两会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的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真切地感受到民主的脉搏始终在为人民跳动。作为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份子,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这一内容,令远在青海省格尔木市的我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教育质量与公平的提升不仅是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也回应了人民的深切期待。在未来的支教工作中,我将专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全心全意为格尔木市站前路小学的学生服务,为推动教育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勤耕不辍,履践致远,用实际行动续写温医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21级医学影像学学生 刘思涵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2024年全国两会立足新的历史坐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新篇、布新局。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教育、科技与人才。作为一名学习医学影像的青年医学生,我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更坚定了潜心学习,早日成才的信念。近年来,搭乘着科技兴国的快车,种种技术“卡脖子”难题被不断攻破,各类国产精尖影像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医学影像学事业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握紧时代接力棒,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奋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向着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方向去努力,为强国复兴凝聚青春力量。
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19级眼视光(5+3)学生 李亦心
两会奏响“进”的主旋律,让我们在共识中凝结信心,在团结中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行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4年卫生健康10项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医学生的我,牢记嘱托,重任在肩,深知人民健康一直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守护人民健康更是我们当代医学生重要的使命。青年人的力量更能影响青年人,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在临床实践中磨练本领,在科创求索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在公益宣讲中为大众带去科学有趣的爱眼知识,踏实做好公益服务,尽及所能守护更多人的眼健康,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温医人的青春力量!
推荐阅读
温州医科大学
综合整理|邵子伊
来源 | 新闻中心
初审 | 王悠
终审 | 叶晓丽
排版 | 二師妹要早點睡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线索
投稿邮箱 | wmunews@wmu.edu.cn
官方微博 | 温州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 温州医科大学 WMU_1958
官方网站 | http://www.w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