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和实习衫 | 发声——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实习衫 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 2023-06-27


陈婉莹

国际商学系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

(实习于福州日报和台江区融媒体中心)


那段时光是炙热的,

它让我感受到自己真实存在着,

在这个城市,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声音。

一切那么鲜活灵动,

那样记忆深刻,历历在目。




寻找答案




(录音棚)


一场台风吹停了家乡的列车,我的实习生活由一场电话采访匆忙开始。


查找资料、细细准备,反复和老师对完采访提纲后,我拨通了采访对象的电话。


那是位已退休的老干部,为区拆迁工作圆满完成,重新“披甲”,奔波在征迁第一线。


在接到我的电话后,他显然有些局促,说自己已经老了,应当把这样被报道的机会留给优秀的年轻人。


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作为记者,为人民发声,为社会发声是职责所在,可应该如何发声,为怎样的人发声,做怎样的报道?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一直困扰着我。


在与老先生聊开后,他向我讲述了征迁中令他记忆深刻的故事。


“想到户主们的问题还没解决,我真的停不下来啊,一定要帮大家把事儿办好的。”


老先生的声音透露着坚定。


挂下电话,我觉得我似乎有了答案,我将用接下来的一个月去印证我的想法。


(第一天下班的伙食)




探头望向窗外的孩子




回到福州,次日便要召开的区党代会没留给我太多的休息时间。


一夜忐忑激动之后,在会议现场,我见到了我的带教老师——福州日报的邱陵老师。


应当说他身上自带有记者的气质,灵活稳健。


我想,或许以后,我也可以跟他一样,出入这样的场合沉稳自如,而非像如今自己这般紧张不安。


会议开了整整三天,我跟着老师往返于区委大楼和会场之间,在高温太阳地里也跑了三天,黑了一圈。


老师打趣笑我怎么不带帽子挡挡,于是我长这么大来第一次对着自己的及腰长发沉思起来:太长太厚啦!真的好热呀!帽子也不好带!


不过换个角度想,或许这也是我以后工作不秃头的本钱……


但话说回来,这三天虽然很累,但真的长了见识、开了眼界。


之后老师还带我去了区税务局等地,采访了解他们的工作事宜并进行报道。


我像个第一次探头望向窗外的孩子,看到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




志同道合




原以为实习生活会枯燥无味,除了采访和写稿别无其他,实际上的却有意思很多。


最幸运的,便是和一群大可爱们合租在三坊七巷旁侧。


每天带着一身疲惫和发蒙的脑子回到住处,一进家门,不由自主便又“活”了过来。


(奶茶+烧烤)


“婉莹,快递帮你拿好放桌上啦!”


“今天吃什么呀?”


“喝奶茶吗?”


大家聚在客厅兴致勃勃讨论着遇到的趣事、或是吐槽些烦心事儿。


遇到节假日便一起出去撸一顿,或是点一顿外卖大餐在住处一起吃吃喝喝。


(外卖烧烤)


(外出烤肉)


与大家朝夕相处,全然降低了我假期在福州实习、没法回家与家人相聚的失落感。


这个月,我反而收获了一群新的家人。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将“未来可期”这个词感受的尤为彻底。




谢师恩




在实习一个月的日子里,除了朋友们的陪伴,还有老师的教导。


从“这种类型的稿件,要注意这些地方……” “用讯飞语音转文字,方便记录写稿”,到“要记得防晒” “中午睡一会儿,注意休息” “给你个靠垫,靠一下” “你先回去,一会儿该刮台风了”,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细节,他都一一叮嘱到位。


有时他也与我闲谈,谈到未来,谈到记者,谈到事业,我的目光也随其思绪变得更加长远,俗称“格局打开”。


老师风趣幽默,也十分细心负责,一个月的相处令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而最重要的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要如何做一个好记者。


能遇到这样一位带教老师,着实是我的荣幸。




同一片天空




(南公园采访)



当然,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学习到了特别特别多的东西。


除了大量的采访技巧、写稿技巧外,还有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更为沉着冷静的处事态度。


记得一次在南公园采访茶摊文化节商家的过程中,因老师有事晚来了一些,他让我可以先开始进行采访工作。


我仿佛失了主心骨,在琳琅满目的摊铺间穿梭,却不敢独自与摊主展开采访、交谈,生怕在各位企业老板面前出了差错。


绕着公园走了三圈,终于鼓起勇气与一家摊主进行了沟通。


这才发现,由于自己过于正式的采访方式,将那位负责人弄得比自己还紧张……


“你要和他们放松的聊天,挑摊位上有趣的产品请他们介绍。不然大家都紧张,很难采到要点。


随后赶来的老师叮嘱教导我,并带着我在摊铺间挑了几家有趣的店,与摊主聊天打趣间,得到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一些摊主更将摊上一些有趣的特色点心、茶水送给我们。


(下班回家路上)


晚上回家,遇上堵车。


坐在公交车上,靠在窗边,第一次细细打量这个城市。


车流涌动,在古式建筑与现代高楼交替出现的街头,人们在为生活而奔波忙碌。


或欢喜,或忧郁,或充实,或迷茫,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


在城市繁忙的灯影、人影、车影中,我们都一样,却又都不同。


可每个人,每样物,都值得并必须拥有自己的声音,或大或小,或老或少。


这些声音聚在一起被众人看到,这些声音组成了大家同一片天空。




青石细雨




说来也巧,我的实习生活从一位老人开始,也从一位老人结束。


“你会弹古筝吗?”


我从一堆文字里抬起头,一脸迷茫接过老师给的一沓资料。


“要采访一位老先生,闽筝当代传人,九十岁了,好好准备一下。”


于是,经过了三天的资料收集与准备,8月17日傍晚,细雨朦胧间,我们来到了与老先生相约见面的地点——集贤宾。


(青石弄堂)


青石淋着细雨,映上昏昏灯火,大红灯笼照亮木质大门与前路。


将尽的巷弄尽头,拐弯后却另有一番天地,小亭立在巷口,堪容二人避雨,再往里走,便见了那间雅舍。


论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独揽雨打芭蕉清幽夜景的古朴小院,竟与闹市只搁了几堵青瓦墙,瓦墙之外便是福州最繁华的地带。


小院内,老先生早备好了茶水。


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一次夏夜畅谈。


我们从他儿时的求学经历,谈到如今的民乐发展。不长的言语间,竟也望去了几十年。


老先生虽已有九十岁高龄,身子骨却依旧硬朗,也十分健谈。


尤其是说到如今他创办的筝团情况时,我分明望见他的眼中闪着光。


采访结束后,我与老师在巷弄分别,他望着沉沉暮色轻轻一叹:“有些人,他们纯,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恍惚间,我的心中好似有些特别的情感破土而出,在血管中肆意伸张,却无法抓住。


(节假日晚上去三坊七巷玩)



开学两周后,稿件刊登发出。


道是久等,我只觉得,关于这位老人家的报道值得等待。


他的一生浓缩在千字之中,他的艺术与初心全融在袅袅筝声里。


作为后辈,作为记者,那份致敬之心全和在了报道内,将报道做的好,才真正不辜负。


再回首,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做记者,不求功名,但求不负,为专心做事的人发声,为凝聚了人们心血的事做报道。


我还很渺小,我还要努力,努力不辜负所遇到的真善美,也谨记这份自己的初心。


这是我的声音,也是他们的声音。



往期回顾


(点击查看更多)


★小黄衫课堂★


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A.大规模 

B.有计划

C.有组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B;C

你答对了吗?

快来评论区和小黄衫一起讨论吧~



撰稿/图片 | 采编部 陈婉莹

编辑 | 新媒体运营部 郑彤

校对 | 新媒体运营部 张佳丽 黄钰坪

责编 | 刘宝飞

协和学院学生记者站 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