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人们都说年味淡了,「年味」到底意味着什么?

知乎日报 2021-02-26

题图:《过年好》



大人们都说年味淡了,可「年味」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需要「拯救」年味?



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了,你是否嗅到了浓浓的年味?


在你的脑海中,「年味」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答主 @江湖人称王十一 讲述了自己理解的「年味」:


对孩子们来说,年味就是买炮仗的金钱自由,放炮仗的激动,聚餐时互相攀比的新衣服,以及假装客气不愿意收下但最终一定会拿到的长辈们的压岁钱。


对于大人们来说,年味就是看着孩子们聚在一起,吃着他们做的美味,带着我们烧香拜佛,登山祈福,只为了我们有好的成绩、婚姻和远大前程。


对于父母来说,年味就是回到家人身边,和他们呆在一起,不管是隔离在家不出门,还是有机会出去走一走,只要大家身体健康,快快乐乐,就是最好的年味。


答主 @ze ran 回忆了自己脑海中的「年味」:


小时候的年味,是从细微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


一开始只是门口立起来的大白菜,是楼道里堆老高的煤球,是屋中央的火炉子,连着烟囱,曲曲折折的伸到窗外,窗玻璃上还有水汽,风在外面呼呼的吹。我烤着花生,听爷爷奶奶聊天,大概说着过年要置办的东西。


……


年三十那天,从早上开始,奶奶家的人就越来越多,叔叔婶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陆陆续续都来了。做饭的,帮忙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每个屋都挤满人。小孩子们早已是兴奋的不知道做什么好,大人们忙而不乱,嘴里说着话,手上不停活。


不到五点就开饭了,凉的热的,盘子叠着盘子,大人们喝酒,我们喝香槟。有的要加班,吃一半就走,有的刚下班,进来就吃,觥筹交错,此起彼伏。吃的差不多了,三叔或者四叔就带我们去放炮,比较危险的那种,就让他们点,我们在后面。


七点多的时候,我们已在回家的路上,天全黑了,不时有着窜天猴的哨声。我坐在爸爸的车后面,妈妈骑在旁边,河边的路上,路灯昏黄,影影绰绰,我不知爸爸怎么能看清地上的路,但我一点也不担心。刚才的热闹已经留在身后了,这一会安静的让人心动。


再过二十分钟,我就和爸妈坐在电热器前看着春节联欢会了。


再过一晚,年初一,我就又回到奶奶家吃饺子了。


再过一天,年初二,我就去外奶奶家拜年,领压岁钱了。


之后亲戚家,朋友家,还有花展,还有灯会,像是一场十几天的流水席,人来人走,席却不散,菜也不停。


年味是子孙满堂,是身体安康,是共识,还是约定,是少年时的快乐,成年时的眷恋,是走到哪里也忘不掉的家的气息。





@静枫纸鸢 说,「年味的本质,其实是时光机」


厨房里滋滋作响的炸春卷的声音,餐桌上里灌肠和排骨藕汤的香气,客厅茶几上吃不完的零食糖果,靠在沙发上边吃橘子边看漫画,BGM 永远是 24 小时不间断的麻将碰撞声,电视里在放巩汉林和赵丽蓉的小品《如此包装》。


「年味」也许是真的淡了。



  


近些年来,很多人都感觉到「年味」淡了,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朽木 说,「之所以没有年味,不是说因为没有乡土气息,而是因为在当前的社会,日常生活物质的丰富,让人们不再对过年有太多的期待。」


@kingharlous 说,「除开物质体验的原因之外,是因为交流更日常化了,人的经验则变得同质化了。」


@有趣青年派 说,「过年的仪式感逐渐消解,或是过年的仪式感在平常的生活中能轻易复现。」


@短指甲肖恩 说,「年味的消失,本质上是小农经济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年味」需要「拯救」吗?


@方海 认为不用,过年形式的转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吃年夜饭、祭祀祖先、探望亲戚是过年的主要活动。传统的家族在时代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下,终会慢慢消亡迭代。


新的过年方式终将占据主导地位,年味没有「淡」过,它只是变了形式而已。





在什么是「年味」的问题上,小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正如答主方海所说,年味只是变换了形式,保持不变的,应该是来自家人的暖意。


小编还想多说一句,放下手机,你能感受到的「年味」,也许会更浓一点。

  



为什么不同城市的灯光有的偏白,有的偏黄?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知乎高赞:有哪些能快速提升自我的好习惯?

本周知乎热榜 | 女子给外卖员差评后遭砸门,「阳刚之气」引热议,男子拒绝春节带电脑回家工作被开除



新春快乐!刘看山新年壁纸&头像来啦!

新春快乐~

孕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