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年明月在访谈中说他 26 岁突然领悟到了天道,他所说的天道到底指的是什么?

知乎日报 知乎日报 2024-07-17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他本人在访谈中提及的 26 岁突然领悟到的「天道」,更是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

那么,这所谓的「天道」,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与哲理呢?今天,一起看看答主们的回答吧。



当年明月访谈时候说他 26 岁突然领悟到了天道,他所说的天道到底指的是什么?



| 答主:陈余
有天扫院子悟到的。
我院子里和邻居的交界处,有一棵树。这棵树的最初,是被鸟粪带到院子缝隙长出来的。我刚搬来的时候,它只有手指粗细。当时物业问我是否要拔掉,一念之间,我拒绝了,想着一个生命哪怕是意外,也有看看这个世界的权利。
只几年,它长到了三层楼高,真正成为了一棵大树。而成长的代价则有我来背负——每天打扫满院的落叶。
但,它成长的极限是邻居的阳光房。如果它无限制生长,终有一天会因为挡住邻居的阳光而被要求锯掉。
它会不会也在扩张期对其它树输出「你只管努力生长——野树苗也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心路历程,又会不会在某一天终被锯掉叹一句「时运不济,奈何奈何」。
它永远不会知道,它随着鸟粪,长到了一个小院子里,恰巧这个院子的女主人有几分善心——它生,是因为女主人的一念之仁,它死,是因为院子本身的结构——这一切的一切,最初就已经注定。
在这个体系中,我院子本来的结构就是那个「道」。树木能在缝隙中茁壮成长,就是个人的才华与奋斗,而那颗鸟粪和我的一丝善念,则是「运」——运起,加上个人才能,可以改变自身处境,立一番事业。
树木的本能就是不断生长扩张,但若有天它可以明白,无节制的扩张会招来灭顶之灾,主动停止生长并将那些不重要的枝干枯萎掉,那它就是窥得「天道」,长出了「智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么多英雄好汉最终都悲情落幕,因为所有的智慧,都是反本能的。

| 答主:阅读修身
其实,他感悟的天道就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徐霞客的部分,已经告诉大家了。
1、历史变的是表象,但是其运行逻辑没有变。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2、人都会死,且很多执着的东西都没有意义。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
大明朝二百多年历史,无数的王侯将相,只化作这本书的几页或者几行字,任人评说。
比如呀,我非常喜欢书,然后我死之后,我屋内的一架书怎么办,孩子不喜欢书呢?无非是送给别人,或者论斤称重被孩子卖给废品站。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过
「我记得有几千本书上盖着志摩藏书的字样--曾几何时,有过很多徐志摩那样的人在荒漠上用这些书筑起孤城。如今城已破人已亡真叫人有不胜唏嘘之情!我在知青点看了一冬天的书,躺在热炕上看到头疼时就看看窗玻璃上的冰花。这时小转铃就凑上来说:王二讲讲呀!她翻着字典慢慢看一天也看不了几页。」
你看,你再珍视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不过是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你的热爱,你的事业,都会成空,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破除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的一切执念。
什么东西,你必须要获取,不获取了会怎样?
什么事情,你必须要去做,不做了就会怎样?
但是事实是,放到广阔一点的时空间,这些犹豫、彷徨、无奈都不过是历史书中的一笔情绪。而当代大多数人存在的印记不过知乎、微博、小红书、贴吧等一系列的互联网电子墓碑之中的一抹情绪。但是相比于诞生更早的人来说,我们毕竟还留下了这些情绪。
3、按照自己的想法度过一生。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认为教育是我们现代人进入职场和逆天改命的关键东西,但是近来我发现,它更多的是一种秩序,一种把所有铁屑吸纳在磁石上的手段。
但是如果有人相信了上面的一句话认为我是教育无用论的拥护者,但是又大错特错了。教育是有作用的,它是很多地方普通孩子,通过奋力一跃,跳出水面去看一眼的踏脚石。《天道》中通过音箱让穷苦人向上看一眼的东西,就和教育的踏脚石作用一样,很像。
但是在很多教育极度内卷的地方比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都通过让孩子更多的吃苦,以使得自己的孩子顶替别人的孩子,成为某个大学在本省招生的胜出者。但是对于大学本身而言,招纳谁其实都一样,更扩大一点儿,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无论谁去读大学都一样。而国家对教培机构的打压也不过是在阻止这种没有作用的疯狂内卷。但是据我所知,明面的教培不过变成了地下黑户,沉在暗中。区别就是,教培费用更高了,因为教培要承担被抓到罚款的代价。这些代价仍旧是被转移到这些家长之上。
人性的规律就是,我需要花费更多的代价获得超过别人的东西。而整个社会的大熔炉中都有这种踩着别人的倾向,所以内卷人都会活得很累。
再结合前两点,从小学到大学的一系列的教育的作用,可能被我们远远的夸大了。在社会发展大潮中去做某件工作的能力与其说是学历教育的作用,不如说是时代大势的变迁。这些牛人就像是一条河里的鱼,在水波往下流的时候,他们突然跳出了水面,看到了岸边的树、花、远处的山一样。这就让他们与水中的鱼有了区分。
关于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整体讲的还是比较好的,行文也是小说家的想法,受到热捧也是一定的。结尾处徐霞客的故事又升华了一些。所以,我并不喜欢这道题下对这套书的一味批评之言。
如石悦所言,他能够在书中读出来一张张的人脸和情绪,这需要无数的书籍去打底,然后才能从历史中读出来残酷、无奈和一张纸茫然的表情。
昨天看了《扬州十日》满清屠城记,那血腥感扑面而来,感觉血都把自己淹没。我虽然也读了一些书,但是还差得远。我想石悦从历史中感受到的那些我也能够稍微理解一部分。
作为读者,不可尽信书,因为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思考。
比如,大明朝这么牛,那些官员那么廉明,有才华,为什么最后那么惨,为什么被屠灭?这些可能也需要我们去更多的资料去找,看看明朝的土地一代代兼并状况如何,税收如何,老百姓压力如何,小冰川时代自然条件导致的减产如何,这可能更让我们理清楚大明灭亡的原因。这些比较硬的东西,书里也提了一些,但是,并不能触及灵魂。比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这种纳税很大程度从制度层面减轻了贪污和百姓的负担。
总的来说,《明朝那些事儿》我是看了三四遍的,它里面讲的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本书也能为很多人真正的打开历史的大门。因为这套书有趣儿且在很多地方的叙述是符合史实的。
《明朝那些事儿》在演绎通俗史学上对历史是负责的且对历史是充满温情的。是值得阅读的好书。我自己买的是早期一本包大全的,现在网上只看到这个一拆九版本的。

| 答主:小金帛
这个结合他的采访,就很容易明白了。
石悦:我不知道。我,我原先总……我跟你说二十六岁之前我不信道,你知道吗?就是天道。后来我相信了,他总有规则,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
主持人:那发生在你身上的规律应该是什么?
石悦:唉……(叹气)发生在我身上的规律就是一种突然的意识,到了我的身体里,占用这个身体,借用这个身体存在。然后写出来东西给别人看。我有个……朋友跟我说,看你写的书,跟你本人完全不像……
石悦:这一天,我好像听到一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写了」。
主持人:谁跟你说的?
石悦:我不知道(摇头)。这我不是玩玄的,我真觉得是有那么一个声音在跟我说。
主持人:不是自己对自己说的吧
石悦:不是。那个声音跟我说:「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件事儿,这件事儿你怎么做呢?把你所知道的,所理解的,表达出来。」
钱钟书有一句话大家经常会说:
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什么叫做写作冲动?
由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对客观事物的反复观察,为某些人物、事件、细节所吸引,为某些场景、情境、气氛所触动,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某种蕴意,认识到事物的某种价值,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和炽热的写作激情,就形成了写作冲动。
任何人都会产生写作冲动,只是相比于其他人,石悦的写作冲动是在历史方面,而且他的深厚积累,能够支持他把这种冲动化为一种持续的动力,然后不断的把内容写出来。
石悦:唉……哟,不知道,有人瞎编吧。到底具体怎么会是我告诉你啊,具体事件发生在我四岁或者五岁的时候,我爸说要给我买《上下五千年》,当然很多媒体就在这儿说我特喜欢,特别想要,告诉你是错误的。
主持人:你不想要?
石悦:我未必想要,道理很简单,他给你东西你不要吗?他给了我之后我就在家看嘛,你要知道为什么我会走到今天呢,实在说,那个教育的多好诶呦真谈不上,我告诉你,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基本是比较懒,他不用带我到公园玩儿,一星期可能去一次,我印象中。上班时间把我关家里。
主持人:那把你关起来你做什么呢?
石悦:看书啊。
主持人:那个时候对历史有感觉了吗?
石悦:没感觉,觉得是个故事看吧。
主持人:对。
石悦:我为什么对历史感兴趣,我可以告诉你是,我后来到初中开始看《二十四史》,你知道那是文言文,看《二十四史》,我告诉你是出于虚荣心。
主持人:为什么?
石悦:别人看不懂啊。
主持人:你当时看懂看不懂,里面大量的……
石悦:一定要先看《古文观止》。所以我付出的努力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他的深厚积累都是在于历史方面,那么理解的「天道」,也是在历史方面。
历史方面的事情,最容易让人产生什么想法?
就是,如果我是他,我一定不会这么做。
这种思路任何人读到历史都会下意识的去思考,去考虑这件事情,比如知乎上很火的小说带入就是,如果 XX 是赵构, XX 是刘禅,怎么怎么样?
因为历史都是记录了谁怎么做,不会写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石悦:不,我是到后来,初中看书才看明白的。我看明白其实,记录这件事儿的史官,他有很多话想讲,诶,然而他不告诉你。就像鲁迅说从字儿里看出字儿来,我只有这一样本领。你只带我懂得什么了吗?我懂得了我觉得至今也……懂得了一个秘诀。就是我说的感同身受。
主持人:就是这四个字? 
石悦:对。就为什么呢?历史,很多人他看了会觉得有什么,就是个故事啊,对吧。可我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有很多东西。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痛苦,挣扎,悲伤,追悔莫及,我看到的是情绪。我们很多人不懂历史,懂什么历史,他不懂,历史其实最根本的有 一个秘诀是什么,是你根本不知道那个是真实发生过的。也就是说,你看历史的时候你总认为它是故事,但是我要告诉你它不是故事,它是真的,这就是历史的秘密。
当看到这个真实发生的事情之后,就会思考,当事人是不是真的蠢,真的不如后来者,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更好,如果他们和我们一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然后就会发现一个残酷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什么是天道?什么是道?
就是规律,极为残酷的社会运行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几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惊才艳艳的人物,都是想要对抗,改变这规律,然后看到他们在史书上不过是一页,甚至只有几行话。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一个人怎么想象,怎么预防,都是出自能够预料到的方面,
而天道却常常从人所想不到的内容里面迸发出来,最后碾压任何人。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
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
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所以,最后当年明月
才说出了那段话:
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顺便说下,能超越历史的人,还是有的,我们管这种人,叫做圣人。

| 答主:雨岳楼者
26 岁,甚至更早,能明白这个观点,非常难得,极有悟性,因为有的人一辈子也悟不到

题图来源:《山河月明》
知乎热门文章

人的这一生,运气真的比努力重要吗?

虚无主义,到底有多可怕?

当领导的为什么看不得员工清闲?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